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妈妈看病,自己却被确诊血癌!医生提醒:体检时要重视这个指标!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9-19 8次阅读

  浙江一位26岁的姑娘小张(化名)是一名英语老师,前不久陪妈妈看病,自己却被确诊为白血病,俗称血癌。

  最近,小张的妈妈老觉得胃酸反胃,为此小张陪着妈妈到医院做检查。

小张突然想到自己年初体检,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偏高,由于没有任何症状,她便没有当回事,想到陪妈妈来趟医院,顺道咨询下血液科,就来到了血液科门诊。

  接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佟红艳看完她的检查报告表示,小张的白细胞无缘由地升高,很有可能是慢性髓性白血病,这是一种影响血液以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基因突破导致造血系统不受控制地生产大量白细胞,导致血液平衡被破坏。

  于是为小张安排了一系列系统检查,最终小张确诊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称慢粒。

  健康时报图

  医生提醒:

  体检时要重视这个指标!

  慢粒这种白血病是小哑巴,很多患者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表现出来,如果没有体检习惯,很有可能就会让它沉默藏匿起来,直至危害生命。

  佟红艳教授表示,在门诊遇到的慢粒患者,绝大多数都是体检时发现白细胞或者血小板偏高来就诊。

  如果没有体检习惯的话,这些患者由于没有任何不适就不能及时确诊慢粒,进而让慢粒自行发展,直至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百倍,出现乏力、腹胀、巨脾等症状,甚至转化成急性白血病侵犯全身脏器、危及生命,才来就医,就已经耽误了。

  对于慢粒,一项血常规就可以看出端倪。

佟红艳表示,看血常规,首先需要关注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和血小板三项指标。

小到感冒,大到白血病,都有可能导致血细胞计数的上升或下降。

当出现血象异常时,请咨询血液科医生。

  体检中这些指标很关键,

  出现异常别不当回事!

  很多人对体检结果非常关心,但对体检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及结果却看不明白,这里整理出一些关键体检指标和对应的健康指导,供大家参考。

  1. 转氨酶

  陕西西安市第五医院治未病科沈春梅在其医院公众号刊文表示,转氨酶是最直接反映肝细胞正在受伤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这两项指标增高明显,多见于肝炎、肝脏肿瘤、使用肝损害药物等。

  建议:

  戒酒、避免使用肝脏毒性药物,如复查肝功能,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建议消化内科进一步咨询就诊。

  2. 肌酐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医师赵社海在其医院公众号刊文表示,肾功能主要指标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三项。

  建议:

  单纯尿素氮偏高不能说肾脏有病,但需要定期复查。

如果肌酐值持续偏高,需要找医生检查诊治。

  3. 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常用于原发性肝癌、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检测。

乙肝、肝硬化、妊娠或生殖肿瘤也可出现甲胎蛋白不同程度增高。

  癌胚抗原: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在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中均可升高。

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测胃肠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建议:

  甲胎蛋白偶尔一次升高,应复查,复查后如明显高于正常,需到消化内科咨询就诊。

  4. 占位性病变

  通常出现在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学结果中,占位性病变泛指肿瘤(良性/恶性)、寄生虫、结石等。

  建议:

  针对不同部位的占位,情况各有不同,建议专科进一步检查。

另外,可将历年体检报告收集起来,每年观察指标变化,定期复查。

  5. 大便潜血

  大便常规检查报告示便潜血有+号,提示有便血。

  建议:

  排除痔疮后,进行肠镜等检查。

  6. 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检查通常包括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建议:

  这四项指标中,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样也是心脑血管病致病的危险因素,这三项指标若是高了,需要小心提防。

  7. 结节/包块

  结节是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大一些的称为包块,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大部分结节属良性,定期随访即可。

  建议: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结节/包块,需要关注其硬度、活动度、边界和生长速度。

中老年人群体检时如果发现结节/包块,即使不痛不痒、没有症状,也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8. 息肉

  息肉多属良性,少部分有恶变倾向,以胆囊息肉为例,非肿瘤性息肉占90%,基本不会癌变。

大多属于胆固醇息肉,与高胆固醇饮食、本身患脂肪肝有关。

  建议:

  对于1厘米以内的胆固醇息肉可以每半年到一年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形态、数量的变化,无需手术。

如果胆固醇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症,则建议手术切除。

如果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同时年龄大于50岁者,建议尽快就医,可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9-12浙大一院《陪妈妈看病,26岁教师一个举动被确诊血癌!警惕沉默白血病》

  ②2023-04-19西安市第五医院《常见体检指标解读 轻松看懂体检报告》

  ③2023-03-3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健康管理科《体检指标太多看不懂?帮你抓重点!》

catalogs:115814;contentid:11841459;publishdate:2023-09-16;author:黄童欣;file:1694820393157-fc597821-3fa8-40d1-9e7c-fe575df57309;source:29;from:健康时报;timestamp:2023-09-16 07:26:30;


标签: 妈妈  看病  自己  却被  确诊  血癌  医生  提醒  体检  重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