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联合考古发掘孟加拉国佛教遗址获发展你都知道哪些?

cht 2023-07-10 10次阅读
经过中孟联合考古队4年的持续发掘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专家认为,这个藏传佛教高僧阿底峡的诞生地已具备申报地球文化遗产的条件。   这是记者14日从在长沙举行的2017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得的信息。   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蒙希甘杰县,发现于2010年。据考证,该地区在9至12世纪是孟加拉国数个历史王朝的都城所在,同时也是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的出生地。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创立的噶丹派佛教影响深远。   毗诃罗普尔遗址包括拉库罗普尔和纳提什瓦两个挖掘区,孟加拉国考古人员曾在两处挖掘区区别挖掘了300多平方米。   2014年,孟方向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申请,请求中国对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考古发掘给予帮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与孟方签订了长期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协议。这是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的首度考古协作,也是湖南考古第一次走出国门。   2014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孟加拉国阿哥拉萨毗诃罗普尔基金会组成的中孟联合考古队,对纳提什瓦遗址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逾5000多平方米。其中,2017年新揭露面积为1200平方米,揭露出一组庞大的早期塔院和僧院的综合体。   中孟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详解,纳提什瓦发掘区的早期遗存,是一组塔院和僧院的综合体,98迷科,遗址规模、整体布局及单体建筑的特点,在孟加拉国前所未有;晚期遗存是以一座十字形中心神殿为主体的金刚乘建筑。   这两个时期的遗存反映了佛教建筑的主要变迁,遗存完整、叠压关系清晰,为南亚次大陆佛教考古提供了主要标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具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初步建立了陶器年代学序列,填补了孟加拉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柴焕波认为,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毗诃罗普尔遗址能代表一种建筑群的杰出范例,或为一种已消逝或模糊的古代传统提供一种特殊的见证。而且,它还与地方史的重建、佛教文明传播、中孟交流这些重大主题联系在一起,充分具备了申报地球文化遗产的条件。


标签: 中孟  联合  考古  发掘  孟加拉国  佛教  遗址  进展  中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