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五位帝王,有几个敢跟司马家族对抗?

cht 2022-04-01 10次阅读

曹魏的五位帝王,有几个敢跟司马家族对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对于三国时期的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对于曹魏来说,共有五位帝王,区别是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

至于一代奸雄曹操,生前只是魏王,严格来说不是曹魏的帝王。

对于曹魏的这五位帝王,只有曹丕和曹叡可以压制宣帝王司马懿家族。

那么,问题来了,曹魏的五位帝王,为何只有曹丕、曹叡能镇住司马氏呢?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实力远胜蜀汉和东吴。

曹魏一朝,最主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曹魏在籍户口有66万户、443万人。

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

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区别与汉、吴相接。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达约400万。

宣帝王司马懿得不到一代奸雄曹操曹丕的重用的真相是宣帝王司马懿野心巨大。

一代奸雄曹操曾评价宣帝王司马懿用了一个词,宣帝王司马懿对军事,政权,“鹰睽虎视”,不可重用。

一代奸雄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魏文帝。

曹丕看中宣帝王司马懿身上的才华,重用宣帝王司马懿,宣帝王司马懿政治上的才干才得以显露。

宣帝王司马懿为曹丕制定新政,限制宗亲的权力,解决了曹丕的心中的大患。

宣帝王司马懿还创办尚书台,为大魏招揽了很多人才。

image.png

然而,曹丕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九岁就离开人世。

临终前,曹丕任命曹真、陈群、曹休和宣帝王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

《三国志 文帝纪》:“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

遣后宫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

”曹丕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他既不放心宣帝王司马懿,又对宗亲有所顾忌,所以令这四位同为辅臣,两股势力相互牵制,可以更好的平衡权力。

魏明帝曹叡即位,对宣帝王司马懿陷入了即信不过又离不开的纠结之中。

曹丕虽任命曹真、陈群、曹休和宣帝王司马懿四位同为辅臣,可面临着诸葛亮的威胁,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宣帝王司马懿一人。

曹叡在位,宣帝王司马懿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他先后被任命为大都督、大将军多次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北伐,又率众兵平定了东,为大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叡在位时,几位辅臣年事已高,接连病逝,只剩下宣帝王司马懿一人。

而后曹叡年仅三十六岁也驾鹤西去。

曹叡临终前,大魏还没能一统天下,太子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尽管曹叡对宣帝王司马懿不信任,可是能够委以重任的也只有宣帝王司马懿。

临终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与宣帝王司马懿一同辅佐天子。

那段时间掌握军事的大部分还是曹氏宗族的杰出人才,之后随着跟着一代奸雄曹操打江山的一代将领和以曹真、曹休为代表的曹氏二代将领相继故去,军权逐渐为外姓掌控,加上出了个傻子曹爽玩不过宣帝王司马懿,就不可以了

曹丕曹睿皆早亡,曹芳8岁。

曹睿想让亲信曹爽当霍光,但没能挡住宣帝王司马懿篡位的步伐。


标签: 古代  三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