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遭遇罕见暴雨袭击 日降水量为41年来最大真相还有哪些?

cht 2023-07-30 14次阅读

十堰遭遇罕见暴雨袭击 日降水量为41年来最大真相还有哪些?

警察在十堰城区积水中值守 热心读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付培成 吴涛 宋建彬

极目新闻记者从十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28日凌晨开始,受台风“杜苏芮”外围气流影响,十堰市遭遇一波强降雨天气袭击。十堰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达117毫米,是1982年以来该站最大日降水量,排历史第五位。

十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十堰市平均降水量502.7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12.1%。5月1日入汛以来,十堰市平均降水量382.1毫米,较同期偏多2成。

启动气象灾害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根据《十堰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十堰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自7月28日10时30分启动十堰市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十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7月20日以来,该市多局地性强降水天气,其中,20日夜间以及24~28日出现不同程度雷阵雨,降雨呈面弱点强的特征。过去一周,全市375个气象监测站中,100毫米以上31站,50~100毫米108站,降水中心出现在丹江口南部、武当山、十堰城区、竹溪北部。

27日夜间至28日上午,受台风外围气流影响,丹江口、武当山、十堰城区、郧阳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截至28日11时,全市最大降水量十堰城区东风站125毫米,最大小时雨强55毫米。十堰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达117毫米,是1982年以来该站最大日降水量,排历史第五位。

预计8月2-4日还将受新一轮台风外围气流影响,有降雨过程发生。本次台风强度大、水汽量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有可能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强降雨致城区多个路段内涝

28日上午的强降雨,导致十堰市城区柳林沟、朝阳路等多个路段发生内涝。

极目新闻记者当日上午10时在茅箭区朝阳路双鸥铁路看到,桥下出现了2.2米深积水,交警已经采取封路措施,设置警示标志并派人值守。

在张湾区车城路配套处,该地铁路桥下出现0.9米深积水。朝阳路销售处一号门附近出现1.2米深积水。白浪路与海口路交叉口铁路桥下出现0.5米深积水,导致部分交通中断。

此前,十堰市政府明确要求,要深刻吸取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事故教训,加强对城区25处易涝点的排查整治。紧盯深基坑、桥涵隧道等部位,强化安全管控和交通疏导,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值守,及时采取抢排和交通管制,严防人员、车辆受困。紧盯下穿式立交桥、涵洞、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低洼易涝点和地下空间,对自排不畅、抽排能力不足的,提前备好沙袋和抽排设备,严防内涝倒灌。

警民齐心协力抗洪救灾

本次十堰城区强降雨,来得猛,雨量大,极目新闻记者观察到,在城区路面低洼路段积水较深,个别小区突发洪水和小范围滑坡,大量汽车和电动车等交通工具泡在洪水中不能动弹,部分房屋、道路、堤防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十堰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警动员,深入汛情现场,全力以赴开展险情排查、抢险救援、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

在受灾点,身穿警服、手持铁锹的民警冲锋在前,积极参与到房屋河堤隐患排查、抢通排洪渠道、清理滑坡落石等工作中,对居住在积水区域的被困群众进行劝导转移,全力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警调集警力在各个重要交通路口、铁路桥、立交桥下值守,积极排除路面积水,并采用亮警灯、摆放反光锥形筒等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在各险情点、隐患点,随处可见民辅警冲锋在前、平安义警、党员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身影……28日上午8时35分许,交警五大队民警巡逻至浙江路法院路段时,一辆车因追尾事故抛锚,暴雨天气视线不良,为确保安全,五大队民辅警及时帮助驾驶员把车推至路边。在经济开发区,白浪路派出所的女警挽起裤腿,拿起铁锹,投入保卫河堤的战斗中。

直至28日中午12时,十堰市公安局共出动警力2860余人次,深入320余个村社区,共排查隐患点520处,疏通排洪渠道650余处,协助修建防汛工事40余处,处置险情30余起, 救助服务群众830余人次。

市政府要求,加强旅游景区安全管控。切实抓好景区道路安全巡查和风险预警。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及时果断组织临时关停、清场闭园,安全有序疏散游客;特别要加强对“野景区”“网红打卡地”的安全管控,恶劣天气严禁游客活动。


标签: 十堰  遭遇  罕见  暴雨  袭击  降水量  年来  最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