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是哪位的儿子,为什么却留下子婴不杀

cht 2022-03-16 13次阅读

当作中国古代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开国帝王,秦始皇嬴政毋庸置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天骄人物。

不过可惜的是,为了追求江山永固和长生不老,秦始皇嬴政的苛政,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最后,秦国仅仅延续了15年,就消失在了古代的舞台上。

而秦始皇嬴政自己,也由于对长生的执念,死在了第五次东巡的路上。

子婴是哪位的儿子(为何却留下子婴不杀)

(扶苏剧照)

在秦始皇嬴政于沙丘去世后,其实留有一封给长子扶苏的信。

在没有确立太子的情况下,谁都知道这封信,必定是要扶苏即位主持大局。

不过,跟随他一同出游的皇子胡亥,却在赵高的撺掇下,将这件事悄悄压了下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宣称秦始皇嬴政死前曾留下了遗诏,要立皇子胡亥为帝。

至于留给扶苏的信,却被替换成了一道自杀的命令。

胡亥即位后,为了确保皇位的稳定,幸免后顾之忧,他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兄弟姐妹全都残忍杀死。

不过还没等他当几年帝王,赵高就派人将他解决掉,另立子婴为帝,也就是我们说的“秦三世”。

那么,既然胡亥都能杀掉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为何却偏偏放过子婴呢?难道他就没想过子婴会取代他吗?这个子婴,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子婴是哪位的儿子(为何却留下子婴不杀)

(胡亥剧照)

古代上关于子婴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子婴是扶苏的儿子

子婴是扶苏儿子这种说法非常流行,甚至在《辞海》中也是这样的解释。

这种说法重要出自于《史记·秦始皇嬴政本纪》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按照如今人们对文言文的翻译,这里的“兄子”,的确是指胡亥兄长的儿子。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个儿子。

那么按照道理说,子婴有可能是胡亥十七个哥哥中任意一个人的儿子。

认定为扶苏的儿子,稍微有些牵强。

而且扶苏是胡亥的竞争对象,是胡亥最提防的人。

胡亥连自己的亲兄弟姐妹都下得去手,又如何会放过竞争对象的儿子呢?因此,子婴是扶苏儿子的说法存疑。

二、子婴是胡亥的兄长。

这种说法源自于《史记·六国年表》中:“高立二世兄子婴。

”意思是,赵高立胡亥的兄长子婴为帝王。

不过,这种说法也似乎不对,按现在的翻译习惯,“兄子”应该是指兄长的儿子,而“婴”则指子婴。

况且胡亥也绝不可能单独留下一个兄长不杀。

子婴是哪位的儿子(为何却留下子婴不杀)

(子婴剧照)

​三、子婴是秦始皇嬴政的弟弟。

《史记·秦国丞相李斯列传》中有一段透露出了一些信息:“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子婴是秦始皇嬴政的弟弟,并且子婴后来是与韩谈,还有他的儿子一起,密谋除掉了赵高。

能参与谋划杀人,他的儿子也不会是个小孩。

这样看来,子婴应该就是三四十岁。

秦始皇嬴政死的时候大概50岁,说子婴是秦始皇嬴政弟弟,也较为符合年纪。

不过,史书记载中,秦始皇嬴政只有成蟜一个兄弟。

至于嫪毐和赵姬生的孩子,早在幼时就被处死了。

因此这种说法依然饱受质疑。

四、子婴是成蟜的儿子。

《史记·六国年表》中,“高立二世兄子婴”一句,也可以解释为“赵高立二世的(堂)兄子婴为帝”。

当作堂兄,自然就只能是成蟜的儿子。

这样看来,胡亥不杀子婴,是因为子婴并没有皇位继承权,对他并没有威胁,因此才有可能放子婴一马。

如果子婴是成蟜的儿子,他有三四十岁,同时有个已成年的儿子,也是可能的。

由此可见,想要让《秦始皇嬴政本纪》《秦国丞相李斯列传》《六国年表》三篇同出自《史记》的史料不自相矛盾,又能让胡亥有理由不杀子婴,只有当子婴是成蟜的儿子时,才干够成立了。

(参考资料:《秦始皇嬴政本纪》《秦国丞相李斯列传》《六国年表》)


标签: 谁的  儿子  为何  却留  下子  婴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