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折价之谜是什么?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是什么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07-11 12次阅读

ipo折价谜团是什么?1、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新股上市之初,因为新股上市初期,市场资金相对充足,所以股价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溢溢价。

2、公司业绩不佳,,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业绩亏损的公司身上,因为业绩不佳,股价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3、公司经营不善,这种种情况重要发生在上市公司身上,因为经营不善,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从而无法正常运转。

ipo折价谜团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经历了2020年和2021年的狂热后,2022年IPO市场急转直下,极速进入“凛冬”。

在流动性收紧的冲击下,美国IPO市场遭遇寒冬,今年迄今融资规模仅为240亿美元,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21年骤减93%。

与此同时,受美国市场降温的影响,今年全球IPO融资额仅为2070亿美元,同比大跌68%,是自2008年IPO融资额暴跌73%以来最严重的下滑。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员孙长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IPO市场前景涉及总体金融环境问题。

从短期看,美联储本月议息会议确实偏鹰,市场第一反应也是下跌。

但从中长期看,则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重要取决于通胀情况。

接下来IPO市场可能会逐渐改善,但想要恢复到前两年的水平仍需时日。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 IPO市场重新活跃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变化,一是美联储停止加息,或开始考虑降息,流动性环境逐渐改善。

二是经济度过衰退期,开始逐渐反弹复苏,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对未来盈利预期改善。

IPO市场遭遇“凛冬”

过去两年,很多公司尚未盈利,但在巨额流动性推动下,市场依然愿意为这些公司的“梦想”买单,预测其所在赛道能高速进展。

但随着今年欧美流动性急剧收紧,市场普遍预期经济衰退迫在眉睫,上市公司和潜在IPO公司的估值也不断下行,一些公司的估值甚至被下调逾80%,不得不再次试图从一级市场寻求融资。

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Marcum Asia CPAs LLP联合创始人和联合主席助·伯斯汀(Drew Bernstei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与过去两年大量新股上市相比,2022年美国IPO市场非常平静。

估值很高、盈利有限的高增长科技股不再受青睐,市场转向医疗保健、大宗商品和能源股等防御性板块。

随着美联储持续收紧政策,预计2023年将出现轻度的经济衰退,加上估值压力,美国和欧洲的IPO活动大幅放缓。

多个去年上市的明星公司陷入困境,加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2021年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股价平均下降了19%,曾经备受追捧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 Automotive股价较古代高点暴跌近90%,“特斯拉杀手”风光不再。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2021年春季瑞典燕麦奶公司Oatly在美国上市,当时估值约为100亿美元。

但如今股价已经跌至1.3美元,远低于IPO时17美元的价格和最高点29美元,市值仅剩不足8亿美元。

不过,在全球IPO市场的“凛冬”中,中国和中东这两个市场2022年表现良好,明年可能会继续保持这种势头。

中国内地公司今年通过IPO筹集了创纪录的920亿美元,而中东地区的公司筹集了近230亿美元。

在伯斯汀看来,中国A股市场的IPO活动仍然非常强劲。

即使世界其他地区在收紧货币政策,中国央行也一直在增加流动性。

此外,A股市场受益于大量需要成长资金的企业,一些投资者也将其储蓄转向金融资产。

王有鑫对记者分析称,今年中国IPO市场表现较好得益于几方面因素。

从流动性方面看,货币政策整体宽松,为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从制度层面看,国家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加大,科创企业上市加快。

今年以来A股市场科创板筹资额超过主板,"专精特新"企业IPO数量为史上最高。

明年美国IPO市场或难快速复苏

在美国IPO市场今年极速降温背后,明年恐怕也难以快速复苏。

王有鑫对记者分析称,2023年美国IPO市场可能难以快速回暖,重要制约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美联储继续加息和缩表进程,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将限制投资者对IPO公司的投资。

二是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逐渐增大,近期股市价格再度大幅波动,投资者投资策略趋于保守,将减少对市场业绩并未充分显现或只有增长预期的新兴企业投资。

而且根据美国监管要求,如果股票的交易价格在30天内平均低于1美元或未满足其他要求时,公司将会收到证券交易所的警告,如果股价持续低于该标准,通常会面临退市风险。

当市场前景不理想时,企业也会倾向于选择推迟上市时点,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

因而,从这个角度看,明年美国IPO市场恐难快速回暖。

整体而言,机构对未来的看法仍偏谨慎。

法国巴黎银行股权资本市场主管Andreas Bernstorff预计,明年将有零星企业上市,最早可能在第一季度上市,但IPO市场只会向少数几个行业开放,周期性和价值公司可能会有需求,能源转型和气候科技公司尤其处于有利地位。

高盛集团亚洲(日本除外股权资本市场联席主管Edward Byun则表示,恢复股权资本市场活动需要两个因素:通胀的稳定性和加息轨迹的能见度。

一旦人们确信通胀已见顶,利率前景也变得清晰,明年第二季度IPO市场可能会向前进展。

美联储会成为意外的“救星”吗?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至关主要,如果明年加息幅度低于预期、降息更早出现,美联储将成为市场“救星”。

孙长忠对记者表示,美国11月通胀同比增长7.1%,虽然距离美联储2%的目标仍明显偏高,但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形成,明年特别是二三季度可能出现通胀被控制的“显著”证据。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反复强调的控通胀鹰派言论重要是吸取去年的教训,也是为了不重蹈197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伯恩斯的覆辙,维护美联储的信誉。

对此,号称有“美联储信仰”的市场也是心领神会。

孙长忠表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30年抵押贷款利率已经从高于7.1%的峰值回落到低于6.5%,总体金融宽松程度类似于6月初。

这在债券市场上表现为收益率的深度反转曲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2年期的幅度为1981年以来最大,甚至3年和2年期收益率曲线也如此,这表明一个又长又深的降息周期在预期中。

在这种预期环境下,明年的IPO市场虽然不可能像2021年那样火爆,但也应该会比今年有所改善和好转。

对于市场日益甚嚣尘上的明年降息推测,鲍威尔明确否认,现在的关注点本来是将政策立场调整到具有足够的限制性,确保通胀随着时间推移回归2%的目标,而不是降息。

鲍威尔还指出,只有当决策者们确信通胀正在下降时,才会就降息展开辩论,目前没有考虑过降息,古代经验告诉我们不要转向过早。

有趣的是,尽管美联储口口声声强调会将高利率维持一段时间,不会很快降息,但市场却在和美联储对着干,预计明年下半年美联储就有望降息50个基点。

凯投宏观也表示,随着核心通胀下降和经济疲软,美联储或在明年年底前再次开始降息,比官员们目前建议的要早得多。

从古代经验来看,美联储官方的预测本来并没有太多可信度。

美联储2018年12月议息会议发布的点阵图曾暗示,2019年将加息两次,但实际上美联储却降息了3次。

更糟糕的是,去年3月时,多数美联储联官员还预计到2023年底前不会加息,但结果却是,美联储今年便已暴力加息425个基点。

明年美联储会成为市场意外的“救星”吗?一切似乎皆有可能。


标签: 折价  之谜  是什么  封闭式  基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