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以西的秘境,藏有极致高原风光,消失的王朝至今遗留未解谜团是怎么回事?

cht 2023-07-31 12次阅读

游客都将阿里当作西藏的终极目的地,因为这个西藏以西的地方,看似荒芜却包罗万象,孕育出了震撼人心的纯粹之美。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相聚于此,狮泉河与象泉河在此奔腾不息,圣洁的班公错与玛旁雍错碧波如镜......阿里也因此有着“西藏的西藏”、“万山之祖”、“百川之源”等多种称号。

但旅行者们大都被阿里极致的风光所吸引,常常忽略了它也是藏文明的发祥地。藏文史籍有“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茹、下部多康六岗”的说法,大概意思是拉萨和日喀则地区是藏区核心,寺院林立,高僧辈出;安多和康巴地区是藏区边缘,险峻而壮丽;阿里三围乃群山之巅,众水之源。从文化角度看,它堪称西藏文明之根。

发源于阿里地区,存在于公元前4世纪至7世纪的象雄王朝,更是以其深邃的文化思想影响了亚洲广大地区,最为世人熟知的当属传承下来的苯教风俗,在藏地则随处可见。比如转山转湖,在山边堆拉则,山顶撒隆达,挂经幡,以及煨桑、抛朵玛、供酥油花等,历千年而不衰,形成藏地独有的特色文化。

而古老的象雄语虽慢慢被藏语所同化,但今天阿里境内许多地名还有象雄语遗迹,包括“阿里”这个地名就来源于古象雄时代,意为“属地”、“领土”。所以有人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阿里古象雄文明。

汉文典籍对象雄王朝的描述是:“东西千里,胜兵八九万......物产与吐蕃同。”后在唐贞观年间被吐蕃灭亡。由于相隔太远,中原人对象雄王朝的并不多,加上年代久远,历史与传说混杂,人们对其真实情况始终搞不清楚,已成为青藏高原文明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现在象雄王朝遗址坐落在阿里扎达县穹窿村的一座小型土林上面。藏文把象雄都城叫做“穹隆威卡尔”,即大鹏鸟居住的银色城堡。如果在扎达买了门票,就会看到通票上印有“穹窿银城”四个字,它就是象雄古国的“心脏”。

远远望去,两边山崖是银色的土林,中间深色的土林整个伸出山体,如展翅的大鹏一般。比起另一处相隔不远的热门古格王朝遗址,更古老,峭壁建筑群也更震撼。山体布满洞穴,有些还存有古老的经书和岩画,这些洞穴历史上曾经有大量人口居住。站在残垣断壁上,畅想这座古城曾经是何等繁华和骄傲。

实际上关于象雄王朝的地理位置和统治范围,甚至到底是一个真正的王国还是部落联盟,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只是根据史书记载,象雄分里、中、外三部分组成,大致推断为以冈底斯山为中心,辐射今天的青康广阔地区,新疆部分地区和印度、尼泊尔部分地区以及克什米尔、伊朗、阿拉伯等地。

象雄王朝另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阿里的岩画,阿里也是西藏岩画发现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早在上世纪初,就有西方探险家注意到阿里岩画与印度河上游岩画相似,而且从阿里日土县的班公湖向西北沿印度河上游,直至巴基斯坦北部,为西藏西部岩画的重要分布区。这也对探寻象雄王朝的地理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中日土县的岩画最为密集,境内班公湖北岸乌江境内的那布龙岩画和塔康巴岩画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著名,当地人统称为乌江岩画。那布龙岩画,位于班公湖北岸的一条山谷中,南距乌江村约60公里;塔康巴岩画则距那布龙岩画东南面约1.5公里。

在这些岩画中,人物形象偏多,另外还有牦牛、羊、鹿等动物形象。特别是结队而行的侧身人物画像,惟妙惟肖,牧民们叫它“一条腿的人”,看起来像是远行的队伍,有人拄着拐杖而行。只是他们来自哪里,身份是藏北牧人还是域外商人,已不得而知。也许随着西藏岩画的不断发现,古象雄王朝的谜团才会解开。


标签: 西藏  以西  秘境  藏有  极致  高原  风光  消失  王朝  至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