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为什么被誉为地球之耳?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8-10 7次阅读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

罗布泊为什么被誉为地球之耳?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真相究竟是什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4-1996年,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所以经过大量的核试验之后,罗布泊地区更是变得没有人敢靠近。

事实上,罗布泊在《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盐泽、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

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汉朝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 的古代楼兰王国。

它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

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此后,它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

而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

以前的罗布泊河流清澈、绿林环绕,而今却成为荒漠的生命禁区。而它的神秘不仅仅表现在它位置的飘忽不定以及它那大耳朵”似的形状,也在于很多探险者神秘的失踪与死亡。

罗布泊还未干涸前,经过中外科学家和探险者的长期观察研究与测量,发现罗布泊竟然是回跑”的,它总是在北纬39°-40°或者40°-41°之间来回试探。并且通过卫星照片发现,罗布泊本身的形状与人的耳朵很像,而且不仅有耳轮还有耳廓。

只能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让人为之惊叹。

罗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楼兰古国,一度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探险者。几千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

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 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

而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里的天气极度恶劣,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罗布泊的夏季地表温度非常高,动不动就会超过60摄氏度。

但是在冬季的时候,温度又能直接降到零下30摄氏度,冷热都是无比极端。

并且在这片沙漠之中,大风和沙尘暴都会频繁发生。

事实上,罗布泊一年四级以上大风有120多次,狂风经常卷起漫天的沙尘,让工作人员在一瞬间变得黄沙满身,吃饭的时候,吃到满嘴沙子也是常事,甚至还经常面临被卷进沙子里的危险。

说起罗布泊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彭加木

1980年时,我国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出发探秘罗布泊,在进入罗布泊之前,彭加木一行人已经提前和当地的军队打好了招呼,做好了相关的预防工作,所以一旦他们遇到不测,军队会在第一时间找到并帮助他们。

但是当彭加木一行人走到沙漠深处的时候,没过多久,那里便就传出了彭加木离奇失踪的消息。

对于彭加木的失踪,有的阴谋论者认为,彭加木因阻止队友寻求救援而被队友杀害。这种猜测纯属无稽之谈,且不说当时被派往考察的人党性之坚定,他们几人都是认识很久的战友,怎么可能会因为这点争执而下狠手。

而穿越论者则认为彭加木是通过双鱼玉佩穿越到了西汉王朝的王莽身上、或者被外星人掳走了。

这种说法就现在来看,多少有些立不住脚,毕竟双鱼玉佩是在1985年在内蒙古偶然发现的古墓中发现的。

除此之外,竟还有人认为,彭加木叛逃到苏联了,被苏联直升机接走。

这种猜测未免是有些看不起我们的边境布防了。

除了彭加木离奇失踪之外,1996年的6月,还有一位名叫余纯顺的探险家,在独自进入罗布泊中徒步探险时,离奇死亡。

当时飞机发现他的时候,距离他死亡已经过去了五天,但是经过法医鉴定,余纯顺一非自杀,二非他杀,死因至今不明,十分蹊跷。

还有很多慕名前去罗布泊,准备在那里寻找楼兰宝藏的探险者,也都十分离奇地失去了生命,在罗布泊里见到死人的事故,也是家常便饭。

最后,罗布泊的干涸,或许就是大自然母亲,给予我们的一种警告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罗布泊  为什么  被誉为  地球  之耳  称作  死亡  之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