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灭高丽之战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灭掉高句丽的头号功臣你都知道哪些?

cht 2023-07-13 13次阅读
高侃,唐朝名将,高适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一个主要的将领,为大唐边疆的安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俭素自处,忠果有谋”的名将
高侃最早出现于史书是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此时他已官至右骁卫郎将,奉唐太宗之命出征东突厥的车鼻可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后参见唐灭东突厥之战,其余众欲拥立小可汗阿史那车鼻为大可汗。当时突厥以北的游牧族薛延陀部势力强盛,车鼻不敢抗衡,便率众臣属于它。车鼻“为人勇烈,有谋略,颇为众附”《旧唐书·突厥传》,因此为薛延陀所不容,欲将其杀死,吞并其众。车鼻得到消息后,因惧怕被杀害,乘机逃去。薛延陀派数千骑追击,车鼻率部迎战,大败追兵,于是建牙帐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北,自称乙注车鼻可汗。此后突厥余众陆续归附,数年间便有兵3万人。车鼻所据之地离大唐万里之遥,西部歌罗禄、北部的结骨都与其结成聪盟。同时还不断出掠薛延陀,屡获胜利,势力因此逐渐强大起来。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十一月,车鼻遣其子沙钵罗特勒入朝贡献方物,并宣称自己也要亲自入朝。唐太宗闻讯后,立即派云麾将军安调遮、右屯卫郎将韩华前去迎接,但车鼻却无入朝之意。为了完成使命,右屯卫郎将韩华与葛逻禄决定将车鼻劫往长安。但此事被车鼻发觉,安调遮、韩华均被杀害。
唐太宗闻讯,盛怒不已,为加强对北方突厥族的控制,决心发兵征讨车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正月,唐太宗以高侃为唐军主帅,率回纥、仆骨等部皆为北方游牧族进攻车鼻。高侃率大军入其境后,突厥各部相继背叛车鼻,纷纷归降。十月,唐朝在突厥故地置舍利等5州,隶属于云中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苏农等6州,隶属于定襄都督府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北。

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灭掉高句丽的头号功臣



永徽元年650年六月,高侃再次率军出击车鼻部,军至阿息山似为蒙古察斯图博格多峰,车鼻欲召集各部负与顽拒,但所部皆不赴战,车鼻只好率领数百骑逃去。高侃果断地率精骑追击,于金山捕获车鼻,其众全部归降。
九月初四,98迷科,高侃押送车鼻可汗回到京城长安,高侃因功被封为卫将军。此时唐太宗已去世,高宗李治继位。唐廷将车鼻余众安置于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并建狼山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都督府以统率他们。从此,突厥人全为唐朝封土内的臣民。唐廷又设单于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瀚海治今蒙古哈尔和林西北二都护府,统管其辖境10个都督府、22一说32个州,各以其酋长为刺史、都督,以加强唐廷在北方的统治。
高侃出征车鼻的胜利,在当时具有主要的意义。首先是及时消除了北部的隐患,安定了边疆。史称:“自永徽已后,殆三十年,北鄙无事。”《旧唐书·突厥传》其次唐军的胜利,使漠北尽在大唐的直接控制之下,具有主要的战略意义。对于高侃个人而言,经过此次征战,使他一举成为当时的名将。近代岑仲勉先生称“其功足与苏定方王方翼相类。”又据《新唐书·高固传》记载:“祖侃,永徽中为北庭安抚使,禽车鼻可汗,以功为安东都护。”由此可见,高侃在此战后,曾出任北庭安抚使,后又官至安东都护。
此后的十几年间,高侃的事迹再次绝于史书。
乾封元年666年,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泉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男生。泉男生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参见唐灭高丽之战。此时的高侃正任营州治龙城,今辽宁朝阳都督,由于营州距高丽非常近,高侃很快便接到命令:与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共为行军总管,一起讨伐高丽。九月,庞同善率先大败高丽军,与泉男生会合。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十四日,李绩兵取高丽军队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以为有机可乘,便派兵袭击高侃、庞同善在新城的营地,在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的支援下,唐军将其击败。随后高侃率军进至金山在今辽宁昌图西,与高丽军交战,但初战不利,高丽军乘胜发起追击,这时薛仁贵引兵从侧面袭击高丽军,高侃也回兵掩杀,最后大败高丽军,斩首5万余级。

1/212下一页


标签: 唐灭  高丽  之战  唐初  名将  高侃  唐高宗  高宗  时期  灭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