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海盐业的最早实证是真的吗?

cht 2023-07-09 8次阅读

我国历史海盐业的最早实证——宁波大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主要收获

大榭遗址二期遗存土台Ⅰ制盐区遗迹航拍   大榭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大榭岛下厂村。2015年9至12月,为配合地方经济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初步探明遗址保存面积约20000平方米。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在遗址约一半核心区面积得以原址保护的前提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市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单位,对本来施了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一、二两期发掘并取得主要收获。在大榭遗址二期遗存中第一次发现了我国沿海地区创造海盐的最早证据。   地理环境   大榭遗址位于大榭岛榭北盆地内侧的涂毛洞山脚下,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向海。涂毛洞山西北侧为榭西沿海低地,向北又有低矮山丘。据环境考古研究可知,大榭岛约在距今9000年前已成为一座海岛,榭西低地应与大海连为一体,并和榭北盆地连通,98迷科,构成海湾环境;后随着海平面趋于稳定,榭北盆地与榭西低地均逐渐转变为淤泥质滩涂;大约距今6000年前,榭北盆地靠近山麓的狭窄地带成为滨海微咸水沼泽环境;大约距今4900年前成为淡水环境,此时榭西低地和榭北盆地内仍然是大面积的淤泥质滩涂,并伴有从西、北侧进入的两条潮沟系统,其中西侧潮沟系统可直达大榭遗址附近。   地层堆积   大榭遗址地层堆积自地表以下厚1~2.8米,底部生土是海相沉积层。地层堆积形成过程较为复杂,文化层可划分为四个大层,时代由早至晚区别为史前、东周和宋元时期。其中,史前时期包括大榭遗址一期和二期遗存,时代区别大致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和钱山漾文化时期,是为遗址的主体遗存。

我国历史海盐业的最早实证——宁波大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主要收获

大榭遗址二期遗存土台Ⅰ制盐区遗迹航拍   重要发现   大榭遗址一期遗存 第⑤层堆积。遗迹重要发现有墓葬4座、灶坑5座、灰坑66个、灰沟2条、烧结面18处和木桩若干。聚落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分布在自然地势较高处,晚段则分布在人工营建的土台上。早段聚落遗迹以灰坑为主,其中部分可能为食物储藏坑;晚段聚落所依托的土台又可分为六个进展阶段,发现的遗迹有墓葬、灶坑、烧结面、陶片堆等。遗物重要出土有大量的陶、石器,还有少量骨、木、竹编器,以及较多陆地、海洋动物骨骼和植物果核等。陶器群面貌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夹砂灰褐陶和泥质黑皮陶为主,器型重要有鼎、豆、壶、盘等,具有比较典型的良渚文化特征;另一种则以夹砂红褐陶和粗泥红陶为主,器型重要有绳纹釜、小口圈足罐、支脚等,在良渚文化中基本未见,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石器重要有斧、锛、凿、刀、镞、纺轮等,其中有段石锛数量最多,且有不少半成品和改形器。

我国历史海盐业的最早实证——宁波大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主要收获

大榭遗址一期遗存部分出土陶器   大榭遗址二期遗存 第④层堆积。遗迹重要发现有盐灶27座、灰坑5个、陶片堆2处、制盐废弃物堆18处。聚落均分布于人工营建的两处土台上,它们在不断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合拢,总分布面积达4000平方米以上。台Ⅰ平面局部保存相对较好,盐灶均位于其上,基本仅存灶底部分,相互之间多有叠压关系,成群分布在三片区域。盐灶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一型,发现4座,仅有一个灶坑;另一种为复合型,发现23座,灶坑内排列多个灶眼,最多者达到7个。台Ⅱ平面已被破坏,未发现盐灶。制盐废弃物堆大量发现,分布于台Ⅰ平面上和两个土台的扩展堆积中,其包含物较单一,可辨器型有陶缸、盆、支脚等,还有大量红、白、橙、紫色烧土块和白色钙质小结核,其中白色钙质小结核经检测为碳酸钙,初步认为它们的形成可能与海水淋滤采自滩涂的盐泥有关。遗物重要出土有较多陶器和少量石器,以及陆地、海洋动物骨骼。陶器群可分为日用器和制盐器两种,其中日用器较少,重要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可辨器型有鼎、豆、罐、盆、盘等,其既有比较典型的钱山漾文化特征,又有新的文化因素;制盐陶器数量较多,其中陶缸均为夹砂质地,陶盆则有夹植物和贝壳碎屑两种。经对盐灶附近和制盐废弃物堆中采集的炭屑样品进行碳十四测年,可知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4002100年间。发现的石器数量较少,重要是斧、锛、镞、刀等;玉器则仅发现1件锥形器。

我国历史海盐业的最早实证——宁波大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主要收获

大榭遗址二期遗存单体盐灶   东周时期遗存 第③层堆积。聚落分布于史前土台之上。遗迹重要发现有少量灰坑和灰沟;遗物出土较少,重要有夹砂陶鼎、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坛、原始瓷钵等。   宋元时期遗存 第②层堆积。聚落同样分布于史前土台之上。遗迹仅发现少量灰坑;出土遗物中有大量来自南方不同窑口的瓷器,以及砖、瓦等各类建筑构件。   初步认识   大榭遗址系在浙江东部海岛之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科学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两期发掘不仅发现了各类遗迹现象200余处,出土了各类遗物标本1000余件、陶片数万片,更主要的是在大榭遗址二期遗存中发现了相当于钱山漾文化时期的海盐业遗迹和遗物,这能说是大榭遗址发掘最为重要的收获。

我国历史海盐业的最早实证——宁波大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主要收获

大榭遗址二期遗存制盐废弃物   在大榭遗址二期遗存中第一次发现了我国沿海地区创造海盐的最早证据。不仅揭示出布局较清晰、结构较完整的制盐遗迹,还伴出有种类较丰富、要素较齐全的制盐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与英、德、法等国的盐业遗存非常相似,应是我国沿海地区发现的制作海盐的最早遗存。其发现与发掘,为探索我国海盐手工业的起源和进展,以及浙东沿海地区的交通、贸易和社会复杂化等主要课题提供了实证,奠定了基础。   大榭遗址一、二期遗存既区别有着比较典型的良渚文化和钱山漾文化因素,又都有新的文化因素注入,展现出新颖的文化特征和鲜明的自身特色。这为构建浙东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序列、完善史前文化谱系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新的视角。   大榭遗址位于今天的宁绍平原和舟山群岛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其发现与发掘对深入探讨史前时期海陆之间的环境变迁、人地关系、文化交流和传播、人群迁徙和交往,以及海洋文明特质等课题都具有主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雷少 梅术文


标签: 我国  古代海  盐业  最早  实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