未解之谜:失落的大西洲,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10-18 8次阅读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曾在他的两本对话集《蒂迈乌斯篇》、《克里提亚斯篇》中提到一个大西洲的故事。

柏拉图在故事中讲道:远在古代,在海的对岸,有一个名叫亚特兰提斯的岛屿。

它是海神波塞冬赐给大儿子大西的礼物,后来大西在岛上建国,取名为大西国。

于是,亚特兰提斯岛变成了大西洲,而大西洋就是大西洲四周的海。

柏拉图在书中对大西洲的描述几近完美:大西洲位于副热带,岛的北部有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是全岛的天然屏障。

全岛面积大约在40万平方千米左右,大于小亚细亚和利比亚之和,人口估计有2000万,那里物产丰富,道路四通八达,运河交错成网,交通发达,贸易兴盛。

未解之谜:失落的大西洲,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人们会冶炼、耕作和建筑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四处扩张,曾经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地中海沿岸的大片区域。

大西洲的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2万年左右。

但后来突然天降横祸,一场强烈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使整个大西洲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运河及所有的国民,在顷刻间全都沉陷海底,不复存在。

一切曾经代表繁荣的都市、道路、柏拉图2000多年前的描述使人们一直为大西洲的神秘所深深吸引。

人们一直在问,大西洲真的存在过吗?许多科学家的答案是肯定的。

据柏拉图说,大西洲的所在地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对面的海洋中部。

根据这一说法,大多数大西洲学专家推测,失落的大洲应该就位于大西洋中部。

1882年,美国科学家依内提乌斯·康纳利在他的著作《大西洲:大洪水前的世界》一书中,十分肯定地认为大西洲确实存在,而且他还指出,大西洲位于大西洋上,世界文明最早就是发祥于那里的。

通过对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以及化石的大量比较,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西洋两岸都有骆驼、穴熊、猛犸和麝牛的化石;埃及的金字塔也并非独一无二,在墨西哥秘鲁也有与之相似的金字塔;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和南美的玛雅人都有一个大大的鹰钩鼻,而且所使用的松土泥锹也一模一样…所有这些,都不难证明世界上有过这样一个大陆,它将欧洲、美洲和非洲全都联系起来了。

1898年,人们又意外地发现,在亚速尔群岛周围海域有一块海底高地,其大小、形状都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十分相像。

勘探人员将取出的岩石送到科研中心鉴定,结果证明这带海域在一万年之前确实是一片陆地。

1968年,在巴哈马一带海域的水面下人们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城墙和金字塔,其中城墙约有1600米长,金字塔约有200米高。

未解之谜:失落的大西洲,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1974年,苏联的一艘海洋考察船又拍摄了这带的许多海底照片。

从照片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的看到许多古代建筑的断墙残垣以及从墙缝中长出的海藻。

尽管大西洲的存在已有相当的证据,但也有不少人质疑。

他们指出,如果真如柏拉图所说,大西洲当时已经达到高度文明,并且也已经懂得使用金、银、铜制品,那么为什么考古学家至今找不到这方面的任何证据。

另一方面,如果大西洲的确存在,那么必然会有一些商品,诸如陶器、大理石雕刻、戒指和其他装饰品等随着商品贸易流通到邻近地区,可类似的遗物人们一件也没找到。

而且根据大陆漂移说,现有的大陆都能巧妙吻合连接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大西洲似乎又成为多余的了。

地质学家认为大西洋里是不可能存在着沉没的大陆的。

按照地质学说,在18亿年至2亿年前,南北美洲与欧洲、亚洲、非洲是连在一起的整块大陆,之后,由于天体引潮力的作用,熔融物质从地壳的一条巨大裂缝中涌出,它不断推动大板块分裂开来。

熔岩穿过海底裂缝从炽热的地球中心向上涌出,在这个过程中,熔岩逐渐冷却变成岩石,堆积在两边,新涌上的熔融物质不断堆积,造成岩石沿东西向不断延伸,形成海底平原。

由于冷却熔岩不断增长所产生的推力与天体引潮力的共同作用,整块的大陆开始逐渐分裂,裂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五大洲。

从这种理论出发,那么大西洋里是不可能存在沉没的陆地的。

目前,大西洲之谜仍然没有完全被人类解开,各种各样的争论仍在不断进行。

电影《泰坦尼克号》自上映以来,人们在感叹影片中宏伟的场面和感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掀起了探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的热潮。

泰坦尼克号是由著名的船舶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设计的。

该船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千万吨的客轮,全长259米,宽度为28米,泊位46328吨,排水量66000吨。

