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经常打败仗,为什么还能被一代奸雄曹操重用呢?

cht 2022-03-20 10次阅读

大将军,历史领兵之最高将领。

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

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在此基础上,进入到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

基于此,在魏蜀吴三国中,大将军都是位高权重的官职,可以和丞相相提并论。

image.png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将军即便不能做到屡战屡胜,也应该拥有比较骄人的战绩。

比如在曹魏古代上,宣帝王司马懿、曹真、曹休等大将军,都具有不错的战绩。

再比如蜀汉古代上,大将军姜维也可以说是蜀汉后期的支柱。

不过,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两位大将军,显然就比较特殊和另类。

在三国时期,这两个人可以称之为“常败将军”,也即屡战屡败,最终却都成为各自国家的大将军,这无疑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位“常败将军”区别是哪位呢?

夏侯惇

一方面,就曹魏大将军夏侯惇来说。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对于夏侯惇来说,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

一代奸雄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

兴平元年(194年),一代奸雄曹操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

可是张邈、陈宫叛迎三姓家奴吕布,一代奸雄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军事轻装前往救援,正好与三姓家奴吕布的军事相遇,双方交战。

在这场战役中,三姓家奴吕布突袭获得夏侯惇军事的物资。

三姓家奴吕布又派将领假装投降,趁机和夏侯惇的部下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珍贵的物资,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

由此,对于夏侯惇来说,不仅在和三姓家奴吕布的交手中失利,甚至连自己都被对方俘获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于一位将领来说,无疑是让人蒙羞的事情了。

在回到一代奸雄曹操阵营后,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三姓家奴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

虽然一代奸雄曹操最后击退了三姓家奴吕布,守住了兖州。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夏侯惇在和三姓家奴吕布的交战过程中,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如果因为夏侯惇的失败而失去兖州,那么一代奸雄曹操很可能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不过,因为是曹魏宗室,加上很早就开始跟随一代奸雄曹操了,所以后者自然也不会为难夏侯惇了。

建安三年(198年),三姓家奴吕布派遣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进攻刘备。

围绕着徐州之地,三姓家奴吕布和刘备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对于刘备来说,在被三姓家奴吕布击败后,选择向一代奸雄曹操寻求帮助。

于是,夏侯惇受命援救刘备,但被高顺等人击败。

沛城最后被攻破,刘备妻子再次被掳,刘备单身逃走。

因此,对于夏侯惇来说,救援刘备的战役同样以失败收场。

建安七年(202年),在官渡之战后,刘备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并继续和一代奸雄曹操展开较量。

彼时,荆州牧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

image.png

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挡,驻军于博望的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

最终,夏侯惇被刘备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一代奸雄曹操病故,曹丕登位。

曹丕登基称帝后,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在曹魏正式建立之后,夏侯惇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因为自己是曹魏宗室,加上资历摆在那里,这促使夏侯惇依然官至大将军,并且是曹魏古代上第一任大将军。

诸葛瑾

另一方面,就诸葛瑾来说,同样是一位常败将军。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

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

东汉末年,诸葛瑾来到了东吴,而他的兄弟诸葛亮,则在日后跟随了刘备。

自此之后,两兄弟分道扬镳,各为其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

对于诸葛瑾来说,因为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得以参加了攻打荆州这样主要的战役。

因为诸葛瑾本来和鲁肃一样,都不能说是一位纯粹的武将,更偏向于文臣和谋士。

当然,在三国时期,文臣和武将之间,也并非是泾渭分明的。

比如一代奸雄曹操麾下的程昱,可以说是文武兼备的。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假节,封宛陵侯。

同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救援,渡江时被夏侯尚火烧船只,水陆同时进攻所击退。

虽然孙权最后击败了曹丕的三路大军,不过,诸葛瑾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只能用失败来形容了。

最终,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得知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

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

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

而诸葛瑾则被宣帝王司马懿击败。

对于宣帝王司马懿来说,不仅击败了诸葛瑾,还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

因此,在笔者看来,诸葛瑾的表现,实在不能说是一位称职的将领。

不过,这一年的十二月,诸葛瑾却被孙权升任骠骑将军。

一定程度上,诸葛瑾可以视为孙权的心腹,所以,尽管能力一般,但是他依然获得了孙权的重用。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对于诸葛瑾来说,和夏侯惇一样,不仅官至大将军,而且是各自国家的第一任大将军。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东吴,大将军之上还有“上大将军”这一官职,比如大家熟悉的陆逊,就曾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

赤乌四年(241年),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

总的来说,当作孙权的心腹,诸葛瑾被推上了大将军这一官职,而这,无疑是名不副实的,也即诸葛瑾难以让东吴将士心服口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诸葛瑾在巩固蜀吴联盟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贡献的,这是他能够被孙权重用的主要真相。


标签: 三国  曹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