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10-01 7次阅读

大家一听到心脏病,一定会吓一跳:坏了,坏了,我怎么可能心脏病呢?

甚至有的人一下子就吓蒙了,想着花多少钱,都愿意赶紧治好自己的心脏病。

但临床中,有时候听起来像是心脏病,可是事实上经过综合考虑后,可能根本就不是心脏病。

如果仍把这几种问题,看做心脏病,甚至吃药治疗。

那么要么就是二把刀,要么就是大忽悠。

有6种心脏病,不用紧张,不用过度治疗,有时候治疗就是白花钱。

一、窦性心律不齐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窦性心律不齐,严格的说并不是什么心脏病,多见于年轻人,无需治疗,也没有什么办法治疗。

当然这里说的是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也就是说其他的心脏结构,心脏血管,心脏跳动都是正常的。

只是做了一份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不齐,这个问题,不能叫做疾病,就不是心脏病,不需要用药治疗。

千万不要去查询或咨询窦性心律不齐吃点啥药。

这样去查就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2、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些人做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轻度反流或三尖瓣轻度反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无需治疗,也无法治疗。

这就好比咱们家窗户,用的时间长了,有点小露风,但不影响使用。

所以定期复查就行,无法特殊治疗。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二尖瓣反流都不需要治疗,比如中度尤其是重度二尖瓣返流,或者已经伴随心衰的二尖瓣反流,那当然需要进一步治疗了。

再比如是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二尖瓣问题,也需要治疗,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没有明确病因,只是随着年龄增加,二尖瓣三尖瓣老化引起的轻度的反流,不需要特殊治疗,也无法治疗。

3、夜间心跳过慢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很多人带着手环或者动态心电图发现,自己半夜我心跳不到50次,甚至40次左右,很担心心脏会不会不跳了。

其实我们健康的心脏就是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运动的时候就应该快,休息的试试中等速度。

睡着了,尤其是深睡眠就更慢,健康的心脏深睡眠的时候可以接近40次左右。

无需担心。

我们健康的心脏非常聪明,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运动的时候就会快起了,可以到150次,甚至更快;静息下逐渐慢下来,一般是60-80次;睡着了就更慢,很多人都低于50次,甚至接近40次。

这些都属于正常心跳。

4、偶发早搏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带个动态心电图,发现有几个或几十个早搏,心脏彩超又没有问题,心脏血管也正常。

那这种早搏大概率是生理性早搏,一方面年龄大了可能会出现,一方面熬夜、抽烟、喝酒、生气等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诱发。

这种早搏注意健康生活就行,也无需特殊处理。

当然如果本身就有基础心脏病,心衰、心肌梗死、心绞痛、瓣膜病、心肌病等等,那么出现早搏是需要治疗的;或者说出现很多早搏,频发早搏那也需要治疗。

5、主动脉硬化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中老年人做了个胸片或胸部CT提示主动脉硬化,很担心问怎么才能软化血管呢?

其实血管只能保护不能软化。

管好六匹马驾好三辆车就行,无需,也没办法针对主动脉硬化治疗。

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我们的动脉都会逐渐的硬化。

本身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主动脉硬化,很常见,甚至我们每个人都会主动脉硬化,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观察就行,主要还是要健康生活,管好3高,预防硬化快速加重。

6、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

中老 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做个心脏彩超经常提示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这并不是啥稀奇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这样,也无需特殊治疗。

和左室舒张功能对应的是心脏的左室收缩功能,收缩功能一旦下降,那就是心衰,所以收缩功能必须重视,而舒张功能一般没有多大意义,观察就行。

关于心脏的6个常见问题,但并不是心脏病,您都看明白了吗?


标签: 6种  心脏病  不用  过度  治疗  否则  就是  白花钱  花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