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通过!复星诊断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产品NCCL室间质评最新结果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7-31 12次阅读

近日,复星诊断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产品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Ⅱ/胃蛋白酶原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均以满分的成绩通过,彰显出复星诊断系列产品高度稳定、安全可靠的优势特点。

备注: 共计19项独立成组且满分通过,以三项图片示例

AFP/CEA/CA125/CA153/CA199/CY211/CA50/CA724/CA242/SCC/tPSA/fPSA/Ferr/HE4/NSE/β-HCG/ PGI/PGII/PGR

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细胞内或细胞膜表面存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合成分泌、排出到体液中的物质,可以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情况。肿瘤生长越旺盛,相应标记物的量越多,反之,肿瘤生长被抑制,其产生量也减少。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肿瘤的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和预后评价等临床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几乎是迄今为止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的唯一途径,可先于X线、超声、CT、MRI或PET-CT等物理检查发现肿瘤。为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以胃癌早筛为起点,复星诊断先后成功研发与上市19项肿瘤标志物

胃功能血清学检测,助力胃癌早筛早治

·我国胃癌进展现状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2020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死亡病例37.4万例,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4.0%和48.6%。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死亡率的第3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胃癌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胃癌防治是我国恶性肿瘤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出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由于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的预警症状,且目前缺乏适宜体检的有效筛查手段等限制,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不容乐观,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早期胃癌发现率低,导致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成为急需解决的国家疾病防控问题。

·胃功能血清学检测临床意义及应用

相比胃镜检测,胃功能血清学检测更加便捷、易于病人接受且其指标极具敏感性和特异性。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胃癌诊疗规范》,明确提出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当作胃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

胃功能检测是胃癌筛查安全、经济的一项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I Pepsinogen l,PGI 、胃蛋白Il Pepsinogen llPGII 、胃泌素 17 Gastrin 17, G-17 三项指标,并结合临床症状,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病。2023年最新《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明确指出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联合检测对胃部疾病诊断价值高,可用于胃癌风险提示。

·复星诊断胃功能系列检测产品优势

产品优势:

1、全“胃”检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多指标联合应用,全方位监测胃部状态。

2、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灵敏度高、线性更宽,重复性CV<3%。

3、适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

4、全场景覆盖:满足大中小医院的不同检测需求。

5、结果准确:郑大一附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装机与使用,结果得到一致认可。

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总指导下,复星诊断持续全面丰富肿标套餐,目前在研多种肿瘤标志物:如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幽门螺旋杆菌分型HP分型/β2微球蛋白β2-MG等。未来复星诊断肿标将以“全面套餐 胃功特色”为方向,有效减少癌症带来的危害,为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标签: 满分  复星  NC  产品  检测  系列  标志物  肿瘤  诊断  通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