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臣秦桧的一句ldquo;莫须有rdquo;究竟蕴藏什么含义?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09-26 7次阅读

岳飞之死是早有结论的冤案,然而加给他的罪名“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成了千古疑案。

《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爱国名将岳飞忠心耿耿路人皆知,这“莫须有”作为岳飞的罪名,顺理成章地成为后世人们遭受不白之冤的代名词。但关于这三个词的真实含义历来争议颇多,有着多种解释。

解释一:或许有

这是目前主流的看法,《辞源》持此观点。或许有,有一种推测的成分,含糊其辞,对一位高官采取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自然不能服人,所以更加凸显了岳飞的冤屈。但这种解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岳飞是有罪名的,而且罪名很明确,当时受秦桧指使,奸臣万俟契诬陷岳飞主要的罪名有:“飞尝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建节””,“受诏不救淮西罪”,“令张宪虚申警报以动朝廷”,用不着含糊其辞;其次,这样的回答不符合秦桧的身份,秦桧贵为宰相,而且颇有学识,对于这样重大的案件,又是出于他的精心设计,自然可以对答如流,不可能显得如此仓促。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莫须有究竟蕴藏什么含义?

解释二:必须有

这种解释认为“莫须有”三个字是“必须有”的误写,指这种观点的人有:徐干学(《资治通鉴后编》)、毕沅(《资治通鉴考异》)、朱彝尊等,并且有《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作为旁证。但这种解释也属牵强,因为见“莫须有”这三个字在宋代的多部书籍中出现过,而个别书籍中的“必须有”完全可能是版本上的差异;同时,“必须有”作为回答也完全不符合逻辑。

解释三:莫,须有

俞正燮在《癸巳存稿》里,认为“莫须有”三字应该重新句读为:莫,须有”。“莫”表示秦桧的迟疑,“须有”表示必须有。“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这种解释纯属猜测,缺乏相应的证据。

解释四:难道没有?

这是近些年才有的观点,学者李傲通过对宋朝书籍的考证,认为“莫须”是宋朝的口语,是“难道没有”的意思。的确,在现存宋朝的书籍数据中,据笔者翻阅,至少可以找到数十条在对话中使用“莫须”例子,比如《曾公遗录》中:

曾布问:不审陛下以光等为有罪、无罪?

徽宗答:莫须是有罪?

曾布回:圣意如此,臣乃敢尽言……光等诋毁神宗变乱法度,则事迹具存,岂得为无罪?

历史上有一些大人物,却注定毁誉参半,身躯盖棺,争论不止。李鸿章,便是这样一位 。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这都是一个招骂的名字。提起这位清朝晚期军机重臣,很多人就下意识想到四个字:丧权辱国!

虽说就丧权辱国这事说,李鸿章不是清朝第一个,却是公认经历这事最多的一个。

仅说签不平等条约的数量,清末七十年间,他就独占鳌头。亲手签下《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及《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没经他手却堪称割地最多的《中俄伊犁条约》,也是他一手促成。

特别招后人仇视的一个事是,他临终前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不但令在之后四十年里,连本带利赔出去七亿白银。其中的一半左右,更赔给了死敌日本。这些钱的用处,以一位参与《剑桥史》编写的华裔学者的呼号说:每一块庚子赔款的(辛丑条约)纹银上,都沾满了抗日军民的鲜血。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ldquo;莫须有rdquo;究竟蕴藏什么含义?是真的还是假的?


《马关条约》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ldquo;莫须有rdquo;究竟蕴藏什么含义?是真的还是假的?


《辛丑条约》

仅以这些业绩论,煌煌五千年,再没有一个官僚,能似他这样,既卖国卖的这么“勤快”,又卖的如此“大方”。

如此“高端大气”的表现,也造就了他长期不堪的公共形象,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的教科书里的定性说,李鸿章就是“在血雨腥风中节节高升”。建国早期的各类爱国主义电影里,他更是常抢戏的标准奸角。甚至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相声大鼓书里,也常被编进去调侃一把。以某相声大师的感慨说:清朝高官享受这待遇的,除了他就是和珅。

这位清末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就这样受够了唾骂,甚至被演绎成笑话。

但是,在另一批国人眼中,李鸿章这个名字,去意味着一种神话般的存在。特别是近代一批政治经济英才们,对于李鸿章亲自参与主导的洋务运动,都清一色表达出由衷的赞叹。而他的成果,每一件更都是标准的硬实力。哪怕是在甲午之战中悲壮覆没的北洋水师,这个他一生倾尽心血的家业,也一度是全世界排名第六的强大力量。堪称近代海军的先声。哪怕在甲午战败,马关条约落墨,身败名裂的李鸿章被迫出国考察的黑暗岁月里。他造访纽约的活动,成为同年轰动美国的大新闻。以《纽约时报》的评语说:从来没有一位外国人,可以在美国获得如此隆重的礼遇。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ldquo;莫须有rdquo;究竟蕴藏什么含义?是真的还是假的?



他人生中这些曾经灿烂的瞬间,随着时光的流转,早已脱去历史的风尘,在岁月长河的深处,闪烁出耀眼的华彩。并越发令现代人倾慕。因而在最近三十年里,有关李鸿章的正面评价,已悄然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各种至高无上的赞叹。将他看做摆脱愚昧,走向近代文明的旗帜性人物,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标签: 奸臣  秦桧  一句  ldquo  莫须有  rdquo  究竟  蕴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