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子不语》卷一(7):丰都知县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9-30 8次阅读

三乐大掌柜译文系列之《子不语》,每日一更,多有舛误,敬请谅解,也烦不吝赐教。

袁枚《子不语》卷一(7):丰都知县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四川丰都县,人们都说这是阳间和阴间交界的地方。

在丰都县郊外有一口井,每一年都要烧些纸钱布匹等一些祭祀的东西扔进去,算下来大概花费3千多两银子,这个事情还有个说法,叫做给阴间纳税。

如果老百姓吝啬一些交得少了,那么这一年就一定会爆发瘟疫。

清朝初期,刘纲到丰都上任做知县,听到这个风俗,认为是封面迷信,就明令禁止了,一时间老百姓还没法接受,议论纷纷。

刘县令坚持认为应该禁止这种风俗,众人建议说:那要么你去跟鬼神说一说这事,大家也就没那么多意见了。

刘县令问,鬼神在哪里?

大家说:就在咱县城的那口井底下,没人去过,也没人敢去。

袁枚《子不语》卷一(7):丰都知县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县令坚定地说,为民请命,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我要亲自下去跟鬼神说一说这事儿!说完,就和众人来到井边,命令差役们用长麻绳绑在自己的身上,大家都说这样子太危险了,还是别下去了,县令不听。

这时候有个慕客李铣,这人勇敢坚毅,对刘县令说:我也想看看鬼神是什么样子,请让我和你一起去。

县令好心劝他,李铣态度坚决,于是两人就一起绑着绳子下到井里。

越往下,光线越暗,大概有个10多米,又亮起来,跟阳间的日光照耀一样,还能看到城楼,宫殿和房子,跟阳间的没什么两样。

只是这里的人长得都很小个,光照着也没影子,走起路来都是腾空而行,自称分不清什么天和地。

这些人见到刘县令,都围着他跪拜行礼,问:大人是阳间的官,到这里来做什么?

刘县令回答:我是为阳间的老百姓而来,请求不要再缴纳阴间的钱粮。

大家都夸县令是个好官,拱手行礼说:这事我们做不了主,您要跟包阎罗商量。

县令问:包公在哪里?

袁枚《子不语》卷一(7):丰都知县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众人说在阎罗殿,说着领着刘县令和李铣两人来到一个地方。

只见一个巨大恢弘的宫殿,进到里面,殿上坐着一个戴着礼冠的长者,看着有70来岁,样貌方正威严,众人禀告:刘县令到了。

包公走下台阶来迎接,行了个礼,让刘县令上座,说:阴间和阳间道路阻隔,刘县令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事?

刘县令起身行个礼,说:我丰都县城这几年不是干旱就是雨涝,庄稼收成不好,大家都没多少钱粮,平常给朝廷上税都发愁难于应付,怎么还能再给阴间缴纳,上两份税呢?我冒死前来,是为大家讨个说法。

包公笑着说:这世上有一些妖僧和恶道,以我们阴间鬼神为借口,引诱欺骗大家搞一些布施和斋戒活动,为此耗费钱财倾家荡产的人非常多。

可是我们这里和阳间往来不方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招摇撞骗,也不可能完全把那些僧道的伎俩说破。

这次你来这里替阳间的百姓讨个公道,就算你不来,不交钱粮,我们谁还敢说你做得不对呢?何况这次你亲自来了,真可以称得上大仁大勇。

袁枚《子不语》卷一(7):丰都知县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奉承话还没说完,有一道红光从天而降,包公起身说:伏魔大帝来了,县令你稍微回避一下。

刘县令听包公这样说,就来到了后堂等着。

不多久,一身绿袍,长胡须的关羽就从天上慢慢下来,和包公行了个礼,两人说了一会儿话,起初声音很小,听不清。

后来关公大声说,你这里有陌生人的气味,怎么回事?包公就说是刘县令来给民请命了。

关公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倒是个好官,我愿意见见他。

刘县令和幕僚李铣诚惶诚恐地出来拜见关公。

关公给他们赐座,态度十分温和。

坐下来后,关公和刘县令两人就谈一些阳间的事情,关公对阳间的事情十分关心,问了很多,只是不怎么提阴间的事情,刘县令也不好问。

李铣向来是个直肠子,忍不住想问问阴间的事,就问关公:玄德公在哪里?

