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刑侦专家端木宏峪探案侦破实录:1949上海连环抢劫杀人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07-22 11次阅读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公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上海人熟知的刑警“803”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就是被誉为新中国一代名探的原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察处处长端木宏峪。他曾使许多罪犯望而生畏,使许多疑难案件起死回生。

顶级刑侦专家端木宏峪探案侦破实录:1949上海连环抢劫杀人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图为:江南第一名侦探端木宏峪

“803”是什么也许很多人外地的朋友并不知道。但是,在上海的大街小巷,“803”这个门牌号码所代表的含义,几乎家喻户晓——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因其门牌号为中山北一路803号而得名

本来早在1949年,“803”的前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处,伴着共和国成立的脚步迈出了上海刑警坚实的第一步。

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803”屡创奇功,使一个个扑朔迷离、山穷水尽的大案得以侦破,使一个个穷凶极恶、狡猾无比的不法分子落入法网。

而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人却不得不提,他就是 “803”第一代 “掌门人”——端木宏峪

顶级刑侦专家端木宏峪探案侦破实录:1949上海连环抢劫杀人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图为:至今在803大院的里还摆着端木宏峪的铜像

每一位初进“803”的人,都会来到第一代“803”代表人物端木宏峪的铜像前静默。 而每年清明节,不少市民特别是已破案件被害人的家属都会来到端木广场,向端木像鞠一个躬,道一声谢。

说起这铜像也颇有来历,这座铜像也是上海第一尊民警塑像。是当时一个化名为“人间女孩”女市民捐赠而制成的,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这位化名为“人家女孩”的市民究竟是哪位依然不得而知。

人们之所以对端木宏峪如此的尊敬,不为其他,正是因为 “803”的灵魂,就是从端木宏峪开始的。

端木宏峪,原名蔡承彦。192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贫困家庭。

蔡承彦在家排行老二,父母是旧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父亲是一名轿夫,母亲是一个小商贩。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父亲一天到晚的抬着轿子到处东奔西走。虽然只是一名轿夫,但是父亲在烈日暴雨下,在冷嘲热讽中和脸上憨厚的笑容是蔡承彦对父亲最深的印象。

蔡承彦九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了当地的一间私塾,因为成绩优异,成为少数免费生中的一个。

蔡承彦12岁的时候日本人打了进来,苏州沦陷。一家人在乱世战火中苟且苟活就在这年秋天,父亲因为中风倒下了,随后便去世了。

蔡承彦想学业的心愿就此中断了。

1942年初冬的一天,15岁的蔡承彦端木见几个穿黑色制服的军人坐在桌前招兵买马,他站在边上好奇地观看了一阵,听招兵的说免费吃饭和穿衣,还有军饷。

蔡承彦的心被说动,赶紧回到家里,对母亲说想去当兵,母亲想到家里七口人吃饭,生活颇为拮据,见儿子大了不妨出去闯荡一下,便点头应允。他兴奋地冲出家门向招兵点飞奔而去。

蔡承彦填表格时将自己的年龄虚长了3岁,招兵的见他身高马大,又能识字短句,便欣然收下。从此,他头戴钢盔,身穿黑色制服,脚蹬大头鞋,挎着长枪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巡逻放哨。

军队里有个叫焦雄冠的兄弟与他特别有缘,也是农民出身,无话不说,互相照顾,成了至交。焦雄冠系地下党,把蔡承彦介绍给了孙区长,孙区长也是地下党员,在他俩的熏陶和感召下,他朦胧地意识到了许多全新的道理,决定追随他们。

等到了军队一段时间后蔡承彦才明白打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要打怎么样的仗

1946年内战打响了,19岁的蔡承彦决定投奔解放区参加在苏北的革命,他的这个想法和另两个战友一拍即合。

于是大家商量用军需物资换取前往解放区的路费,但是没有料到他们刚刚行动就被发现,因此他们不得不匆忙逃离南京,徒步前往解放区。

一路上为了掩人耳目和免使家人受到牵连,他们分别取了化名,蔡承彦化名为“端木宏峪”。

此后蔡承彦就改名“端木宏峪”并公开使用了,至于为什么蔡承彦要使用“端木宏峪”这个名字,个中的缘由现今已无从知晓。

一路上端木和他的战友们小心谨慎、乔装装扮,躲过了国民党的层层盘查,并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地抵达了解放区。淮阴华东联络部的同志看过他们三人带来的地下党介绍信后,他们被安排前往雪枫军政大学参加集训。

