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武汉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 民警住在市场守护市民菜篮子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09-16 9次阅读

探访武汉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 民警住在市场守护市民菜篮子是真的还是假的?

民警在大市场内巡逻 通讯员供图

探访武汉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 民警住在市场守护市民菜篮子是真的还是假的?

民警走访经营户

探访武汉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 民警住在市场守护市民菜篮子是真的还是假的?

民警调解纠纷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徐飞 罗维舟

入夜,位于武汉南大门的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灯火通明,不时有满载蔬菜的货车驶入。

从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大门,前行数百米,路边一栋楼的外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滚动播放反电诈宣传片。电子显示屏旁边一块灯箱上,远远就可看到醒目的蓝底白字: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白沙洲市场派出所大市场社区综合警务室。这是武汉市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全天候守护着江城最大“菜篮子”。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来此进行了探访。

民警夜晚巡查大市场

极目新闻记者到达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时,已是晚上9时,只见市场呈现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现在对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相当于午休时间。”大市场社区综合警务室负责人严辉对记者说,凌晨转钟之后,来自江城各处的大小车会蜂拥来到大市场进货,从水产、肉类到各类蔬菜,形成几个交易波次,凌晨三四点钟达到最高峰,到天亮时分,各种水产、肉类、蔬菜就摆在商超、集贸市场的菜架上。

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经营的农副产品包括各种蔬菜、肉类、水产、粮油、果品等,既为大量商超、集贸市场供货,也为企事业单位食堂直供。大市场有买有卖,送货的货车来自四面八方,一天24小时络绎不绝;前来进货的货车同样不分昼夜,不仅销往武汉和周边,还远销外省,有“买全国、卖全国”之称。

大市场社区综合警务室位于大市场核心位置,距离最近的片区是水产市场,空气中不时飘来鱼腥味。晚10时许,警务室负责人严辉带领几名辅警例行巡逻,第一站便来到水产市场。

记者看到,水产市场的一条主干道正在施工,在围挡的空隙里,送货的重型货车转不开,不时传来货老板指挥司机倒车的喊声。

严辉一行先后走访了几家水产行,有经营鳝鱼的、有经营甲鱼的、有经营草鱼的,经营小龙虾的也有好几家。民辅警一边巡视一边询问经营业主,有没有遇到什么事情、是否需要帮助、生意怎么样,一名经营业主说:“最近没有遇到什么事。都在忙着准备螃蟹旺季的到来……”

“要小心电信网络诈骗!”严辉叮嘱经营业主。

“大市场里也有电诈案件发生吗?”记者不禁感到好奇。

“当然有。”严辉说,被骗的主要是走南闯北的司机和货主,为加强防电诈宣传提示,警务室外墙的巨幅电子屏,每天会滚动播放防电诈宣传片,同时,大市场内的喇叭每天也在滚动广播,经过一天又一天反复宣传,市场经营业主对防诈骗的知晓率较高。

警情催生24小时警务室

为什么白沙洲市场派出所大市场社区综合警务室成为武汉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白沙洲市场派出所教导员张阳告诉记者,主要是由于该市场的警情特点。“我们这里有两大特点,一是市场24小时运转,二是人多车多,日均车流量1.5万辆次,人流量3万多人次。警情发生的时段没有明显的高峰、低谷,夜深人静时分,这里交易正旺。”

一直以来,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每天都会发生六七起警情。去年8月份,由于疫情原因,武汉有多个农副产品大市场临时关闭,许多货车涌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周边道路经常堵得水泄不通,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车流、人流暴增,经常发生扯皮纠纷,小偷也混迹其中,导致警情急剧上升,高峰时一天警情达到二三十起。

张阳介绍,那段时间,夜晚接到报警,警务室无人值班,民警要从2公里外的派出所赶来,因道路太堵无法开车,只能步行或搭乘群众的电动自行车出警。

为了不误警情,洪山区公安分局白沙洲市场派出所决定,增派民警住在大市场内,夜间值守,随时出警。这个“权宜之计”一经推行,效果很快显现出来。市场内见警率更高,民警出警更快,许多矛盾纠纷现场就被化解,以往夜间屡禁不止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也被有效震慑。之后,“民警住在市场”的模式就保留下来。

今年2月份,武汉警方提出建立一批“7×24小时”社区警务室,做实做强基层警务,推动基层警务融入基层治理。洪山区公安分局领导和派出所意识到,白沙洲大市场正需要“7×24小时”警务室。张阳告诉记者,当时在分局、街道等单位的支持下,武汉首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正式在大市场选址筹建,从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间,扩充到200平方米,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一边探索、一边打造,一套运行机制逐渐形成。目前,大市场社区综合警务室配备有4名民警和4名辅警,警力配备是一般警务室的两倍以上,确保全年全天候巡逻值守和高效出警。同时,青菱街道平安办、青菱街道司法所、张家湾街道法庭、大市场安保部、渔业社区等单位分别派出业务骨干参与警务团队日常工作,多元共治服务群众,协同维护市场平安。

民警进驻后警情降了

“车上的黄瓜被偷了,真是又气又难受。”5月5日,货车司机刘先生来到警务室反映,自己千里迢迢运了一车黄瓜来到大市场,分销过程中发现其中一箱被人掏了个大洞,里面的黄瓜所剩无几。

运输本就是赚辛苦钱,损失还得自己倒贴,刘先生找不到小偷,气不过,于是找到警察帮忙。民警龙飞立即调取市场内监控,发现有一名穿黑色皮衣的可疑男子,提着一只黄色袋子进入了南区某商铺内。龙飞便带着刘先生找到老板,得知其是商铺的一名员工。

“拿几根黄瓜有什么了不起?”男子李某被叫到警务室后满不在乎。龙飞立即对其提出批评,并警告其行为涉嫌盗窃。经普法教育,李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按市场价进行了赔付。

“市场商户货物流通量大,现金流也大,民警24小时都在,我们更安心。”经营33年的商户朱女士说。

5月22日,一家粮油商行老板发现有1600元的账对不上,老板决定解雇库管张先生(化姓)。张先生情绪激动,坐在商户门前的路上堵塞交通并扬言报复。商户老板只好报警,民警严辉、尹路迅速赶来调解,商户老板称张先生作为库管失职,应该承担责任;张先生则表示还差他7800元工资,也不承认自己的工作过失。

“仓库的钥匙只由你一人保管,手握权力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但一码归一码,该结清的工钱不能不付。”民警将双方请到警务室,在市场管理方、行业协会的见证下厘清问题,最终张先生拿到了相应的工钱。

“市场有呼声,我们必有应答,警务室全天候驻警,就是为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白沙洲市场派出所所长王晖介绍,有问题找警务室成了商户最快解决问题的途径。

据统计,24小时警务室全天候机制形成后,大市场警情同比下降20.5%,其中盗抢类警情同比下降29.3%,市场商户平安度明显提升。


标签: 探访  武汉  首个  24小时  社区  警务  民警  住在  市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