关羽没回答,脸色难看,怒发冲冠,立刻生气地离开了。

包公大惊失色,对李铣说,你肯定要被雷电击死,我也没办法救你,这件事怎么能问呢?况且你还在一个臣子面前直接喊出了他君主的字号?

刘县令赶紧替李铣求情,包公说:看来只有让他快点死,免得被焚尸,到时候连个完整的尸身也留不下,说完就从匣子里取出一枚方尺大小的玉石印章,然后解开李铣的袍子,在他背后盖了一个印。

做完这些,县令和李铣就跪拜辞谢,仍是腰里绑着绳子从井里出去。

出了井,县令和李铣刚走到丰都城的南门,李铣就突然中风死了,过不多久,有雷电围绕着李铣的棺材,把他下葬穿的衣服几乎全烧毁了,只留下一片,恰好在背上盖印的那个地方。

大掌柜读后感:要搞清楚这篇短文说了什么事儿,就得搞清楚阴司对缴纳钱粮是怎么看的,还有为什么要有男二号李铣这个人。

1.包公知道丰都县纳阴司钱粮的事情吗?显然是知道的,而且他还知道具体的做法。

就是纳阴司钱粮是怎么兴起的?他自己就已经说出来了,有妖僧恶道,借我们的名头收费,其实我们也挺无辜。

妖僧恶道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没阴司的点头,他们敢做吗?包公有点心虚,刘县令一到阴间,就赶紧走下台阶迎接,一个堂堂的包阎罗,要不是心里有鬼,能下台阶吗?一开口先把责任推给僧道这些临时工,堵住刘县令的嘴。

2.关羽和包公是一伙的。

李铣这个人物,就是为了衬托关羽的。

关羽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刘县令和李铣来了之后就匆匆登场,为什么呢?就是为了生气杀人来的。

刘县令不能杀,只有杀李铣了。

关羽对阳间的事情很关心,对阴间的事情对刘县令和李铣什么都不说,这说明他很关心纳阴司钱粮的事情,他和包公是一伙的,所以才有到了之后和包公的一番秘密对话。

其实这对话的内容我们大概能猜出来。

1.杀个人给阳间的人看看。

2.刘县令那里给他留个面子。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这番对话说完,才有了关羽的后面故意地大声问:这里是不是来了陌生人?其实不管怎么样,李铣都是必死无疑。

3.瘟疫和雷击。

给阴司缴纳钱粮这事儿,以后会停止吗?不但不会停,估计刘县令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缴纳钱粮就得瘟疫,这件事情估计也是关羽做的。

这次和包公设计害死李铣,也是为了给阳间的人看:你们刘县令就算下井来,又怎么样,我们还不是把李铣给杀了,现在知道我们的厉害了吧,该交钱还是要交钱!还记得包公怎么跟李铣说的吗?哎呀,你得罪人了,你怎么能在臣子面前直接叫人家主子的名字呢?你死定了!关羽就这脾气啊!包公知道关羽平常的行事风格,故意给李铣这么说的。

要不然,等他们出井,关羽直接用雷电击死李铣不就完了?为什么非要包公说出来你死定了这句话?说给谁听的?说给刘县令听的!你看,得罪我们,就会这样。

醉翁之意不在李铣,在刘县令!毕竟刘县令才是决定老百姓到底要不要缴纳阴司钱粮的那个人!

