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肃上了孔明船的歇后语故事是真的吗?

cht 2023-08-15 7次阅读

关于鲁肃上了孔明船的歇后语故事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这是一个歇后语,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实际上历史上根本没有草船借箭这个事情,鲁肃也根本没有与孔明同坐一船喝酒,但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我国的影响非常的大,很多人都知道草船借箭这个典故,更加知道以上的这个歇后语。下面我们就讲一下“鲁肃上了孔明船”是怎么回事。

鲁肃画像

鲁肃画像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曹操带领大军南下,要攻取东吴,这个时候诸葛亮刚刚被刘备收在身边,诸葛亮于是只身前往东吴,劝说东吴联合刘备共抗曹操,但是东吴很多人都想让孙权投降曹操,于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极力主战,于是孙权同意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并且与周瑜不谋而合采用火攻曹营,周瑜想要借口杀死孔明,要孔明几天之内制造十万支羽箭,如果孔明造不出就要按照军法处理。

孔明接下任务,但是鲁肃一连几天都看不到孔明造箭的行动,于是非常的好奇,孔明向鲁肃借了许多的船只,并且在船只上面扎满草人,预备给自己使用,具体怎么用孔明并不向鲁肃说,到了应该交羽箭的那一天江面上下了非常大的雾,孔明邀请鲁肃去取箭,于是孔明与鲁肃同乘一艘小船向着曹营出发了,鲁肃非常好奇,但是孔明又不说明,于是鲁肃糊里糊涂的就跟随者乘船向着曹营去了。等到了距离曹营非常近的时候,孔明让士兵们击鼓呐喊,曹军见到大雾,搞不清楚状况不敢出来应战,于是只是用羽箭射击,于是草人上面扎满了羽箭,等到天亮的时候雾气将要散去的时候,孔明让士兵们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羽箭”,并且快速的离开了。回去清点羽箭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需要制造的数量,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

三国鲁肃不如西汉樊哙吗

鲁肃是东汉末年,东吴孙权的谋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结交周瑜,后和周瑜一起投靠孙权,在孙权处鞠躬尽瘁,为孙权鼎立江东做出很大的贡献。

《三国》鲁肃剧照

《三国》鲁肃剧照

鲁肃生在一个富豪之家,虽然祖辈无人出仕,但是家底丰厚,再加上他视金如土,志向远大,在当地也是有名望之人。当时袁术吸纳他做了个东城长,居巢长周瑜带领难民向他借粮时,他二话没说就把仓库一半都借给了他,周瑜感念此人恩惠,鲁肃本是豪爽之人,两人便建立了坚固的友谊。后来,鲁肃被周瑜邀请,一起投靠了孙权。鲁肃认为,曹操一人独大,只有联合刘备才有赢他的可能,遂促成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骗取孙权的荆州,孙权极为不满,鲁肃为了大局,单刀赴会,面见关羽,为世人称道。

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西汉的开国元勋。曾在鸿门宴时救了刘邦,伟西汉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是楚汉相争时的风云人物。

鲁肃不如樊哙并不是三国时期的典故,而是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故事。一次,大学士纪晓岚坐船而行,后面一艘船赶了上来,船上有一武士,扔给了他一个包着石子的纸条,上面写着“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纪晓岚哪能不知道这是讽刺他文臣不如武将,于是纪晓岚就回了一句“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纪晓岚以文臣狄青和武将萧何反驳,因此这两句话闻名天下。

影视剧中鲁肃扮演者都有谁

鲁肃是东汉末年的战略家和外交家、军事家,在很多文艺作品中都有鲁肃的形象,特别是近年来拍摄的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更是将鲁肃演绎的非常传神,90年代的《三国演义》中,鲁肃的扮演者有曹力、马玉良和宋帮桂。2010年播出的新《三国》中鲁肃的扮演者是霍清。

鲁肃扮演者曹力

鲁肃扮演者曹力

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鲁肃都对鲁肃做了非常传神的刻画,这当然一方面需要感谢导演,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感谢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饰演过鲁肃的几位演员。

曹力,出生在沈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是内地的演员,出演了很多的电影作品和电视剧作品,早年出演过电影《英雄无泪》和《军营笑声》,后来90年代之后出演的电影作品比较的多有以下几部:

1991年《开天辟地》饰演董必武。

1994年《生死拍档》饰演公安局长。

1995年《小娇妻》饰演大元旦。

1996年《离开雷锋的日子》饰演大女婿。

2001年《法官妈妈》饰演律师。

2006年出演《悲喜松花江》。

2009年《潘作良》饰演老徐。

2009年《夜店》饰演出租车司机。

曹力的电视剧作品非常的丰富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马玉良和宋帮桂饰演了后期的鲁肃,演技也相当的精湛,其影视作品也非常的丰富。

霍清是新三国中的鲁肃扮演者,可以说新三国对鲁肃的演绎颠覆了以前鲁肃老实人的角色,使得角色更加的可信。霍清的影视作品也非常的多。霍清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为了演好鲁肃病入膏肓的状态,自己绝食三天,并且每天跑二十公里,将病入膏肓的鲁肃演绎的传神可信。


标签: 关于  上了  孔明  歇后语  故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