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齐景公》晏子是用什么方法来劝谏景公的是真的吗?

cht 2023-10-07 8次阅读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详,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晏子谏齐景公》晏子是用什么方法来劝谏景公的


  翻译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说得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晏子谏齐景公》晏子是用什么方法来劝谏景公的

  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二战时并没有被德军俘虏”。正值俄罗斯庆祝第六十二个“胜利日”之际,俄罗斯历史学者突然对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之死提出新的说法,一时吸引众多媒体和民众的关注。

  根据以前的官方史料说法,一九四一年七月初,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大儿子、炮兵连连长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上尉在维堡地区与德军交战中被敌人缴械。同年七月十六日,德国柏林电台宣称,苏军炮兵上尉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被德军俘虏。一九四三年十一月,雅科夫惨死在集中营里。六十多年来,雅科夫之死前前后后有不下五个版本,这是二战未解谜团之一,也是二战史学家争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

《晏子谏齐景公》晏子是用什么方法来劝谏景公的

  俄塔社五月八日援引俄罗斯历史学博士谢尔盖·德维亚托夫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根据这些在俄罗斯和国外发现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斯大林家庭私人档案提供的线索,雅科夫被德军俘虏一说值得怀疑。德维亚托夫在此前举行的“二十世纪俄罗斯历史史料公布问题”会议上公布了自己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解密档案中获得的研究结果。

  在这些解密档案中,有俄罗斯本国的,也有来自国外的,其中包括斯大林家庭私人档案。通过对这些相关材料的系统分析和追踪研究,甚至包括笔记鉴定,他对斯大林之子被俘的定论提出了质疑。按照他的分析,斯大林之子被俘的说法可能是德国特种机关精心设置的一个骗局。斯大林的一些亲属对此也曾怀疑过,不久前在俄罗斯播出的有关斯大林的一部电视系列片也采取了新的说法。他认为,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怀疑论的一个反映。


标签: 晏子谏齐景公  晏子  什么  方法  劝谏  景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