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溺亡通报带来了更多疑点真相还有哪些?

cht 2023-07-08 10次阅读

李心草溺亡通报带来了更多疑点真相还有哪些?

昆明女大学生李心草之死依旧牵动人心。 10月12日凌晨,微博名为李心草妈妈发文《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称,女儿李心草今年9月9日被发现在云南盘龙江中死亡,警方表示系醉酒自杀。但她通过监控发现,当晚李心草被室友带来的两名男性朋友强制猥亵,存在激烈反抗、被打耳光等诸多疑点。 就在各种非正常死亡的猜测甚嚣尘上时,有媒体今天(14日)凌晨发布的一份警方通报显示,李心草为意外落水,此事不构成刑事案件。这份通报看起来揭开了一些疑点,但却引发了更大的质疑。 一份通报推翻流传各种猜测李心草母亲的控诉文发布后,对李心草之死的真相是否被刻意掩盖,警方的调查处理是否存在失职,外界产生了强烈的质疑。李心草年幼丧父,其母至今未嫁的细节,进一步增加了此案的悲情色彩,加剧了舆论的发酵程度。 网络上流传的现场监控片段显示,李心草疑似被长时间控制;同时,还被同行的一位男子压在身下长达25秒,并被扇了两耳光。其母提到的李心草呼喊我要报警未果的细节,让网友普遍推测,她遭到了暴力和猥亵对待,并且这是落水的重要诱因。

李心草溺亡通报带来了更多疑点真相还有哪些?

控诉文对警方的质疑,让此事的调查处理更显疑点重重。比如李母认为,警方不积极打捞搜救、不认真调查取证、不及时验尸查疑、不立案侦查。 一个可以佐证的匪夷所思的细节是,李母公布的扇耳光等视频片段,还是她主动申请查看监控录像才首次有人获知的。对这一可能影响真相判断的重大线索,警方一开始竟然忽视了,理由是看视频资料是跳跃着看的。 尽管这些信源多数来自李母,但在人命关天的案件上,它多少还是传递出警方在调查处理时不够严谨的敷衍态度,增加了李心草之死真相不简单的想象空间,让此案蒙上悬疑色彩。 不过,今天凌晨媒体发布的一份警方通报,将上述种种推测彻底推翻。根据通报,李心草和两男一女相约逛街吃饭,并先后前往三个酒吧喝酒,酒水单显示,四人累计点了36瓶啤酒和一支42度调制白酒。由于李心草出现醉酒状态,摔东西甚至割腕,同伴才会多次动手控制,压在身下和扇耳光是为了让李心草清醒。 视频中李心草的确呈现醉酒状态。另外,通报提到,网上流传的扇耳光等视频片段,中间部分被删除。由于缺少前后的完整视频信息,导致舆论将同伴的行为理解为强制猥亵。 按通报中的说法,关于意外落水的结论,是多份证据交叉印证推断出来的。梳理前后细节,意外落水能解释一些此前的疑点。比如之前不少人将阻拦李心草打出租车当做两男子作恶的证据,不过如果李心草醉酒,阻拦倒也说得通。 通报带来了新的疑点对渴望真相的李母和民众来说,迟到了一个月的详尽调查,有助于减少特权庇护作恶的联想空间,促成公平正义尽早实现。但要说这就是完整真相,恐怕难让人信服。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这份效率极高的通报,是通过媒体而不是昆明警方的官方渠道发布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在通报原文中,有经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标志为:李某草死亡原因为。的表述,但原因为只是半截话,后面没了下文。到底是赶时间急于公布导致的文字处理失误还是其他?真实的尸检结果到底如何?

李心草溺亡通报带来了更多疑点真相还有哪些?

上游新闻上午的最新采访显示,昆明警方宣传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媒体14日清晨发布的相关报道不知情,没有发布最新相关通报。今天下午新京报采访的勘查民警甚至表示,那个应该不是真实的,我们没有发过。而李母同样在微博质疑,13日晚七点才做完尸检,为何不到12小时就确定了死因,为何没有先同步给她,而是先告知媒体。

李心草溺亡通报带来了更多疑点真相还有哪些?

这些疑问有待解答。目前看来,有可能是警方与媒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出现了问题,导致一份不完善的调查通报泄露了出来。但既然引发了社会的众多疑问,相关单位理应有所交代。 退一步讲,即便通报关于意外落水的解释站得住脚,此案依旧是疑点重重。比如根据李母的叙述,事发当晚女儿落水之后,值班民警给出的结论是醉酒自杀、约着一起跳江。 然而,这和李心草和母亲当天有过正常通话,且已经买票准备国庆回家和母亲看阅兵的细节冲突。对此,通报并没有解释。既然两天内就高效率地给出了调查结论,说明相关监控证据已经足够完备,那当初为何草率地给出自杀结论?办案过程是否存在着重大失职? 另外,通报中提到,通过提取的高清音频显示,其中一位涉案男子罗某乾在扇李心草后称:啪啪啪,几个耳光就把她kao(云南方言,意为打)醒。这一细节被当作给李心草醒酒而非刻意殴打的证据。 不过据李母最新回应,高清音频她从来都没有见到,一直到国庆我都还在请求派出所能不能对监控视频做技术鉴定,对方答复做不了。那么,到底有没有音频证据?如果有,事发至今,为何之前没有全盘透明呈现给李母,以至于逼得她四处奔走一个月,苦求真相? 李心草之死需要更完整透明的真相原本可以释疑解惑的通报,却衍生出诸多新的疑点,说明此案绝非不构成刑事案件可以简单带过。要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有更完整更透明的真相。 李母的描述中,有不少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生前否认有男友等细节,说明她尝试着营造一个听话懂事守规矩的女儿角色。严格的说,这未必能构成对深夜醉酒的反驳。但想要网友认可这不构成疑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在通报中,对涉案两男一女的家庭背景做了交代,破除了权贵家庭的想象,不过对李母提到的男子威胁警方今天你把我弄进监狱里,明天我就能把你弄进去的关键细节,却避开没有回应。证据展示的不完整,多少有损通报的可信度。 除此之外,通报还称,由于认定为李心草为意外落水,不涉及刑事犯罪,因此没有限制同行的两男一女的自由。但是根据媒体对律师的采访,哪怕李心草是醉酒落水,如果三人实施了劝酒,并且没有尽到安全护送李心草的义务,那么同样有侵权过错责任。没有对同行三人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澄清,难免会加重外界的质疑,传达出三人完全没有责任的讯息。 值得一提的是,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的无锡,其官方微博无锡发布日前一篇题为《在重大事故面前,我们该做的是关爱与理性!》的短评,引发网友激烈反弹。文章提到,比事故原因、调查结果飞得更快的是各种敲锣打鼓式的视频传播,是弹眼落睛的网络谣言。 但问题在于,类似公共事件中,恰恰是缺少公正权威的调查,导致了猜测和谣言兴起。官方的说法不能一锤定音,让外界信服,还是回应关切时不够及时不够透明的结果。

李心草溺亡通报带来了更多疑点真相还有哪些?

如人民日报微评所言,人命不是草芥,哪怕小草也有尊严,有获得善待的权利。对于李心草之死,调查越严谨,程序越透明,证据收集和呈现越详尽,才能尽快抵达公平正义。


标签: 李心草  溺亡  通报  带来  更多  疑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