船舱内设备齐全,豪华舞厅、酒吧、吸烟室游戏厅、游泳池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乘客随便在船上哪个地方,都可得到最佳的享受。

在乘客眼中,泰坦尼克号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皇宫。

1912年4月10日,在人们的欢呼声和乐队的礼乐声中,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港出发开始了它的首次航行。

船上共有2224名乘客,其中有不少各界的知名人士和行业精英,如美国麦西百货公司的创建者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和伊希多施特劳斯,泰坦尼克的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等。

泰坦尼克号犹如一位尊贵的海上皇后起锚后,在大西洋上平静地航行了4天。

如果一切顺利,按计划到达目的地约还有3天。

而且,横渡大西洋的新的航海美国纽速度也可能由泰坦尼克号创造出来。

无论是船员还是乘客,快乐与兴奋之情洋溢在船上每一个人的脸上。

4月14日夜,泰坦尼克号正以每小时23海里的速度行驶着,观察员突然发现有一座巨大的游离冰山正在船体的前方,他只听一声巨响,船体开始大幅度摇晃,船舱内发出乒里乓啷的响声,各种器皿纷纷坠落。

不久海水涌进船舱,船上乱作一团,走廊里、甲板上、楼梯口处,挤满了不知所措的乘客,他们有的跳海,有的抱着桅杆不放,有的争先恐后地往橡皮筏上跳。

凌晨0时15分,第一道SOS求救信号自泰坦尼克号上发出。

未解之谜:失落的大西洲,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随后救生艇便被有步骤地放到海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跳到救生艇上,船长史密斯为了控制局面,决定和其他绅士一起先把生的希望让给妇女、儿童男人们后上救生艇。

凌晨2时20分,连同1500多名乘客船员,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葬身大西洋海底。

西方国家媒体在灾难发生后,迅速以大量篇幅报道了沉船事件,各家媒体对于沉船的原因和场景的描述莫衷一是。

其中有一种木乃伊的诅咒的说法充满了传奇色彩,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大约在1900年前后,考古学家在埃及古墓中发掘出一具刻有咒语的石棺,其文如下:凡是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

可科学家们并没有理会这些,他们打开了石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具木乃伊。

突数他们把石棺运回英国并在大英博物馆中展出。

不久,一名曾参加考古的成员莫名其妙地死去,随后其他参加考古的成员也非常奇怪地接二连三地死去。

一时间,关于木乃伊显灵的传说此起彼伏。

大英博物馆也被迫把展览取消了。

10年后,一位富有的美国人用高价收购到石棺和木乃伊,当时正值泰坦尼克号首航,于是他便将他的宝贝运上了泰坦尼克号。

可惜谁都没有注意到,在石棺上刻着的最后一句咒语是将被海水吞没,连上前面的咒语就是凡是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将被海水吞没。

当然,这种说法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许多科学家对此不以为然。

1985年8月,海洋地质学家找到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他们发现,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船体已分裂成两大块,只剩下船头和船尾。

1991年,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现场,海洋地质学家史蒂夫·布拉斯科和他的同伴们又将一块船壳钢板打捞上来。

他们发现,这块钢板碎块的边缘非常不整齐。

冶金学家肯·卡利斯通过对该钢板的检测,发现用来制造泰坦尼克号船壳的钢板具有易碎性。

正如史蒂夫所说的那时的造船技术超前了,但冶金技术没有跟上。

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船体的沉没是冶炼技术问题造成的。

世界上许多的船舶设计工程师们也极为关注这一沉船事件。

他们推断可能是部分船舱施工建造不符合要求,以致遇到冰山后船体内的钢板被冰山撞扁,铆钉松动,并将船体从接缝处撕裂。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工程师都认同这一观点。

由此人们似乎找到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但人们依然在寻找更多的沉船因素。

据说,在沉没的前一天,泰坦尼克号曾收到过几次有关航线途中发现浮动冰山的报告但船长等人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在有大量浮冰和游离冰山的海面上泰坦尼克号仍然保持高速行驶,最终遭遇不幸。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设计师为了表示自己设计的坚固居然不按船载客人的基数配备救生设备,致使灾难发生后出现救生艇根本容不下那么多的乘客的局面,最终使1500多条无辜的生命葬身海底。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的原因仍是一个谜。

不过,它的沉没作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沉痛教训,时刻给世人以警醒。


标签: 未解  之谜  失落  大西  泰坦尼克号  沉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