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当作君,楚霸王项羽当作臣 楚霸王项羽为何要弑杀楚怀王

cht 2022-03-16 9次阅读

对楚霸王项羽和楚怀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楚霸王项羽为何杀楚怀王?楚霸王项羽有什么目的存在吗?

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楚霸王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

在历史,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弑君更是天怒人怨之举。

那么问题来了,楚霸王项羽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image.png

有人认为,当时楚霸王项羽大权在握,所以要干掉楚怀王,让自己成为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天下共主。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楚霸王项羽弑君的重要目的。

事实上,楚霸王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矛盾,还得从两年前的“巨鹿之战”开始说起。

秦一统六国后,原六国贵族死的死,逃的逃,楚王之孙熊心也藏匿到民间,以牧羊为生。

后来项梁、楚霸王项羽叔侄起兵反秦,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项梁采用谋士范增的建议,从民间寻找到了熊心,并拥立他为楚怀王。

自此,江东及楚国故地的各路英雄豪杰们纷纷投身到项梁的反秦义军阵营中。

此时,楚怀王和项梁、楚霸王项羽叔侄的关系极为密切,后者对前者有知遇之恩,前者对后者有君臣之义。

然而,权力就像毒品,一旦沾染上后,只会想要得到更多。

楚怀王如此,项梁、楚霸王项羽叔侄亦是如此。

由于当时军权都掌控在项梁手中,楚怀王也只能安心做好一个傀儡君主的本分。

然而在一次攻打定陶的战役中,项梁却被秦军打败,自己也战死沙场。

项梁之死对反秦义军来说是个重大打击,但对楚怀王却是抓住权力的绝佳机会。

于是,当作名义上最高领导人的楚怀王立即宣布全面攻秦,为项梁报仇。

但在攻秦路线上,楚怀王却玩了一个套路。

他当众与将领们立下誓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也就是说谁先攻下秦国国都所在地的关中,谁就封王。

然后任命自己的亲信宋义为北路军主将、楚霸王项羽为副将,领一路军马北上攻打秦军主力所在的巨鹿。

再任命汉高祖刘邦为西路军主将,直取关中。

image.png

楚怀王的这个安排拉偏架的迹象就非常明显了,首先楚军的队伍是项梁、楚霸王项羽叔侄一手带大的。

可项梁一死,楚霸王项羽直接被边缘化,不仅不给他参与攻打关中的机会,而且在北路军里也只是副将,还得受制于宋义调遣。

因此,楚霸王项羽心中对楚怀王充满了愤恨。

“巨鹿之战”前夕,楚霸王项羽在军中杀掉了宋义,夺回对楚军的控制权。

之后又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建立了不可战胜的高大形象。

紧接着,楚霸王项羽率四十万反秦联军挥师关中,虽然此时汉高祖刘邦已率先占据关中,并攻陷了咸阳,但因不敢得罪楚霸王项羽,只好绝口不提“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

image.png

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接受秦将秦国名将章邯投降后,曾许诺将关中之地封给秦国名将章邯。

因此他派使者向楚怀王汇报,并请求得到楚怀王许可。

但楚怀王却只回复了两个字:“如约。

”即遵守“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汉高祖刘邦为王。

楚怀王之所以坚持“如约”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要借助汉高祖刘邦的力量来制衡楚霸王项羽。

可是当时楚霸王项羽一家独大,汉高祖刘邦根本不是楚霸王项羽对手,因此楚霸王项羽没有理会楚怀王的回复。

他自封西楚霸王,为天下诸王之首;封秦国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为关中之地的三秦王;封汉高祖刘邦为边远蜀地的汉王。

楚霸王项羽分封事件过后,他与楚怀王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也为不久后楚霸王项羽弑杀楚怀王埋下了伏笔。

楚霸王项羽并没有称帝的想法,但由于私人恩怨的关系导致他对楚怀王极为不满,再加上他认为自己是诸王之首,凭什么屈居在此时已被尊为义帝的楚怀王之下呢?于是在他回到西楚国都彭城后,立即安排手下将楚怀王迁徙至长沙郴县,同时暗令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沿途截杀。

就这样,楚怀王最后死于九江王英布的刀下。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楚霸王项羽杀楚怀王重要是出于私人泄愤,而不是出于政治目的。

换句话说,楚霸王项羽如果能考虑到政治方面的影响,那么他无论怎么都不该弑杀楚怀王。

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楚霸王项羽目光短浅,缺乏政治智慧,以至于后来因此事遭天下诸侯围攻,最后兵败垓下。

#楚霸王项羽#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标签: 楚怀王  项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