1947年7月端木宏峪加入中国,在解放山东济南后,任济南市公安局刑警队组长。

1949年从济南市公安局奉调上海,接管国民党伪警局并担任刑警处二科盗案股副股,从此走上刑侦之路,时年23岁。

此时恰逢上海刚刚解放,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潜入地下,或明或暗地进行着各种破坏活动和犯罪行为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之后端木宏峪终于取得了匪徒头目的信任,获取了抢劫时间、地点和人数这些重要情报,并在另一位侦查员的配合下成功地将这些情报传递给了公安机关。

为了不引起匪徒们的怀疑,端木宏峪依旧留在法藏寺等待抓捕计划的实施。在匪徒实施抢劫的前一晚,端木宏峪利用看守大门的机会,成功地带领侦查员突入法藏寺,顺利地在匪徒们藏匿的房间中将他们一举擒获,为解放初期的上海清除了最大的盗匪之患。

在稳定了社会局面之后,端木宏峪和他的战友们将工作的中心转向了其他暴力型犯罪案件。

1949年11月24日,康平路1号洋房里却发生一起凶杀案,被害人叫李祖夔,56岁,上海知名商人,曾任上海县县长、禁烟局局长,后弃官从商,投资商务印书馆、永安公司等股份,是中国民主建国会重要成员。

死者躺在卧室床上,嘴里塞满纱布。经过现场勘查,死者嘴里那团纱布里含有大量麻醉药“可罗方”,家里金块和银元被洗劫一空,说明凶手是精心策划,有备而来。从李太太处获悉其丈夫为人老实,没有冤家,他有个外甥小邓,没有职业,经常上门,关系密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衡山路陈家又发生一起上门抢劫案,盗匪亦采纳“可罗方”麻醉被害人,手法雷同。端木股长闻听这个案件后,顿时一愣,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个抢劫案与康平路发生的案件何其相似,当即决定串并侦查。

端木立马带着侦查员来到衡山路陈家,寄居陈家的亲戚小谢提供的一条线索,引起了端木股长的重视。小谢回忆说:“几天前,在饭店吃饭时,新结识一个朋友叫邱俊天,不久前他来过陈家。”

从旧警察局留下的户籍档案里摸清了邱俊天的身份,他原系国民党上尉,如今无业赋闲,但却出手阔绰,出入饭店。

经过几天的跟踪,发现他与一个原国民党军队的少校参谋周占平来往密切。

周占平其体貌特征与康平路发生的抢劫案相似。端木股长将照片交给李太太和陈先生辨认,均指认他就是抢劫的凶手。

1950年1月26日,那天正飘着鹅毛大雪,端木带领侦查员分头守候伏击,他们趴在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于凌晨2点许,将喝酒归来的周占平生擒,同时将邱俊天等9个同伙一网打尽。

对周占平的住所国泰公寓进行了搜查,没有发现抢劫的赃物和手枪。连夜审讯,却遇上老手,他们拒不吐实,破案陷入僵局。

但据其中的一名同伙交代,周占平有个表弟在南京路“邵万生南货店”当伙计,他经常出入该店,端木分析东西藏在表弟处。

端木决定另辟蹊径,他身着便衣亲自上门拜访“邵万生南货店”周少校表弟。

进得门来,端木股长虚晃一枪,悄声道:“周少校让我来取东西。”小伙计上下打量来者,人高马大,五官周正,没有生疑,但他曾听表哥反复关照,这是一包重要东西,只有他亲自前来才能取出。

小伙计颇为犹豫,端木看出了他的踌躇心理,打消其顾虑说:“周少校在家接待客人,一时走不开,他让我取出东西马上送到国泰公寓去,你不信的话,可与我一起去周少校家,你把东西当面交给他。”小伙计一听国泰公寓正是周少校住处,信以为真,遂从房内取出一包东西交于端木。

