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是纳粹:反犹立场或出自其哲学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08-05 11次阅读

几十年来,20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不是,或者说多大程度上站在德国纳粹反犹主义那一边,在知识界一直存有争议。海德格尔的崇拜者和批评者围绕着海德格尔的那些论著、概念、个人生活等等,进行了几十年的战斗。但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举出确证来结束这场无休止的争斗。

  这一局面可能即将改变。本月,被称为“黑色笔记本”的海德格尔私人笔记本即将首次公开出版,这批黑封皮的笔记本包括了海德格尔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期间所写的日记。这些笔记本的整理者和编辑彼得·特拉夫尼(Peter Trawny)表示,海德格尔曾从个人层面表达过反犹态度,但从这些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反犹主义跟他的哲学有联系,这批笔记本能够如实反映海德格尔在纳粹德国期间的反犹主义立场和信念。

  黑色笔记本共1200页

  马丁·海德格尔于1976年去世,按照他的遗嘱,所有他从未出版过的作品都可以出版,当然也包括这批黑色笔记本。但这一计划一直被搁置下来。直到现在,黑色笔记本才首先被允许出版,总共1200页。“黑色笔记本”的记录时间从1931年持续到1975年,按照主持海德格尔全集出版的VittorioK lostermann出版社的计划,最初三卷将于本月出版,包括纳粹时代的1933至1941年(1931-1932年有部分佚失)。这批黑色笔记本以前从未被允许与外界接触,几十年来只有少数笔记被摘选并泄露给外界。

  对这些即将面世的新材料,“有些非常令人震惊,有些我们从未见过。” 彼得·特拉夫尼现任德国乌帕塔尔大学马丁·海德格尔研究协会主任,他被海德格尔家族选定为“黑色笔记本”的整理者和编辑,按照计划,这批笔记本将分三卷出版。彼得·特拉夫尼的海德格尔著作在国内也有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他的《海德格尔导论》。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是纳粹:反犹立场或出自其哲学

  “1930年代后期至1940年代初,海德格尔非常愤怒。”彼得·特拉夫尼说,海德格尔意识到,作为国家革命和德国统治欧洲的纳粹意识形态和他自己的哲学使命即将走向失败。“他的愤怒也涉及犹太人,笔记本里有些文章极端敌对犹太人。我们知道,他曾从个人层面表达过反犹态度,但从这些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反犹主义跟他的哲学有联系。”

  彼得·特拉夫尼说,海德格尔提到了要控制全世界的犹太人,他认为流浪的犹太人在国际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者间的合谋,本质上是遵循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逻辑。“锡安长老议定书”被认为是20世纪初由反犹主义者伪造的,该议定书被认为是犹太人准备统治世界的阴谋。“海德格尔没有说他读到过议定书,但纳粹对议定书的宣传充斥着某种反犹主义。”

  海德格尔支持者向其家族施压

  黑色笔记本即将整理出版的消息于去年底就已经在欧洲知识界传开,并引起巨大争议。率先披露部分笔记本内容的彼得·特拉夫尼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来自法国哲学界,那里是海德格尔哲学最被追捧的地方。

  去年12月8日《游戏规则》(Larègledujeu)杂志社在巴黎圣日耳曼德佩电影院举办的一场海德格尔研讨会上朗读了笔记中的部分段落,这些段落表明海德格尔支持纳粹的反犹主义,活动的组织者试图以此说明出版笔记将会严重威胁海德格尔的思想地位,并号召相关人士向出版社、海德格尔家族和编辑施压。

  彼得·特拉夫尼表示,法国同行的反应很大,他们的反对意见从去年底起出现在法国的媒体和博客上,有一位海德格尔支持者甚至游说海德格尔家族,希望他们能把彼得·特拉夫尼炒掉。法国的海德格尔拥护者,比如海德格尔作品的法文翻译弗朗索瓦·费迪耶认为,彼得·特拉夫尼把海德格尔关于犹太人的思想跟纳粹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是极端错误的。弗迪耶还对法国《新观察家》表示,海德格尔的很多评论确实令人厌恶,但是,以海德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作为背景来理解,这些笔记跟反犹主义无关。

  彼得·特拉夫尼的另外一位批评者,小说家斯蒂芬·扎丹斯基(Stephan Zagdanski)在博客上写了很长的文章来解释,他认为彼得·特拉夫尼是“神经病”,“难道我们真的要接受彼得·特拉夫尼的结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被反犹主义给玷污了?”

