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cht 2023-10-10 12次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黄攀

在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有这样的一对夫妇,丈夫戴怀斌50岁,妻子李艳40岁。他们热心公益,助人为乐,他们梳理岁月,修剪时光,是温暖社区的“岁月理发师”。

从2020年以来,他们时常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免费为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义务洗头、理发、刮胡子,累计免费理发3000余人次左右,深受社区居民的喜好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定期上门为居民服务

10月8日一大早,戴怀斌就拿着自己的理发工具箱来到邾城街章林社区居民章金汉家中,为其父母义务剪发。他一边理发,一边拉家常,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

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当天,新洲区委文明办工作人员还为戴怀斌送来了“农商行杯·新洲区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证书。面对这份荣耀,戴怀斌感慨万分,“迫不及待就想跟妻子分享这份喜悦。”

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1973年出生的戴怀斌,已经接触理发行业几十年,在新洲邾城经营着一家新时代剪王理发店。他介绍,从事志愿服务是在疫情期间加入“同心义工队”后开始的,“在同心义工队服务结束后,我就到社区去要了一份志愿服务人员名单,想着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戴怀斌拿到名单后,将这些信息做成了一个表格,里面包含多名独居在家、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的老人半月理一次发,有的老人一月理一次发,他都会做好记录,时间到了直接上门。“这样会更加清楚直观,也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一位老人。”戴怀斌说道。

从疫情期间到现在,戴怀斌已经定期为周边社区8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已经成为他和妻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几把剪刀、两个推子、几件围裙,见证了他们3年的义剪路。

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与社区老人相处的这么长时间里,老人们也将戴怀斌夫妻二人当成了一种挂念,戴怀斌向记者介绍了一位叫章正华的爹爹。章爹爹行动不便,再加上子女都不在身边,他成了戴怀斌夫妻重点关注的对象。夫妻二人除了给他理发之外,也经常会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还会自掏腰包为老人买一些食物,让章正华老人感受到了像亲人一般的温暖。

“有一次,老人说想吃油面了,又觉得新洲卖的油面不合胃口,我爱人还专门去仓埠给老人购买。”戴怀斌表示,2020年章爹爹去世,在临终前,老人还惦记着他们那段时间的照顾。

除了社区里的老人,戴怀斌也会给环卫工人免费理发,“夏天时,我们都会邀请环卫工人来店里歇歇脚,也给他们免费理个发。”

戴怀斌称,这么些年来,给多少人免费理过发,夫妻二人已经记不清楚,只是希望每次来到老人家里,都能看见他们身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身心健康快乐。

夫妻合力传递温暖

戴怀斌与妻子结婚10年以来,几乎没有过什么争吵,感情一直非常好。谈到家里人谁对自己的支持最大,戴怀斌笑着看向妻子,“这多亏有我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坚持下来。”

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我刚认识他时,他就在经营现在这间理发店了,那时觉得他是一个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李艳笑着说,所以在得知丈夫要为社区老人免费理发时,自己二话不说,全力支持。

李艳告诉记者,刚开始去社区老人家服务时,戴怀斌主要负责剪头发,自己则是帮忙打扫一下家中卫生,陪老人聊聊天,在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时还会帮老人擦拭身体。后来,在丈夫的指导下,李艳也出师了。

3年义务服务3000余人次,这对“岁月理发师”温暖社区是怎么回事?

平时在店里,戴怀斌理发时,严谨得像在雕琢艺术品。他的眼睛打量着“顾客”的发型,认真思索着下一步该剪在哪里,而李艳考虑更多的是头发的长度与清爽度。

面对80多岁的听障老人,李艳都会一边缓慢地用剃刀除去后颈间的碎发,一边和其聊天,像哄小孩一样,让老人放松。

但当记者问到之后的打算时,戴怀斌坚定地说道,“我从事理发工作三十年,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老人们,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这条路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标签: 3年  义务服务  3000  余人次  人次  这对  岁月理发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