端木赶紧打开一看,里面有金块、银元等财物,还有军管会臂章和“可罗方”麻醉药,以及手枪等物、

铁证如山,嫌疑人见到赃物和作案工具,惊诧不已,只得如实招来。

原本他们通过交际新朋友,打听有钱人家,然后上门作案。康平路和衡山路的案件都是被害人亲属与他们吃饭时,酒酣耳热时无意泄露的。这帮乌合之众趁上海解放之初,社会秩序尚未稳固之际,打家劫舍,为非作歹。

1949年8月,他们首先结伙打劫了迪化北路乌鲁木齐北路的富商谭家,几天过去平安无事,便更加肆无忌惮地作案。

这就是著名的新中国旧老板被劫案,也是端木在刑侦上初露锋芒的一案

端木有着令人折服的侦探技巧,即使是非常棘手的案子,端木经过仔细勘察,也能从案件现场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突破口。

上世纪50年代,上海颇有名气的农贸集市曹家渡三官堂桥曾发生一起凶杀案,凶犯把被害人装进竹篓里谎称 “咸肉”抛尸街头。

案发近两个月案件仍未有斩获。

直到端木发现被害人身上一副扑克牌上有红蓝色的笔划痕和牌面上的小孔后,他由此推断被害人的身份可能是用扑克牌变戏法吸引群众叫卖圆珠笔的小贩后,案情才有了突破,势如破竹,不久即真相大白。

而在皖南白茅岭劳教农场发生的一起杀人案件中,端木宏峪在案发后一个月被派往那里进行案件调查。

“及时”对于破案来说至关重要,端木宏峪案发后一个月赶到案发地可谓错失了破案良机,对此包括他在内的侦查员们都对能否顺利破案产生了怀疑。

端木宏峪到达后首先做的两件事是对现场和尸体进行了重新勘察和检验。

在犯罪现场,端木宏峪从一堆残留的垃圾中发现了一截占有血迹的棉纱线,接着从尸体上提取了死者的血样,之后将两者进行了比对发现棉纱线上的血迹正是死者的。

经过了仔细排摸确定了这种棉纱线的来历和使用范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端木宏峪和他的战友的努力之下犯罪嫌疑人终于落入了法网。

而在另外一起发生在上海市中山北路的谋杀案中,端木宏峪拖着带病之躯亲赴现场勘查,通过一个破旧柜子底部的半枚指纹并经过分析,排除了公安机关先前确认的犯罪嫌疑人,然后根据案发现场周围的社会环境推理找到了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这半枚指纹在案件发生之初并没有引起侦查员的重视。

顶级刑侦专家端木宏峪探案侦破实录:1949上海连环抢劫杀人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端木宏峪破案,更多的是相信客观事实,即使目击者信誓旦旦的证言也要有客观事实佐证后,他才会将其当作破案线索或定案依据。

1971年盛夏,端木属于有问题对象被调离公安局到工厂去“战高温”,接受工人阶级的再“再教育”

端木被安排到上海橡胶厂接受改造。离开自己深爱并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刑侦事业,脱下心爱的警服并上交警徽,端木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和酸楚,这位在危难面前从来没有害怕,在侦破疑难案件面前从来没有失望的硬汉子,那天夜晚躺在床上黯然流泪。

1976年金秋,“”终于结束,被压抑了十年之久的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

全国上下开始纠正冤假错案,端木的历史问题也得以澄清。

第二年秋天,端木回归到了阔别多年的公安队伍,还是从事心爱的刑事侦查专业。

刑侦处领导见端木离开公安十年有余,担心他业务生疏,没有马上分配工作,端木闲着实在难受,多次请战办案。没多长时间,处长交给他一件凶杀案,请他复查定论。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疑难案件,端木仔细审阅了卷宗。

一年多前,也就是1976年初秋,发生在上海郊县的一起杀人案,嫌疑人陈是海军某基地潜艇部队军官,被害人系陈军官的未婚妻胡女士。

法医认定为他杀,验尸时发现死者颈部有出血现象,并有索沟痕迹,证明其生前曾被遭扼颈或勒颈,认定胡女士系勒死后被丢进河中。

办案人根据证人和陈军官手上的受伤痕迹,认定他就是凶手,但陈军官始终不承认,至今还在监房喊冤叫屈。

根据案件卷宗的纪录:死者尸体在某河中被发现;经法医检验死者颈部有被绳索或勒或扼的痕迹,但痕迹两端并未相交;死者肺部发现大量水藻,疑似死后由于潮汐作用涌入死者肺部;有目击者在案发时看到犯罪嫌疑人系死者的未婚夫出现在抛尸现场。

