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1949】1949年太平轮沉没真相:一场人祸与失败的救援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8-12 9次阅读
在1949年初,每天有近50艘轮船往返于大陆与台湾。在这些轮船中,有一艘名叫太平轮的。1949年,太平轮沉没了。60余年之后,张典婉根据翔实的采访,对历史资料的调查,写作了《太平轮一九四九》一书,为我们还原了灾难现场以及处理方式。60过去了,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关于太平轮沉没的缘由,事件的处理方式,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一艘超载600余吨的货运商船
太平轮的开航时间是1948年7月15日,往来于上海、基隆两地,这艘载客商船的主体是美战时期的铁壳运输船,起初是载货用,后来才被改成商船。1949年初,蒋介石政权下野,太平轮就成为了运输撤退军民赴台的旅游船。
1949年1月27日,这一天是农历小年夜,太平轮又一次将要从上海起航。为了迎合年节气氛,太平轮管事顾宗宝在上船前还特别采买了许多应景食粮:玛其林、咖啡、培根、沙鱼、目鱼、咸鱼、海参、海蜇皮、干贝、鸭蛋、各种肉类、冬笋、火腿、香菇、木耳、大头蟹、各类酒水、汽水……看来是为了在船上供应船员食用,也有旅客加菜,增添年节的准备。
原定的启程时间是上午,后来又改成了下午两点,但是时间到了,船却还没有开。太平轮的一位常客事后回忆,那一天他本是送侄子到台湾读书。中午时分却接到侄子电话,说船还没开,自己独自很饿,让叔叔送食物上船。卢超买了水果点心上船,“那时候甲板与码头齐平,以前我得用梯子上船,而此次竟是抬脚即可上船”。

1949年太平轮沉没真相:一场人祸与失败的救援


太平轮之所以吃水比平日多了许多,是因为不停地有货物搬上来。太平轮只是一艘中型船,核载吨数是2050.775吨,但实际当日起航时载重已达2700多吨。本来卖出去的船票是508张,但实际上有票没票的乘客都涌上去,实际载客过千人。同时,船上还运送了一批重要物资,包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后据台湾纪录片导演丁雯静采访分析,这些资料很可能是黄金)、东南日报社全套印刷设备、纸张及相关资料100多吨,同时还有一捆一捆的钢筋不断运上船,很快压得船身倾斜。
船员喝酒赌博不开灯不鸣笛
太平轮直到当日午后四点半才开航,为了在戒严期间赶着出吴淞口,轮船在黄浦江头加足马力,快速前进。原本兵荒马乱,外滩实施了宵禁,原本应当出港点灯的太平轮无视规定,为了躲避搜查,关掉了航行灯。
就这样,太平轮在近年关的黄昏驶出港口,一路没点灯,没鸣笛;怕被军方拦截,轮船改变航程,抄小路。往来的船只全为赶年关,静悄悄地在海面上滑行,夜越深,船行得越快,直到见不着江边的灯火人家;船上的旅客为着快过年了,在船上喧嚷、打牌、吃喝,个个都沉浸在年节的喜悦中。
太平轮上的厨师张顺来事后说,他看到船上大副、二副们,那天晚上喝酒赌钱,而海象极佳,无风、无雨,也无雾。
人们稍微从年关气氛中回过神来是在晚上11点45分,在轮船航行至舟山群岛海域白节山附近时,与满载煤炭、木材的建元轮相遇。这两艘船都是晚上夜行,熄灯急驶,太平轮大副当天已喝醉,交由三副掌舵,三副忘记调舵,等发现建元轮迎面而来,提醒挂灯鸣笛已经来不及。两艘船于是呈丁字形碰撞,建元轮立即下沉,太平轮三副也没及时放下救生艇。建元轮很快沉没,船上72人溺毙,有3人获救上了太平轮。起初大家还以为太平轮相撞后无事,但是45分钟之后,太平轮也开始沉没。许多尚在睡梦中的旅客,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命丧海底。太平轮上近千人遇难,有38人被路过的澳大利亚军舰救起。


标签: 太平  1949  1949年  沉没  真相  一场  人祸  败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