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长安区发现三座唐墓 出土大量彩绘陶俑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7-11 9次阅读
古墓被毁大多因遭盗墓所致,4月19日记者在西安市长安区大居安村的一处唐墓考古工地看到,5座唐墓中3座曾遭精准破坏,其中破坏手法如出一辙,考古专家推测这3座唐墓可能遭遇过大规模的官方毁墓行动。

陕西西安长安区发现三座唐墓 出土大量彩绘陶俑

  古墓被毁大多因遭盗墓所致      3座唐墓疑遭官方毁墓  

陕西西安长安区发现三座唐墓 出土大量彩绘陶俑

  据长安区大居安村唐墓考古队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邢福来介绍,这个考古工地上共发现5座唐墓1座宋代墓葬,初步判断5座唐墓年代最早的为初唐、最晚的为盛唐时期。其中4、5、6号三座唐墓形制类似,考古队在5号墓葬里发现了一块墓主人名字遭恶意破坏的墓志,志文记载墓主人下葬时间为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而景龙则是唐中宗李显的年号。      记者现场看到遭破坏严重的4、5、6号三座唐墓中,受损最严重的地方都在墓室处,据考古队副队长苗轶飞介绍,按照形制这三座墓葬当初都应有石门、有墓志,但考古队却一直未在3座墓葬中找到完整的石门,只发现了少量残缺相当严重的石门构件,除了5号墓葬发现了残损的墓志外,4、6号墓葬未见到墓志踪迹。      此外更另人不解的是,本应该出现大量随葬品的墓室,却空空如也。不仅如此,3座墓葬的墓室里连铺地砖都被揭起破坏,墓室的墙砖也遭到大量拆除。同时,也均未发现任何棺椁的痕迹。      奇怪的是,墓室被破坏的如此严重,考古队却发现3座墓葬的墓道似乎没有受到大规模破坏,此次发掘还在墓道处的壁龛内发现了大量唐代彩绘陶俑。      苗轶飞说:从墓室被大范围破坏的情况判断,不像一般的盗墓所致,一般盗墓不会只毁墓室不动墓道,也不会破坏地砖,这应当是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行为。我们推测很有可能是官方毁墓行为,而破坏手法与上官婉儿墓类似。以此推测,或许这三位墓主人与唐隆政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陕西西安长安区发现三座唐墓 出土大量彩绘陶俑

   唐墓内的壁画      户部尚书墓志现丹书铁券记载      在5号墓葬出土的残损墓志上,苗轶飞发现残损部分正好是墓主人的名字,他推测这可能是蓄意行为。而墓志记载,志文由唐朝宰相崔湜撰写,上面的文字显示前户部尚书李公薨于越州右卫大将军上柱国陇西公宽之孙后面还记载了墓主人生前曾担任过的官职,对照史料记载,苗轶飞判断5号墓葬应为唐朝户部尚书李承嘉的墓葬。而墓主人的爷爷,唐陇西公李宽的墓葬此前在距该墓约2公里的地方被发现。      此外在这块墓志上还发现了赐铁券,免十死的文字,苗轶飞说这句中提及的铁券应该就是唐代皇帝发给有功之臣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券。拥有了这块铁券墓主人相当于拥有了十次免死机会。丹书铁券的明确记载,这在西安的唐墓发掘史上还是首次发现。      丹书铁券因用朱砂写在拱形铁板上而得名。据史书记载,铁券的首创者为汉高祖刘邦。隋唐时期,对功臣赏赐铁券十分普遍。遗憾的是此次发掘并没见到丹书铁券的实物。据了解,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一块五代吴越国王钱缪的铁券,已有千余年历史,这道铁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为嘉奖吴越王钱缪讨伐董昌有功,特颁赐于钱缪的。      根据墓志内容看,墓主人李承嘉很有才干,深得中宗皇帝和武后的信任,墓志中还记载则天大圣皇后亦恕十死如此看来,能得两位皇帝恕死十次,说明李承嘉曾一度很受重用。其墓志内容也反映他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员,晚年被调任到今广西一带,尽管有免死铁券,他还是在60岁时因水土不服客死他乡。一年后迁葬到了居安乡高阳原,即今长安区居安村,这也说明如今的居安村在唐代就已存在。

陕西西安长安区发现三座唐墓 出土大量彩绘陶俑

唐墓出土的大量陶俑

陕西西安长安区发现三座唐墓 出土大量彩绘陶俑

唐墓出土的大量陶马      双砖室大墓留下多处待解之谜      除了李承嘉的5号墓葬外,不远处的6号墓葬此次也出现了很多专家一时还无法解释的谜团。      从外观上看,6号墓葬比5号墓葬大,且是一个双砖室的墓葬。邢福来说:双砖室墓葬在唐代是规格非常高的墓葬,现保存完好的双砖室墓葬有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这说明此类墓葬墓主人的身份通常都相当显赫。      但遗憾的是,因为被毁严重,考古队在6号墓葬里没有发现任何含有墓主人身份信息的实物,只在幸免于难的2处墓道壁龛内发现了上百件保存较好的唐代彩绘陶俑、陶马,在墓室后室的一个角落里还发现了一堆残损的青釉瓷片,经过初步修复发现这是两个青釉四系罐。邢福来认为,四系罐的出现证明6号墓葬的后室内当初应该有大量随葬品。      记者现场看到,6号墓葬的墓道墙壁上尽管残损严重,但依稀还能看到绘有青龙、白虎和仪仗图的壁画,在墓室残存的一些地砖上也还有彩绘过的痕迹。但让苗轶飞感到疑惑的是,为何等级如此高的墓葬,墓室的砖墙却是单层堆砌,而墓道的天井也只有3个?苗轶飞说:按照唐墓的形制,双砖室的墓葬墓室通常会砌的较厚,墓道的天井至少也应该有57个,发掘显示6号墓葬却只有3个天井,这一点与唐代规制并不相符。      苗轶飞也查阅了一些史料,并未发现唐代在大居安村附近有高等级墓葬的记载,墓葬会不会是越制修建?邢福来觉得越制修建的可能性不大,唐朝法度严明,长安又是国都所在,敢在天子脚下越制修墓,被朝廷知道必死无疑,因此越制一说基本可以排除。      那么这个规格、等级都不同一般的6号墓葬,墓主人究竟是谁?现有的考古信息只反映出,该墓葬可能遭遇过官方毁墓,墓主人的尸骨可能在当时就被运出去曝尸,以示惩戒。墓志等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物件应该也遭损毁,如今想揭开这些谜团,考古队期望实验室考古或者将来附近区域再有新发现时,能出现新的线索。 (原文标题:三座唐墓受损严重疑为官方毁墓所致)


标签: 陕西  西安  长安区  发现  三座  唐墓  出土  大量  彩绘  陶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