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当涂发现高等级东吴宗室墓葬“ 天子坟”真相还有哪些?

cht 2023-07-10 10次阅读
安徽当涂发现高等级东吴宗室墓葬 天子坟  对六朝时期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孙吴宗室墓研究具有主要价值   天子坟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洞阳行政村洞阳自然村东约1 公里,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该墓为吴景帝孙休定陵,98迷科,故名。   为配合马鞍山市鸿翮实业有限公司文化园建设,同时为防止该墓再次被盗掘破坏,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和当涂县文物管理所,于2015 年11 月27 日至2016 年12 月31 日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65 平方米。

安徽当涂发现高等级东吴宗室墓葬“ 天子坟” 

  墓葬结构   发掘表明,该墓为前后室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砖室墓,整体可分为墓坑、墓室、填土、封土四大部分。   墓坑 包括主墓坑和墓道,总长32.5 米。主墓坑呈亞字形,坑口长17.7、宽5.7~8.9、含耳室最大宽13.1、深3.6~4.1 米。   墓道 斜坡式,包括一次和二次墓道,一次墓道口部水平方向长13.9、坡长14.25、宽3.5~7.9 米,坡度近底部9、近口部15。二次墓道口部水平方向长13.3、坡长13.85、宽2.95~3.85 米,坡度近底部9,近口部19。

安徽当涂发现高等级东吴宗室墓葬“ 天子坟” 

  墓坑、墓道均口大底小。   墓室 由南往北依次由封门墙、墓门及挡土墙、甬道、前室及左右耳室、后室构成。   封门 包括一次封门和二次封门。一次封门上宽5.2、下宽3.8、高2.4、厚0.8 米,两边紧贴生土坑壁形成倒梯形。二次封门为不规则倒梯形,上宽2.8、下宽1.95、高2.95、厚0.8 米。二次封门与二次墓道正好对应。封门靠墓门正中偏东侧有一高2.15、宽0.48~1.2 米的竖长条形盗洞。   墓门 内宽2.5、高2.25 米,三重券顶。   挡土墙 位于墓门外,宽5.75、高3.15、其中墓门券顶以上高0.7、厚0.4 米。   甬道 平面呈长方形,劵顶。内长3.8、宽2.5、高2.25同墓门米。高1.15 米处起劵,券顶高1.1 米。   前室 平面呈方形,内长4、宽4 米。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四隅起券处各设石质牛头一个,其中东北、西南角牛首保存相对完整。券顶上部被破坏殆尽,仅留四隅。在前室扰土内发现残覆顶石一块,厚40 厘米。前室底部有一南北长3.65、东西宽2.3 米由两层方砖对缝平铺形成的长方形砖台,疑为祭台。   东耳室 平面呈方形,劵顶。内深2.85、宽2.45,高2.3 米。高1.2 米处起劵,券顶高1.1 米。靠后墙处有用大方砖搭建的砖台,台面为5 块方砖平铺,长2.45同东耳室宽、宽0.46、高0.51 米,疑为灶台。   西耳室 平面呈方形,劵顶。内深2.95、宽2.4、高2.3 米。高1.2 米处起劵,券顶高1.1 米。阴井位于西耳室西北角,口近方形,东西长0.3、南北宽0.28 米。   过道 平面呈长方形,劵顶。内长1.2、宽2.25、高2.05 米。1.2 米高处起劵,券顶高0.85 米。   后室 平面基本呈长方形,东、西两边外弧,南北长4.95、东西两端宽3.85、中部宽4.13 米。1.45 米高处起劵,四隅券进式穹隆顶,高2.65 米。后室总高4.1 米。除南壁外,三面墓壁均内倾0.15米。后室底部铺两层砖,下层用长砖人字形平铺,上层用方砖对缝平铺。后室底部与前室底部砖台形成一个完整的凸字形平面。   砖室总长15.4、含耳室最大宽11 米。   整个墓室除后室穹隆顶顶部高出墓坑平面约0.7 米外,绝大部分位于墓坑平面以下。   从防止坑壁坍塌的角度考虑,墓坑填土部分仅发掘了墓道和主墓坑西、南局部。填土重要由原始黄色与红褐色生土混合而成,层层夯筑填实,夯层厚8~10、夯窝直径7~8 厘米。填土厚同墓坑深。   现存封土南北长47、东西宽35 米,总面积约1335 平方米,厚0~3.1 米,重要由生土层层夯筑而成,质地与夯筑方式基本与填土相同。据当地村民详解,同时结合封土地形图分析,原封土除西南面保存相对完好以外,其他方向外围均被破坏。根据地形图,同时按后室穹隆顶东、西封土范围基本对称猜测,封土原范围南北长约70、东西宽约50 米。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区别发现于唐代盗洞D4,其中发现唐代酱釉灯盏底部、前室、西耳室和甬道。不包括尚未修复编号的,共179 件/套,其中D4 出土87 件/套。包括漆木器装饰件、女性饰品、车马器构件、兵器、日用品、佛像、俑、神兽构件、钱币九大类,涵盖金、银、铜、铁、陶、瓷、石、琉璃、玻璃、漆器等不同质地。

