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墓出土千年饺子 证明新年吃饺子风俗流传已久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7-18 8次阅读

新疆古墓出土千年饺子 证明新年吃饺子风俗流传已久真相究竟是什么?

考古人员早前在阿斯塔那古墓发现饺子和各式各样的点心小图。

新疆有考古学家近日表示,根据早年在当地三个桥墓地、以及阿斯塔那古墓发现的饺子,估计早在千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吐鲁番地区或已有吃饺子的习俗,这习俗更与农历新年有关。专家又指,饺子的名字一直演变,在东周时称饼饵,隋朝称馄饨,民间还曾称粉角或角子,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称之为扁食。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相关专家表示,考古人员早在1959年已经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发现几只唐代的饺子,其中有两只饺子保存较好。它们比今天的饺子略小,长约5厘米、宽1.5厘米,98迷科,形状和今天的饺子一样呈月牙形。饺子皮由小麦粉加工,饺子馅可能为肉馅。经研究,初步判断饺子可能在1300年前后加工。

随后,考古人员于1990年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三个桥墓地又发现3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饺子,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饺子实物,这些出土饺子说明,在距今1700多年至14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饮食习俗就已流传到西域,并一直延续到唐代,仍为西域人喜欢。

考古人员在唐代阿斯塔那古墓发现美味饺子外,还有色泽金黄的唐代春卷以及做工精美、形态多样的点心,这些美食文物在告诉人们,吐鲁番古人不仅爱吃饺子,他们的饮食文化也很讲究,面点制作技艺已经很高。

考古人员表示,单靠出土的饺子文物,无从证实饺子为古人农历新年的饮食习俗,但不少学者认为两者有关系。据指,民间吃饺子习俗流传已久,民众会在除夕夜的子时放鞭炮、吃饺子、送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两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人们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为饺子。


标签: 新疆  古墓  出土  千年  饺子  证明 , 新年  习俗  流传  已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