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未解之谜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8-11 8次阅读

通古斯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8千万棵树焚毁倒下。是30多年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的1000倍。通古斯爆炸至今仍是个谜,无法解释,如此大的爆炸威力反物质肯定成了最大嫌疑犯。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26.png

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未解之谜

反物质要成为一种实用的能源,前提是我们能在某处找到大量的反物质,就像找到一块油田一样。而反物质仍然大量存在的唯一线索就是1908年的通古斯爆炸——前提是如果相信它来自于一大块反物质撞击大气层的话。因此,我们来看看到底这次事件和反物质有什么关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年都会穿过彗星拖尾区域,此时碎石会撞击大气层,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比如每年11月12日左右的狮子座流星雨以及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有时,一些大的碎石会到达地面形成陨石。彗星中的大部分碎片会慢慢消散或者碰撞燃烧掉,但最大的那些碎片会持续运行更长的时间。

地球大约每1亿年就会遭遇一次大灾难。现在人们相信,恐龙之所以在6500万年前灭绝,源于当时一块曼哈顿城区大小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这颗小行星以约40公里每秒的速度接近地球,然后撞进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咆哮着撞上地面,地点大约在今天的尤卡坦半岛北部,因此,地球在历史上一直有陨石撞击,证据遍布全球,那为什么通古斯爆炸会被特别的关注,认为它是反物质轰击地球的结果呢?

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通古斯爆炸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没有留下陨石坑,没有留下外太空的陨石材料;无论这个入侵者是什么,都完全消失在了空气中。这就是为何通古斯爆炸疑点重重,所有的现象都隐约显示是反物质撞上了地球在大气层中发生了湮灭。太阳系中的反物质彗星最多能占到太阳系总量的十亿分之一,所以通古斯爆炸来源于反陨石轰击的概率非常小。但是小概率并不能证明绝对不会发生。

通古斯爆炸是由于反物质撞击这种可能性,并没能像《走进科学》栏目的节目分析那样顺利得到解密。科学家们认真评估了支持和反对两方面的证据,还使用了很多反物质实验获取到的大量实验数据,比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数据。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47.png

这些实验表明,当反质子和物质发生湮灭时会放出大量的γ射线和介子。除了这些主要结论之外,还发现了另外的一些重要的次级效应,即这些γ射线和介子轰击周围的材料时又会放出大量中子。因此,如果反物质在大气层中湮灭,周围的森林会受到强中子束流的轰击,这会导致树木中生成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碳-14。通过研究树的年轮就可以知道每年有多少碳-14生成。科学家研究发现,通古斯地区的树木年轮在1908年并未出现异常,这就与反物质撞击假说相悖。

现在的主流结论认为,这次碰撞是源于一块彗星碎片。在彗星尾部有一个灰尘拖尾,反向指向太阳,当它早晨撞进大气层时,这个拖尾会指向西北方向,这就解释了爆炸发生后一周内在俄罗斯和西欧的夜空中出现的异常冷光,以及为什么会在美国以东消失。致盲附近的农夫并熔化银器的辐射闪光也同样来自于彗星爆炸。初步估计,这次爆炸释放出来的能量与一次核爆相当,但空气中强大的化学爆炸会产生强烈的振动波,这些振动波到达物体后会像微波炉一样加热物体,产生通古斯地区出现的那些效应。彗星中的化学物质一旦释放,会与空气反应并继续产生能量。最终产生巨量的热和强烈的闪光,导致了农夫所经历的那些灾难时刻。破坏主要来自于冲击波,吹倒树木、引起大火、杀死动物。这次彗星爆炸应该是在大气层中就耗尽了所有能量,因此没有在地表留下残骸。产生的光、灰尘、地震都符合彗星假说:一颗彗星撞上了大气层,并在远离地表的上空熔化爆炸了。

在地球历史上,这种事件应该是屡见不鲜的,只是由于没有目击者,所以未能留下证据。我们今天能了解的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家伙,它们在大气层中下落爆炸,并最终到达地球表面留下了陨石作为永久证据。通古斯爆炸威力看似惊人,但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却相对渺小。外太空中有很多彗星,偶尔我们就会撞上一颗。这种事情过去发生过,以后也还会发生。通古斯事件本身非常具有戏剧性,但是这幕大戏并不来源于反物质,反物质陨石并没有在100年前的那个盛夏撞上地球,实际上也永远不会。


标签: 1908年  古斯  爆炸  未解  之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