  许多法国思想家,比如萨特、福柯和德里达,他们都从海德格尔那里受益良多,也曾为海德格尔的这段历史辩护。在海德格尔的崇拜者圈子里,他的信徒认为哲学家的私人生活能够,也必须和他们的理论区隔开来。维也纳大学的哲学教授Matthias Flatscher认为,“法国的哲学家在海德格尔问题上遇到大麻烦了。”法国学界的过激反应恰恰证明,“相比德国哲学界,海德格尔在法国学术思想界更处于中心位置,比如解构主义和话语分析理论就都深受海德格尔影响。”

  但海德格尔的批评者早就指出,海德格尔于1933年初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校长,几个月后,阿道夫·希特勒掌权,在那后不久,海德格尔加入纳粹党。尽管他早在1934年就被赶下校长一职,但他的纳粹身份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1949年,海德格尔还谈到毒气室和死亡集中营里的尸体是捏造的。二战结束后,海德格尔被停掉了教职,直到1951年才恢复。

  圣盖伦大学的格罗索教授认为,目前的争论是非常荒谬的,因为谁都还没见过这些笔记,他很期待能读到这些东西,“谨慎、批判地重读海德格尔是必要的。”

  海德格尔曾加入纳粹

  上个月由漓江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海德格尔、艺术与政治》,作者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菲利普·拉古-拉巴特,这本书是拉巴特1987年提交博士论文的修订版。当日参加论文答辩的是哲学家德里达、利奥塔、乔治·斯坦纳等人。在该书的“告读者”中,拉巴特就讨论了海德格尔与纳粹问题,他说,在得知海德格尔曾加入纳粹之后,“必须承认,像许多人一样,我再也未能从这件事的打击下恢复过来。更可以说,无论我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曾有着怎样的崇敬,我也永远不能在政治上,或在比政治更大的范围内,容忍他的加入。”

  拉巴特不像其他法国学者那样为海德格尔辩护,在《海德格尔、艺术与政治》一书中,拉巴特认为,“这种‘加入’将永难翻案。”而且这种加入,“不是一个意外,也不是一个疏忽。”“因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有动机的。”拉巴特的结论很坚决,错误就是错误,接受纳粹主义,“哪怕只有十个月……那就应该说这是一个错误。”拉巴特也不赞成人们减轻海德格尔的政治责任,“虽然时至今日仍有太多的人这样做。我只是希望公正,公平和正确意义上的公正。”

  赵尚志与杨靖宇齐名,1942年2月他身负重伤被捕后牺牲。日军残忍地锯掉他的头颅,将尸身抛进了松花江。不久,赵尚志的遗首不知去向,成了60余载的失踪之谜。

  将军头颅险些被焚烧灭迹

  日军残忍锯下赵尚志的头颅后,在伪满洲国内部四处巡展。日本关东军还准备将其密封保存,伺机送往日本,以炫耀战果。而由于赵尚志的头颅在没进行药物浸泡之前就发生变化,保存已不可能,日军决定将其焚烧灭迹。

  这时,一位僧人及时赶到。他是长春护国般若寺创建人倓虚法师,当年在伪满新京(即长春)德高望重。日军侵华期间,护国寺曾被伪满洲国定为“国寺”。大战前,日军来此寺祈祷;战后,日军在护国寺为阵亡者超度亡灵。倓虚找到日军司令部,建议将赵尚志的头颅埋在护国寺。据推测,日本人以为将赵尚志头颅放庙里,能将赵尚志的魂灵镇住,就应允了倓虚的请求。

  日本战犯交待将军头颅下落

  赵尚志头颅的下落,是由参与谋杀赵尚志的日本战犯东城政雄与田井久二郎交待的。日本战败后,东城政雄被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1954年6月,他交待了杀害赵尚志的细节,但当时的记录人员没当回事。田井久二郎被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后,也曾交待杀害赵尚志的历史事实。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是纳粹:反犹立场或出自其哲学是真的还是假的?

赵尚志

  1987年,日本女学者川崎枝子听说赵尚志的头颅找不到了,便回国查资料。当时,田井久二郎已死,东城政雄还活着。东城对川崎说,赵尚志的头颅埋在长春护国寺。时隔33年后,东城第二次言及此事,才引起关注。

  62年后将军头颅重见天日

  2004年6月1日,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因参与拍摄反映东北抗联的电视纪录片,走进了长春护国寺。僧人告诉姜宝才,5月31日寺院修缮围墙时,挖出一个无名头骨(周围无其他身骨),转埋到市远郊净月潭公园的山坡上了。姜宝才有一种强烈预感:这可能就是赵尚志将军失踪62年的头颅!

  这年6月2日,姜宝才和赵尚志的外甥李龙、李明等人来到净月潭公园,找到了头颅。12月,公安部专家认定此颅骨与赵尚志体貌特征的有关文献记载相符,与其亲属和战友的回忆一致,因而出具确属赵尚志将军颅骨的证明。至此,一个历史谜团终被解开。


标签: 哲学家  海德格尔  曾是  纳粹  反犹  立场  出自  哲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