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简介】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的诗有何特点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9-15 8次阅读

【温庭筠简介】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的诗有何特点真相究竟是什么?


温庭筠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

  温庭筠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耐人寻味。

  晚唐五代衰乱,一般文化学术日形萎弱,但适应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却获得了繁衍的机运。尤其是五代十国,南方形成几个较为安定的割据政权。割据者既无统一全国的实力与雄心,又无励精图治的长远打算,苟且偷安,藉声色和艳辞消遣,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两个词的中心。君臣纵情游乐,词曲艳法,故词坛兴盛也早于南唐。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描述其创作背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在这种生活背景和文艺风气下从事创作,所写的是供歌宴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自然是孺彩轻艳,绮靡温馥。花间词完全把视野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宴酒席、芳园曲径。

  这使温庭筠的词以妇女为主要题材,表现宫女、思妇、歌妓的生活,以及男女间的离别情恨,词的题材狭窄。同时作者有感于自己的穷困潦倒以及抑郁不得志,词中也暗含了自己的苦闷与哀怨。由于不敢直白抒发自己的情感,要通过婉转、隐约的手法来表达。所以形成了其词绮丽缠绵、含蓄隐约的特色。温庭筠是唐代重要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温庭筠诗风上承唐朝诗歌传统,下启五代文人填词风气之先,特别是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等多受他影响。

1/31


标签: 温庭  简介  花间  词派  鼻祖  有何  特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