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哪里人】楚霸王项羽究竟身死何处(图)你都知道哪些?

cht 2023-09-12 10次阅读

【项羽哪里人】楚霸王项羽究竟身死何处(图)你都知道哪些?

和县霸王衣冠冢

近日,考古学界在霸王别姬发源地的垓下古战场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代城址,这一惊世发现填补了我省史前无城址的空白。而最近一期的《中华文史论丛》上,刊载了人民大学首任国学院院长冯其庸的两万字长文:《项羽不死乌江考》。冯先生文中核心观点认为:霸王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即今定远县境内,距离乌江还有240多里地)。冯先生说明,国内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时任定远二中教师的计正山。

国学大师冯其庸的这篇文章颠覆了千余年来人们对项羽之死的传说。一时间,项羽又成为热点话题。

项羽到底身死何处?为何乌江自刎流传千年?项羽在安徽还留下什么遗迹?本报记者近日重走了项羽兵败之路,并深入采访了最早提出项羽身死东城之说的定远前文化局局长计正山,以期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活跃在安徽大地上的霸王形象。

中学教师质疑乌江自刎说

国内最早的项羽死地新说的公开报道,始于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的《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一文,文章作者是计正山,时任定远二中教师。他首次质疑乌江自刎的真实性,依据史书上长期被人忽略的说法,正式提出项羽身死东城一说。

这篇文章认为,项羽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新说一出,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

8月18日上午,在定远宾馆,计正山讲述了他发现项羽死地新说的经过和读史心得。他告诉记者,他读史向来反对以下几种倾向:人云亦云、遵从偏见、媚俗和唯书,却喜欢用寻求正义的眼光来认识历史。在读史时,他不但揣摩作者的下笔思路,还试图体会文中历史人物的性情和心理。这一别致的方法让他获益匪浅,在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之处,他发现了项羽死于乌江的疑点。这篇学术论文荣获了安徽省(1978~1985)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国学大师支持身死东城说

冯其庸先生在《项羽不死乌江考》中,考证了乌江自刎说的源流。他说,《史记》、《汉书》均没有提到项羽乌江自刎。即使唐朝人著《史记正义》,转引古书《江表传》时也只提到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也还没有自刎一说。项羽乌江自刎之说,到唐代似乎还未有文字可稽。

冯先生介绍,他看到的最早记载项羽乌江自刎的文字资料,居然是元代中期剧作家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杂剧。很可能正是杂剧寓教于乐的功能,乌江自刎的传说才得以广泛传播。1986年,他去乌江调查时,访问了当地农民。农民竟然采用了元杂剧中艄公说的渡马不渡人,渡人不渡马这两句话来讲霸王。他最后认为,杂剧台词流传至今,可见杂剧的传媒作用之广泛强烈。

冯其庸认为,项羽应该是自刎于东城而非乌江。《史记》中写项羽身死东城的肯定性文字至少有两处。他认为,项羽乌江自刎先是民间传说,后来形成了杂剧,这样就广泛传播开来了,但它毕竟不是史实。他两次实地调查,深感东城到乌江还有两百四十华里。项羽垓下突围时出来了八百余人,但到东城激战,项羽一行还剩二十六人。这时汉军数千人围之数重,项羽已是步行持短兵接战。再走完比渡淮后到东城的路程还长的这段路程,项羽实在无能力了。

此外,对于有人认为史记虽载项羽身死东城,但乌江很可能在东城治下,故而也可称项羽乌江自刎。冯其庸认为,秦汉旧制,东城辖区并不包含乌江。《灌婴传》里记载下东城、历阳,如果当时东城辖地包括乌江在内,则司马迁只要说下东城就够了,没必要再说历阳。正因为当时的和县在历阳境内,不属东城,所以要说下东城、历阳,表明连下两城。

1/31


标签: 项羽  哪里  霸王  究竟  身死  何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