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房屋建筑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距今已有1900年左右

cht 2022-03-14 12次阅读

中国最古老的房屋建筑在哪里?中国东汉墓地祠堂。

在山东省长清区孝里镇南的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

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线刻图画,具有较高的古代和艺术价值。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建有保护性复室。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中国最古老的房屋建筑等相关内容。

中国最古老的房屋建筑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距今已有1900年左右

由来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于东汉初年,历经两千年古代风云,石祠之外的庙宇建筑早已几经变迁,但石祠至今完好无损,它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石祠以及石祠后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哪位,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秘密。

建筑形制

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属之祠堂,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而建,用青石砌成。

祠堂坐北朝南,东西长4.1米,南北宽2米有余,高2.6米,比嘉祥县武氏祠略大。

室内由一根八角石柱分为两间,面阔3.09米,进深2.08米。

墻壁为厚约20厘米的石板。

屋顶为单檐悬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垄、连檐等构件的形象。

石祠为单檐悬山顶两开间房屋,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2.5米,高约2.64米。

后部为祭祀用低矮石台,石祠构筑情况是:东壁上下2石,西壁1石,上端皆呈锐角三角形。

后壁横列2石。

前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两侧山墙前面立条石柱,上托挑檐枋石。

在正中石柱和后墙间,上架三角形隔梁石,

分室为两间。

屋顶前后坡备用2块石板覆盖。

屋顶石板刻出瓦垄、勾头、连檐形状,东西两端刻出排山。

原有屋脊石已缺失。

后期又在正中八角柱两侧另加小八角形石柱各一,上有唐宋时期题铭。

中国最古老的房屋建筑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距今已有1900年左右

石刻画像

祠室内的三面皆有浅线刻画像,三角石梁上也刻有画像。

画像图案为朝会、拜谒、出游、狩猎、百戏等汉代贵族墓葬石刻的常见题材。

横贯西、北、东三面内壁上部的出游图,场面宏大,人物、车马众多,且刻有“大王车”三字。

其他画像有伏羲、女娲、西王母、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神话、故事题材。

祠室外壁有大量的游人题记,最早的有纪年者为东汉中期所题,因此该祠堂的修筑年代不晚于东汉中期。

汉永建四年(129年)题记:“平原漯阴邵善君以永建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来过此堂叩头谢贤明”。

《感孝颂》,北齐武平元年(570年)齐州刺史陇东郡王胡长仁撰,刻于祠室西外墻。

篆书题额,正文为隶书。

文中提到郭巨养母的故事,后人据此认为这是郭巨之墓祠。

中国最古老的房屋建筑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距今已有1900年左右

祠内三壁和隔梁石上刻满画像,重要内容是与祠主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战争以及古代和神话故事等图像。

横贯三壁上部的“大王车出行图”是汉画像中场面最为宏伟、车马人物最多的一幅,表明祠主曾参加过诸侯王驾的卤簿活动。

北壁楼阁下部的车骑出行图,主车旁有“二千石”榜题,表明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

东西壁还刻有伏羲、女娲、西王母、风伯、雷公、贯胸人等神话内容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等古代故事。

隔梁石两面刻有升鼎、桥上坠车故事,底面刻有日月星辰。

在石祠画像的重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车”、“令”、“相”、“成王”、“胡王”、“孔子”、“二千石”7条榜题。

石祠画像的雕刻技法,是在磨光石面上以线刻为主,少部分图像兼用凹面刻,线条刚劲、洗练,形象简朴生动。

构图虽无明显界格,却上下层次分明,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精品。

在祠堂内外壁面上,还有后人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书题记,也具有主要的资料价值。

其中最早的题记是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和桓帝永康元年(167)两则。


标签: 中国  最古  老的  房屋建筑  孝堂山  郭氏  墓石  距今  已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