安徽当涂发现高等级东吴宗室墓葬“ 天子坟” 

  其中漆木器装饰件中有金、银、铜质地的动物造型,包括龙、鸟、蟾蜍等。   从唐代盗洞底部发现数量较多的精美文物猜测,该墓中原应有大量珍贵随葬品。   出土文物文化内涵多与道教长生不老、脱俗升仙和早期佛教思想有关。 4.jpg   从形制看,该墓为迄今发现孙吴时期三座前后室穹隆顶结构的大墓之一,另外两座区别发现于南京江宁上坊和苏州虎丘。除后室不带耳室外,该墓与南京江宁上坊大墓形制基本相同,与苏州虎丘孙吴墓形制也很接近,此外亦与河南安阳西高穴一代奸雄曹操高陵相近。墓葬前室石质牛头、覆顶石均与南京江宁上坊大墓所出形制基本相同。   从规模看,在上述四座墓葬中,该墓仅次于南京江宁上坊大墓,明显大于苏州虎丘孙吴墓,亦大于安阳西高穴一代奸雄曹操高陵。   从出土文物看,虽然巨大一部分发现于唐代盗洞,但质料考究、造型精美、工艺水平精湛、文化内涵深刻,其中仅龙形饰件就包括掐丝金龙头、蟾蜍戏龙金片、神人驭龙银饰、龙鸟纹银衡末、龙首形铜车等。而其出土的车马器构件,种类、数量在迄今发现的孙吴时期墓葬中均位居第一。   学术意义   从对环境的选择看,该墓北距十里长山约2.8 公里、南距姑溪河约5.6 公里,空间开阔,通风、采光条件良好,且西距当涂县城仅约7 公里,地理环境、位置均较南京江宁上坊大墓更加优越。   关于墓主的具体身份,与吴太宗景帝王孙休和朱夫人相关的间接证据重要包括三个方面:   与史料记载地望高度吻合 南宋王象之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卷十八《江南东路太平州古迹》载:吴景帝陵在当涂县东二十五里。   明嘉靖十年《太平府志》载:吴景帝陵,县东,地名洞阳。   年代吻合 墓葬内出土一块隶书漆皮,释读为:永安三年□□日校尉□□□七寸铁镜合八枚□□□翠毛□□□□□□尉薛□纪□。此外还发现两块永安四年纪年文字墓砖。   永安是吴景帝孙休使用的唯一一个年号,其在位时间为永安元年 七年公元258264年,永安三年和永安四年纪年文字的发现,说明该墓使用年代应在永安四年或之后不长的时间内。□□□七寸铁镜合八枚则与朱皇后身份等级相合。   合葬墓及相关遗迹与史料记载吴景帝孙休和朱夫人入葬的特殊古代高度吻合 二次墓道和二次封门遗迹的发现,说明墓主分两次先后入葬,即该墓为合葬墓。这一发现正好与吴景帝孙休离世和第二年皇后朱夫人被孙皓逼薨合葬定陵的特殊古代相吻合。   《三国志吴书五嫔妃传第五》孙休朱夫人永安五年,立夫人为皇后。休卒,群臣尊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月馀,贬为景皇后,称安定宫。甘露元年七月,见逼薨,合葬定陵。   此外,出土文物中既有数量较多用于男性随葬的龙形饰件,也有掐丝步摇金片、金胜等一系列用于女性头部和服装上的饰品。   综上所述,天子坟是一座高等级孙吴宗室墓,墓主身份可定位为王以上级别,不排除吴景帝孙休与朱夫人的可能性。天子坟孙吴墓的发掘和主要发现对于六朝时期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孙吴宗室墓研究具有主要价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马鞍山市文物局 当涂县文物管理所 叶润清 殷春梅 杨彭 罗海明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3月10日8版


标签: 安徽  当涂  发现  高等级  东吴  宗室  墓葬  天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