4.明一套暗一套。

很多人说,这篇短文,其实重点是给朝廷上税很辛苦,老百姓生活不容易,说明朝廷税赋很重。

那就理解错了,这篇短文其实说的是:暗地里的税赋问题。

包公说了不缴纳没事,但是关羽很快就把李铣给杀了。

还告诉大家,你看,我把人杀了,我不是因为你们给我缴纳钱粮的事儿,你们别理解错了,真不是为了这事儿。

不为这事儿,李铣和刘县令何必下井呢?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

此时有一个路人甲值得我们留意:众人说,刘县令可以自己去跟鬼神说一说,刘县令问:鬼神在哪里?众人说:在井里。

众人中必然有领头提建议的人,这人八成已经和包公关羽,见过很多次面了。

换句话说:他就是关羽和包公派在阳间的内鬼!这个内鬼,估计也促成了李铣的下井。

我们可以揣测,在事前,此人对李铣说,这次下井,你一定要和刘县令一起去,包公他们说要给你好处。

没想到,好处就是雷电和中风。

5.子不语大掌柜分析到第7篇了,你可以看到,这本书才不是简单的鬼怪书,每一篇都大有深意。

值得大家细细玩味。

附原文:

四川酆都县,俗传人鬼交界处。

县中有井,每岁焚纸钱帛镪投之,约费三千金,名纳阴司钱粮。

人或吝惜,必生瘟疫。

国初,知县刘纲到任,闻而禁之,众论哗然。

令持之颇坚。

众曰:公能与鬼神言明乃可。

令曰:鬼神何在?曰:井底即鬼神所居,无人敢往。

令毅然曰:为民请命,死何惜?吾当自行。

命左右取长绳缚而坠焉。

众持留之,令不可。

其幕客李诜,豪士也,请令曰:吾欲知鬼神之情状,请与子俱。

令沮之,客不可,亦缚而坠焉。

入井五丈许,地黑复明,灿然有天光。

所见城郭宫室,悉如阳世。

其人民藐小,映日无影,蹈空而行,自言在此者不知有地也。

见县令,皆罗拜曰:公陽官,来何为?令曰:吾为阳间百姓请免阴司钱粮。

众鬼啧啧称贤,手加额曰:此事须与包阎罗商之。

令曰:包公何在?曰:在殿上。

引至一处,宫室巍峨,上有冕旒而坐者,年七十,容貌方严。

群鬼传呼曰:某县令至。

公下阶迎,揖以上坐,曰:阴阳道隔,公来何为?令起立拱手曰:酆都水旱频年,民力竭矣。

朝廷国课尚苦不输,岂能为阴司纳帛镪,再作租户哉?知县冒死而来,为民请命。

包公笑曰:世有妖僧恶道,借鬼神为口实,诱人修斋打醮,倾家者不下千万。

鬼神幽明道隔,不能家喻户晓,破其诬罔。

明公为民除弊,虽不来此,谁敢相违?今更宠临,具征仁勇。

语未竟,红光自天而下。

包公起曰:伏魔大帝至矣,公少避。

刘退至后堂。

少顷,关神绿袍长髯,冉冉而下,与包公行宾主礼,语多不可辨。

关神曰:公处有生人气,何也?包公具道所以。

关曰:若然,则贤令也,我愿见之。

令与幕客李,惶恐出拜。

关赐坐,颜色甚温,问世事甚悉,惟不及幽冥之事。

李素戆,遽问曰:玄德公何在?关不答,色不怿,帽发尽指,即辞去。

包公大惊,谓李曰:汝必为雷击死,吾不能救汝矣。

此事何可问也?况于臣子之前,呼其君之字乎!令代为乞哀。

包公曰:但令速死,免致焚尸。

取匣中玉印,方尺许,解李袍背印之。

令与幕客李拜谢毕,仍缒而出。

甫到酆都南门,李竟中风而亡。

未几,暴雷震电绕其棺椁,衣服焚烧殆尽,惟背间有印处不坏。


标签: 袁枚  子不语  卷一  丰都  知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