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军做客长江讲坛,探索发光世界的秘密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7-30 7次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孟婧 谢宁

7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冠军做客长江讲坛,开讲《遭遇发光世界:从银幕到头显》,从哲人笔下的“洞穴”,到银幕上的“矩阵”,再到当下头戴显示器里的“元宇宙”,吴冠军和读者们一同探索发光世界的秘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讲座伊始,吴冠军以“沉浸式体验”为切入点,为读者们介绍了真正的沉浸式观影的体验感,现有的影院结构没有与外界对接的窗口,唯一的光源就是眼前的银幕,从而能让进入影院的观影者暂时告别外界,只和银幕这唯一发光的事物发生关联,这是过去的观影方式;接着,吴冠军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穴人”为例,继续讲述,因为四周黑暗,唯有洞口的一线光明,因此洞穴中的人为了寻找光明点只能向前看,无法转头,因此“洞穴人”的信息来源只有下一个方向。

如今,手机、电视等自发光的屏幕在现实生活中已无处不在,反射性的银幕早已在观影经验中被边缘化。同样一个影片,完全可以在这些自发光的屏幕上观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随时开始,甚至可以边看片边玩手机或处理其他事情。这一潜移默化的变化,打破了观影者获取光源唯一性的规律,因此也更加考验一部好的电影打磨。吴冠军表示,这也正是观影者和观剧者绝非相同概念的最有力的证明。

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是快餐文化、爆米花式观影涌入生活,眼前的银幕不再是唯一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即使是在电影发展黄金时期的1996年,苏珊·桑塔格就提出了“我们生活中屏幕越来越多,这会使得电影避无可避地逐渐走向衰落”的观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头显技术的到来,让读者更加沉浸式、全方位体验,多样式地调动观感。头显直接戴在头上,瞬间让体验者进入了一种虚拟的世界,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相结合,在大脑中形成有机、统一的组合,最后得出一致的观感。

接着,吴冠军引用了康德的“先验统觉”以及霍金的“基于现实的实际主义”,为读者们解释了虚拟现实技术归根结底只是引入一个“转变”。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的转变,从一个发光世界得以进入另一个发光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他认为,科学的意义在于能将某个时刻所思所想所看复刻出来,是可以将某种感知与观感得到论证的,虽然世间万物在不断发生变化,读者们通过不同的感观了解世界。在某一时刻,人类会落入到一个奇点,世界是否是真实的显得不再至关重要,“互动”成为了探索的重点,人类将继续怀揣谦虚的心情,逐步开始看到不一样的元宇宙,秉承着“玩,探索,创造”理念,继续探索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奥秘。

讲座结束后,吴冠军就读者提出的“虚拟技术未来将在哪些行业得到运用”问题,结合实际生活,为读者们进行精辟入理地分析,并鼓励读者们在思考中探索、创造,进一步探索奇妙的世界。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奇点政治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领军人才、曙光学者、浦江人才,兼任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海归学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中英文著作十余种,最新著作为《陷入奇点:人类世政治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第一版;2023第二版)、《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中信出版集团,2023)、《再见智人:技术——政治与后人类境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图片由王亮拍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标签: 吴冠军  冠军  做客  长江  讲坛  探索  发光  世界  秘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