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之子刘源】刘少奇之子刘源 靠什么成为最年轻的副省长的?你都知道哪些?

cht 2023-09-22 6次阅读

【刘少奇之子刘源】刘少奇之子刘源 靠什么成为最年轻的副省长的?你都知道哪些?


刘源上将

  提要:当时我就很震惊,而且我感到压力非常大,责任非常大,真有一点我父亲当选国家主席的那种感觉。因为我知道他们把这种重望寄托到我的身上,而我怎么能跟老一辈比呢?

  1981年,刘源大学毕业到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管委会担任第十七把手。

  1984年,刘源被全票选举为河南新乡县县长。

  1985年,刘源被全票选举为郑州市副市长。

  1988年,刘源在候选人名单之外,被河南人民选为河南省副省长。选举后人大代表们纷纷对刘源说,如果你父亲泉下有知,一定会欣慰的

  1992年,当他调离河南时,朴实的河南人民对他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好!

  记者:您父亲的冤案平反昭雪以后,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荣誉,您的身份地位都有了变化,从黑帮子女一下子变成了国家第二号领导人物的子女。您父亲平反后,对您的思想有什么影响吗?

  刘源:我算是经历了一个从上翻到下,又从下翻到上的过程。

  从下往上翻的时候也很痛苦,那种痛苦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痛苦,从上头跌下来的时候大家都理解都同情,但从下头翻上去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比如那时候我正在上大学。在我刚进大学校门的时候还没有平反,同学们都对我很好,大家很平等。我们是七八个人一个宿舍,80个人一个班。在宿舍里,男孩有的晚上打扑克,有的看书,很吵闹,我在床上喊,你们别吵了,我还要睡觉呢。有时候拿一个馒头边吃边往教室走,也不抬脑袋,别人向我点头笑,我有时没看见,或是不在意,这也没关系,这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上了一年的大学以后,我父亲被平反了,情况就变了。变的不是我,我还是我,我没变,但是人们对我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我们之间很自然地出现了一条鸿沟。同样你喊一声,别吵了,我还要睡觉呢,人家会说,你狂什么狂,你算老几;你见人不打招呼,人家就说,这小子不认人了。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变,怎么人家对我的态度变了呢?这时候就得自己调整了,所以那时候得特别注意对面来个什么人,你先向他点个头,然后再赶快过去。你本来被吵得睡不着想喊一声,但是算了吧,别喊了,怪讨厌的。

  记者:您1982年大学毕业时应该是可以留在北京的,后来为什么又回到农村,在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管委会当了最后一名副主任?

  刘源:我之所以去农村也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当时我大学所有同学都留在北京,我完全可以留校当助教,或者给领导当秘书,但是我觉得农村需要我。我在农村待过7年,17岁去,24岁离开的,是朴实善良的农民在我最艰难最绝望的时候帮助了我,才让我有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正常人的一种生存态度,所以我觉得我好像欠农民的,回农村是我的一个愿望。

  我1982年去的河南,一直待到1992年,一共10年多时间。先在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我是第十七把手,前面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干部。很快中央开始提出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当时公社里年轻的大学生就我一个,全县也没几人,特别是正牌大学毕业的,所以一挑就挑着了,副乡长,副县长,县长,然后又当了副市长,就是到了郑州了。

  记者:您当选副省长的时候最初不是候选人,听说是人大代表们联名把您推举上去的。当时这在全国是首例,而且那时您36岁,当年是最年轻的副省长。

  刘源:因为当时我在郑州市分管开发区建设,到天津和大连考察开发区。我正带队在天津,准备天津考察完了到大连去,就通知我说你赶紧回来,推举你当副省长了,我一听愣了。回来以后无所适从,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干什么。回来后一天的时间,我闷在开会的那个招待所宿舍里,不敢出门也不敢离开。后来说一投票就选上了。

  当时一说我当选了,就让我上台去鞠了几个躬,下面很多代表都流泪,下来以后好多人争着跟我握手。说你爸爸在开封要是在天有灵啊,他看到我们河南老百姓把你给选上了,肯定高兴。我知道人家是冲着这个来选我的,要不你一介书生,当选副省长,人家流什么泪啊,因为他们想到了老一辈,所以才感动。

  当时河南台的电视记者问我的感想,我就讲了这么几句,我说我很清楚选我的人民代表是对老一辈感情的转移,我自己只有一条,干好工作,全力以赴,决不谋私。

1/212下一页


标签: 刘少奇  少奇  之子  刘源  什么  为最  年轻  副省  长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