端木宏峪经过反复多次地仔细研究卷宗之后,发现多处疑点:勒痕没有相交,这一个客观事实不符合他杀的客观事实;水藻是因为潮汐作用而灌入死者肺部的这一说法有些牵强?目击者当晚是否真的在场?此外,在死者房间发现了一只灯泡当晚死者家中发生电路短路以及床头的蚊帐上发现了半截绳子。

这些疑问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为了解除自己心中的疑虑,端木宏峪决定重访案发地。他首先走访了死者的父亲,从其口中得知了此前并未获悉的背景信息,即死者的母亲原有精神疾病,死者幼时偶有类似症状,此后再无复发迹象,但案发前死者突然表现出一些异常的举动。

死者父亲这样的一番话使得端木宏峪对这宗案件的疑问越来越大。

顶级刑侦专家端木宏峪探案侦破实录:1949上海连环抢劫杀人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紧接着他又走访了目击证人,这位目击证人在本案中可以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公安机关也正是凭借着他的证言才将死者的未婚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在听取了目击证人的陈述后,端木宏峪决定做一个模拟试验以证实他的当晚所见是否真实可靠。

在同一的时间、类似的外部环境下目击者无法看清远处的身影,他突然意识到案发后自己仅凭主观臆断和联想,推测看到的人就是犯罪嫌疑人。

端木宏峪心中的疑惑消除了,案件的真实情况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轮廓。

经过仔细推敲,端木宏峪得出自己的结论:死者自幼有精神疾病,在案发前几日突然发作,表现为行为异常和思维混乱。

案发当晚死者神志失常,先是试图触电自杀未果,后欲上吊自尽却发生绳索断裂。随后神志不清的死者离家出走,至某河边选择投河自尽。

以上事实均有客观证据予以佐证。

当晚死者家中发生电线短路以及房间内桌上摆放的一个电灯证实了死者意图触电自杀的事实;死者房间中蚊帐上的一截绳索,以及死者颈部未相交的勒痕证实了死者企图上吊自杀;死者肺部的大量水藻是由于落水后呼吸所致,并非潮汐作用。

端木宏峪的努力使得无辜者洗刷了冤屈。

不久,端木被任命为刑侦处一队队长,重新挂帅出山。从此,他带领麾下漂亮地侦破一系列震动沪上的大案。

1980年春,端木因破案有方功勋卓著擢升为刑侦处副处长,分管一队和二队。他像年轻人一般夜以继日地投身到大案的侦破工作中去。

1984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设置刑事侦察处,端木宏峪担任第一任处长。

1987年初冬,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先生到上海公安机关报案,称有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多次翻墙到美领馆盗窃卷走了美领馆内的美元、港币、人民币、兑换券、金银首饰和37盒录像带,以及眼镜、香烟等价值人民币4万元的财物。

上海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后深感震惊,端木宏峪亲自挂帅破案,带领技术人员一起来到美领馆勘查现场在现场提取到了几根棕色的细毛。为了弄清是什么动物毛,

鉴证人员卷起铺盖住到了西郊动物园。他们早晨等动物们掉下毛后,赶紧小心翼翼地捡拾起来。他们先后采集了羊毛、牛毛、鹿毛、鹅毛、狗毛和老鼠毛等几十种动物毛。

经过反复比较鉴别,最后认定美领馆提取到的动物毛属于兔毛。

经过推理分析,兔毛可能是窃贼的衣服领子、皮鞋、手套和帽子等上面掉下来的。经过专案组10个月的艰苦侦查,终于将案犯张平生擒。在其家中找到了一副兔毛手套。手套上的兔毛与现场采集到的兔毛完全吻合。

1987年11月13日,“茂新”号客轮乘警值班室被盗“五四”式手枪两支,“六四”式手枪一支,子弹268发,手铐一副。同年11月16日中午,西体育会路工商银行储蓄所发生抢劫银行案,歹徒持枪闯入储蓄所抢劫,开枪打死营业员后逃离现场。

此案即震惊上海的于双戈抢劫杀人案!

