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事相对论|大模型集中上车有必要吗?是怎么回事?

cht 2023-09-03 8次阅读

最近一个月,大模型上车成为汽车圈热门话题,吉利、广汽、长安、奇瑞、长城纷纷集中公布自家的大模型进展。

什么是大模型?其实对于汽车来说,大模型的作用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制造。

基于智能汽车场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是上述车企重点发展的方向。

现阶段,大模型对汽车市场影响几何?我们来听一听三位汽车记者怎么说。

车事相对论|大模型集中上车有必要吗?是怎么回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汽车频道张扬:切莫变成一场对概念的炒作

在智能化理念逐渐被车企接受后,汽车最终将变为行走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

从技术角度分析,无论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还是域控制,都离不开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三个基础变量——大模型同样如此,但所需数据及算力级别,都将高出许多量级,否则就不能被称为大模型了。

根据统计,目前国内大模型已经超过80个,其中有车企主导的,也有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搭建的平台。

可以说,整体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不过仍然要警惕其中的浑水摸鱼者,毕竟在最近几年,汽车行业甚至社会上都不缺乏借用概念炒作,挣快钱的投机主义者。

北京日报客户端汽车频道刘斌:千车千面的时代要来了

汽车在诞生后的百年里都是一个标准工业品,虽然也有个性化定制,但差异并不大,而大模型的上车是汽车个性化的转折点。

大模型擅长对人类行为进行模仿,模仿人说话,模仿人开车是与用户关系密切的两个方面。

不难理解,AI语音助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会变得非常强大,满足陪伴聊天的需求,甚至能够与车内乘客共情;辅助驾驶系统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会模仿车主的驾驶动作,模仿驾驶路线的选择……让汽车生成更接近车主习惯的驾驶能力,真正做到越用越好用。

很多车主会把车看做家人,在大模型上车后,车会变得更有人情味,更懂你,更像是一位管家,这会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交互体验。

北京日报客户端汽车频道郝昭:主机厂重塑价值的好机会

从长安、长城与百度合作;奇瑞与科大讯飞合作,不难看出,借力是目前车企发展大模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技企业的赋能,促进了汽车从制造业属性向消费电子属性的转变,也是主机厂重塑价值的一次好机会,是行业发展的动能之一。

不过,大模型的研发与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车企纷纷发布进展,更多的还仅是停留在宣传阶段,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希望能够早日看到差异化的产品。

由软件定义汽车到模型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标签: 车事  相对论  大模型  集中  上车  必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