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智能还远不能取代人类?语言理解能力仍然欠缺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8-18 9次阅读

近几年内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一项名为深度学习的技术

近几年内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一项名为深度学习的技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人工智能(AI)近期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些起伏和波折。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程碑事件的人机对弈比赛中,人工智能取得了对人类前世界冠军的胜利。然而也就在一周之前,在国外社交网站推特上一个旨在通过与真实的人类进行对话并能够从中学习的聊天机器人却因为网民们的恶意调侃而迅速学坏,很快变得满嘴污言秽语,还充斥着种族主义思想,以至测试方只能赶忙将它下线处理。

这些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们对于迅速发展中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在今年3月初,由谷歌公司设计的围棋对弈系统阿尔法狗击败了韩国的前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围棋对弈的复杂性被认为远超国际象棋,因此在此之前常常被研究人员用来评估人工智能能够达到的水平高度。而在谷歌的阿尔法狗亮相之前,大部分专家都认为人工智能如果想要在围棋领域击败人类顶尖水平选手恐怕还需要数十年时间的发展。

但就在这场里程碑式的胜利之后不久,微软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Tay的推特线上聊天机器人,其设计能够模仿一名19岁的美国少女。推特用户可以与Tay在线聊天,微软公司表示Tay能够通过这样的对话学习真实人类的说话方式并不断完善自己,并更好地与人类交流。但就在Tay上线之后仅仅16小时之后,微软就不得不将其紧急下线处理,因为这款聊天机器人开始频繁爆出粗口,其中不乏种族歧视、侮辱女性以及污秽不堪的词句。在紧急下线之后微软公司很快就此事向公众表达了歉意,同时指责这一事件是一次针对这一技术探索项目的薄弱点所开展的有组织的攻击。

不过尽管微软公司将这一令人失望的状况归结为黑客攻击行为。但人工智能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巴特赛尔曼(Bart Selman)博士则认为,微软所称的这种所谓技术薄弱点似乎更像是一种过滤机制的缺陷,那就是Tay往往倾向于直接获取别人对她说过的词汇并为自己所用,而在此过程中并不加以适当的过滤。赛尔曼博士表示,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微软竟然没有建立足够有效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但他也表示,这一事件凸显了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所面临的一大弱点:语言能力。

1/31


标签: 为什么  人工智能  不能  取代  人类  语言  理解  能力  仍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