银行发生杀人抢劫的新闻很快流传开来,社会上人心惶惶,越传越奇妙,越传越“生动”。“大道”与“小道”每天在传说中。案情已报公安部,领导有指示要求限时破案。

难道这两起案子都是一伙人干的?“茂新号”上被盗的正好是三把手枪。

从北京公安部传来的电话铃声不断,端木下定决心,10 天内破案!

他备足了3条香烟,1斤茶叶,准备拼个10昼夜。案子不破睡不着。夜已深,但他仍在脑子里一遍遍思考对案子的推论,生怕漏掉一丝线索。

“803”当即展开侦查,16日当晚7时,侦查人员根据查获的物证痕迹确认:两案均系上海公交公司售票员于双戈所为。经公安民警7天8夜的连续追缉,在宁波市公安机关协助下,在宁波市将于双戈抓获。

苦苦熬到第6个通宵时,凶犯于双戈在宁波落网的消息传来,侦查员们都欢呼起来。

大家转身发现,几分钟内,端木处长已在沙发上进入梦乡。为了让端木舒舒服服睡上一觉,侦查员们把他抬上床,解下鞋,发现他的脚背全浮肿了。

老端木本来还无法真正退休,因为不久前,他刚退居二线时,局长又交给了他一项艰巨的任务。

1989年3月30日,上海主流媒体报道了“三•四”49次列车在江西萍乡路段遭遇东北籍歹徒抢劫的案件。接着,北京、山东等地的报纸又披露了282次列车在藤县区间遭到东北籍歹徒洗劫并劫持人质的消息。4月28日和5月23日,《人民日报》分别载文揭露了东北籍暴徒肆虐铁路的暴行。

1988年冬至1989年春的时段里,国内的万里铁道线上活跃着一批劫匪,他们蹿至各地列车上,手持匕首穷凶极恶地抢劫钱财,并凶狠地捅伤刺死抵抗者,甚至面对拿枪的乘警也玩命对抗。

公安部要求上海组织力量彻底摧毁这个自喻为“铁路南下游击支队”的犯罪团伙,上海迅速组成专案组,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群肆无忌惮的“东北虎”一网打尽。

市局为此成立了以刑侦处、预审处、普陀分局和上海铁路公安局四家单位的联合专案组,局长点将请老端木负责指挥这场围剿“东北虎”的战役,老端木临危受命,又一次撑着老弱的病躯披挂上阵。

在各地公安的鼎力协助下,地方公安与铁路公安密切配合,优势互补,老端木犹如一位叱咤风云的老将军,日夜坚守在指挥室里,反复凝视墙上铁路地图,运筹帷幄,指挥协调,排兵布阵。

办案人员南征北战,历尽艰险,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行程十多万公里,一批批“东北虎”团伙纷纷被擒,进笼落网。

在紧张的十个月里,专案组先后擒获62人,摧毁14个团伙,共查获各类刑事案件48个,案值人民币60多万元,缴获各类凶器30余件,可圈可点,战绩辉煌。

公安部授予“5•10”专案组集体一等功,专案组总指挥端木宏峪被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一等功。老端木在音乐声中步履蹒跚地走上主席台,从市委领导手中接过大红证书和奖章,他举起手向领导敬了最后一个礼。

1995年9月3日零时20分,享誉全国的一代名探,原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处处长端木宏峪因积劳成疾,身患肺癌,不幸病逝,享年68岁。

端木破案基本功扎实,分析研判思路独到,他能在千丝万缕的乱象中抓住重点,指明破案方向,这是大家服他的缘故,但同行更为服他的是其为人厚道,与人为善,做事公平,从不参合人事纠葛。他身上有股气场,有一种人格魅力。

端木是共和国上海刑侦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东方福尔摩斯,他的奇怪推理和传奇故事至今还在警营里被后生夸赞和传诵,我想以后依然会被传颂吧。


标签: 顶级  刑侦  专家  端木  宏峪  探案  侦破  实录  1949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