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黑洞:时间最短质量最小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8-07 8次阅读

  在宇宙大爆炸时几秒钟内就会迅速形成一个太初黑洞,太初黑洞是宇宙中存在时间最短的黑洞,同时也是质量最小的黑洞,甚至只有一个质子大小,比原子核还要小,甚至用肉眼无法辨别,由于太初黑洞是宇宙早期时的产物,因此也被称为原生黑洞。

太初黑洞:时间最短质量最小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而太初黑洞并不是由恒星坍塌而形成,与其他黑洞不同,太初黑洞是在宇宙刚刚创生时在高压条件下物质紧密结合的产物,而且这种黑洞质量比其它黑洞更加小,有时甚至小到连肉眼都无法辨别。太初黑洞的的尺度甚至比原子核还要小。

  据说,太初黑洞只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几微秒内存在,因为宇宙还来不及膨胀,而整个宇宙又充满了光,超高温超高压的情况下,是可能造出小黑洞的,不过极小,最多吸收几十个光子就蒸发了。对于那些较小质量的原生黑洞,科学家认为有可能与 暗物质有关,以此来解释暗物质的一些问题。

  虽然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的主宰,在一定程度上说,其是统治着整个宇宙,我们所能看见的宇宙中的物质仅仅是沧海一粟。但是,探测暗物质并不是通过正常的观测手段,由于暗物质不与电磁力发生相互作用,所以用传统的电磁波天文观测无法发现其存在,只能间接地通过引力效应来推断其存在。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新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暗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其统治着宇宙,却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太初黑洞在宇宙学中被认为存在于大爆炸发生后密度较高的时期,也就是处于宇宙加速膨胀的早期阶段。我们目前知道,今天的宇宙诞生于137亿年之前的一次大爆炸。

  由于太初黑洞比目前宇宙恐怖的黑洞要小很多,其体积甚至比原子核还要小,因此不会将整个恒星吞噬掉,自然也不会把光也掩没了。与此相反,由于太初黑洞体积太小,与恒星发生碰撞等接触时,会导致恒星表面上出现明显的振动现象。通过观察恒星表面出现异常运动,我们就可以弄清楚在恒星内部正在发生着什么情况。同理,如果一个太初黑洞穿过一颗恒星中央核结构,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其表面的振动来了解恒星内部的相互作用。现在,对于本次研究的科学家而言,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研究人员模拟一个太初黑洞具有多大体积,才可以使得其与恒星发生接触时造成恒星表面出现明显振动波纹。结果发现,当质量达到一个典型的小行星水平时,才可符合这个要求。

1/31


标签: 太初  黑洞  时间  最短  质量  最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