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悬案:老子出关之谜是怎么回事?

cht 2023-08-17 7次阅读

中国历史悬案:老子出关之谜。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着名的《道德经》就是老子的着作,不仅对中华文化,老子对全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历史上老子出关之谜却成为了中国历史的未解之谜,传说老子在晚年的时候乘坐青牛云游天下,最后从这世界上消失。


老子出关之谜

中国历史悬案:老子出关之谜

老子(约公元前580年—500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国家图书馆馆长),故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拜访过老子,也就是史说的“孔子问礼”。


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传讲道家学说以经国济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着书,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之后再也无人知晓其下落。《史记》“莫知其所终”,这给后人留下了谜团。


老子为什么要出关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李聃,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据说他的耳朵又长又厚(今天说大耳有福就是因他而来),故名耳,又名聃,母亲怀孕81天后于李树下生了他,一出生他便童颜鹤发,像个老头,故取名老子。


老子曾在东周做“守藏室之史”,就是收藏馆的馆长,里面藏有“三皇五帝之书”等极为重要的史料、珍宝。只是老子生不逢时,周景王去世后,王室起了内讧,王子朝做了叛贼,从收藏室中偷走了很多典籍宝物,逃到了楚国。老子是馆长,又是楚国人,岂有不受牵连的道理。他只能逃出都城洛阳,西出函谷关。


老子出关去了哪里

中国历史悬案:老子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是在儒家着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标签: 中国历史  悬案  老子  出关  之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