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诗句赏析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9-22 9次阅读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诗句赏析

王安石是北宗著名的诗人,其一生创作了很多的作品,留存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首,这些作品中不乏一些名言名句被人们所传诵,成为千古佳句,如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等均是王安石的诗句作品。

王安石的作品又被收入各语文课本,为后人所称赞学习。下面我们来列举较著名的作品。

王安石《梅花》书法

王安石《梅花》书法

一:梅花

这是一首文学体裁为五言绝句的作品,诗人托物言志,诗中将梅花的坚强品质与高洁的气质进行了高度的颂扬,从而笔风一转,通过梅花来暗喻那些情操高洁的人们,这群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与操守,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而坚持不懈,而据理力争,从而对这一批人进行了高度颂扬。

名句: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

二:元日

《元日》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新年新气象,举国上下欢度新年,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热闹,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处处都是一派新气象。

《元日》是一首政治诗,王安石通过过新年这一新气象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变法。那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新法推行被获准的第一年王安石看着春节景象,不觉得心情愉悦,想到变法后的新气象他很是开心与激动,所以整首作品积极向上,充满欢乐。

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将无法量化的春意变成了物化的实景,着实让人对其写作手法与用字大为赞叹。

王安石的诗句中还有大量的佳作,我们今天就只罗列了以上几句。

王安石五言律诗即事解读

《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安石的作品之一。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一生作品颇丰,留存至今的有近一千五百多首作品。《即事》的创作时间根据其题材与风格判定是晚年之作。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画像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的作品可以分为为前期和后期,1076年罢相之前成为前期,之后为后期。后期的作品以山水作品颇多,或歌咏大自然或描绘闲适的农村生活。

《即事》主要描绘了一幅祥和闲适的农村画卷,这幅画中,整个农村宁静幽美,自由闲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幽静的道路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青草,晴空下的花儿开的更加的繁密。在山间哪里都会有水,置身在高高的山上数个村落尽收眼底。放松静修的时候鸡给你报时辰,一个人置身于广阔的地方听狗吠听着听着就到了黄昏。回来的时候和大家分享所见所闻,大家都怀疑是不是到了武陵源。

整首作品描绘的是山村春景,朗朗晴空,草盛花繁,鸡鸣狗吠,山川村落,安静休息的时候还能听到鸡报鸣时。读完即事,印入眼帘里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风景美如画,安静祥和。《即事》可以称作是王安石写景作品中的绝世佳作。

王安石笔下的生活图景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有着相同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王安石游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论王安石游记中最为出彩的要算《游褒蝉山记》,这是一篇游记,北宋思想家王安石通过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一篇作品,讲述的是王安石辞职回家途中的故事,王安石从京城辞职后回到自己的故乡,途中游览褒蝉山故此写下这部作品。

游褒蝉山记原文

游褒蝉山记原文

这篇游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对于现世来说也存在着深远的意义。整部作品因事见理,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将诸多思想进行了阐述,对后世影响之大。

王安石游记创作于1054年,先前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后辞职回家探亲,途中路过褒蝉山,对褒蝉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明则写所见实则写所感,并且寄情于景,以此为喻,以此为志,也表明自己的决心,要实现大理想。

从王安石游记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的精髓所在。王安石写下游记4年后,就向宋仁宗上书,写了一分万言书,其主旨内容是改革政治。后来宋神宗即位,支持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不顾保守派反对,推行新法,并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观点与王安石游记的主旨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31


标签: 北宋  政治  改革家  王安石  诗句  赏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