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最烂电影排行榜刘德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封影帝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7-06 7次阅读

隐者是杜sir的影迷,为此专门开了个专栏解读杜sir的电影。杜sir的电影,关注时代浪潮下的个体,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既有西方式的个人主义,又有东方式的善恶因果。

如果你在当下的时代中感到迷茫,在利与义中间摇摆,对善恶终有报越来越疑惑,那么隐者推荐你多看看杜琪峰导演的电影,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许多答案,当然,需要你用心体悟。

《大只佬》是一部非常深邃的电影。许多读者朋友私信隐者,杜琪峰作品的影评几乎都写遍了,为何不写这部呢?因为涉及佛学,涉及传统文化,涉及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不是一篇两篇就能解读到位的,所以隐者一直没有动笔。

最近有时间,今天试着写一篇,与朋友们分享。

1、开悟的刘德华

上面的截图是这部电影中隐者最喜欢的镜头,你说这是刘德华演的吗?是。但如果你有一些佛学功底,你会从这张图片里,感觉到这是一个开悟的人才能走出的步伐。

这个背影,是一种了因之后的轻快与洒脱,本无一物,何来尘埃。在隐者眼里,刘德华,华仔,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好,他的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他演绎这段戏,有慧根在,有悟性在,因此演绎得如此贴切。

更凭借此角色,战胜了《无间道2》里面表现出色的吴镇宇。

为什么号称大陆为人最像刘德华的黄晓明,看着让人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呢?因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黄晓明的许多善举,待人接物,“习”的成分太多了,阳明先生曾说过:人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黄晓明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与人为善,他的谦逊有礼,仿佛小学生背课文般,不明所以然。

你几时见过刘德华如此高调?

2、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理解起来比西方文化要难得多,一个“悟”字,西方语言连翻译都翻译不了,understand?

隐者十分喜欢禅宗,因为在禅宗里隐者看到了平等,一个人甚至连书都不用读避免了读经学佛的垄断,有佛缘的人,砍柴烧水都能悟到禅机。烧佛为成佛,打破心中跪拜得实相“佛”。

这也是隐者不欣赏西方宗教的原因,哪来的超然物外的造物主?承认了真神,那人岂不是永远只能跪着?这不公平!隐者这暴脾气就来了,耳边想起了张牧之的那三声枪响。

好了说回电影。华仔饰演的了因和尚,一开始就是个念了很久佛经而不得要领的凡人,隐者刚看电影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个因为朝夕相处的女孩小翠被害,而心生恶念,怒起杀人的和尚,那就是一个该被劝退的学生,贪嗔痴,一样也没少。

在找不到杀人犯孙国后,了因和尚一顿暴脾气,误杀了树上的小鸟。看着被无辜杀死的小鸟,了因和尚陷入了沉思,一坐就是七天七夜。

七天中,了因看到了因果,小翠的死,小鸟的死,都是因果的循环。了因和尚觉得虽是公道,但既然如何修行也逃不过因果,那还修行做什么呢?

因此,再也不做和尚了,及时行乐,声色犬马,反正逃不出循环。

这一念,对于了因和尚,就是地狱,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地狱。这个阶段的了因和尚,就像许多尘世间的“黄晓明”隐者的文章形散神不散,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行善,只是机械的相信:好人有好报,善有善报,应该行善,至于为啥有好报,啥是好报,他们不明白。

因此,一旦遇到他们认知外的机缘,他们就容易迷茫、执迷,如了因和尚这般。比如有些人经常抱怨,我一辈子没做过坏事,为啥老天如此对我?没有赚大钱,没能事业有成,没能长命百岁。

这种认知的善有善报,一开始就错了。这些人执著于“我”相,“我”种善因,“我”得善果,这一念,自以为是天堂,实则是地狱,执著于“我”相的地狱,佛法可从来没这么答应过你。

3、别人的恶果,凭什么我来承担?

别人的恶果,凭什么我来承担?这是大多数人的疑问,比如电影里张柏芝饰演的李凤仪。日本军官的恶果为什么要李凤仪承担呢?

有人说李凤仪前世就是日本军官,有人甚至说李凤仪是日本军官手里的军刀,但唯独有一个人被忽略了,就是被日本军官砍了的受害人。他有什么错?为什么被杀的人是他?

这又引申出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为什么二战中的日本人禽兽不如?这要追溯到明治维新之前了。幕府时代的日本是非常落后的,等级森严,武士得到新刀后,可以直接拿最低等级的穷人试刀砍头!还不犯法!

这种文化也延续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里上级对下级,老兵对新兵,欺辱层层传导,只剩下最底层的士兵被压抑到变态,最终把这恶果施暴到我们这里。

而导致幕府时代日本文化如此变态的原因,又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极其狭窄的土地上,资源贫瘠到令人发指,灾难频繁到让人幻灭,时时活在恐惧中的日本人,癫狂也就不难以理解了。

共业。

4、不执著于“我”相,才得自在

张柏芝饰演的李凤仪,在得知自己命运的悲剧后,没有消极下去,而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在自身生命处在极大危险之中时,李凤仪却在同情孙果,一个身在人世,却活在地狱的孙果。

在常人看来,李凤仪死得太惨了,这么善良的小姑娘,怎么会这么残忍个结局呢?杜sir此处故意拍了个惊悚镜头,张柏芝的人头被悬挂在树上。

这是导演在测试观众,如果你的反应和了因和尚一样,愤怒、不解,那么你就还是一个执迷的人,因为你赋予了李凤仪实相。

对于李凤仪,这是一种解脱,肉体虽破灭,却成了觉悟了人,也就是佛。循环的因果到了李凤仪这里,不再是冤冤相报,使得人世间少了恶因。而肉体的延续与否,不过是世人对“我”相的执迷。

此时的了因和尚,也到了是否能涅槃的关键时刻,是延续愤怒,杀了孙果,还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此时的电影中,了因和尚遇到了一位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他就是了因的怒,了因的嗔,了因的心魔。深陷仇恨中的了因杀了孙果,听语气,好像李凤仪也是他杀的!

这是什么安排,了因不是要救李凤仪吗?

5、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何来善恶?

朋友们,注意,隐者在这里讲的何来善恶,是出自佛经中的何来善恶,是在一定修行之上才能理解的善恶,世人不能因此没有善恶观

在佛看来,世间只有因果,所以菩萨畏因,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都是因缘际会,因果循环,才有了这世间的恩怨情仇。

但凡人不行,因为凡人没有脱离“我”相,还是没有觉悟的佛,没有大慈悲心,所以你的善恶观只能作为你自己的行为指引,绝不可以此来判定世间善恶。

此时的“心魔”了因和尚,就是处于这个阶段,他认为小翠是好人,孙果打死小翠,“我”就应该打死他。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一旦你了因和尚有了怒,有了魔,你就成了世间的判官,“你”认为善的就是善,“你”认为的恶就是恶,那“你”也就成了因果循环中的恶因之一了。

因此,“心魔”了因和尚说他差点把李凤仪打死,因为从轮回来看,李凤仪前世作孽,就应该死。

了因和尚是要为李凤仪报仇,那么他就要杀了“心魔”,最后,了因觉悟了,杀了心魔,自己就成了心魔。

好了,电影《大只佬》的解读,今天先写这些。写罢此文,隐者不禁想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名人:罗伯斯庇尔。

墓志铭如下:“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的死而哀伤,因为我要是活着,你们都活不了”。#杜琪峰#


标签: 刘德华  最烂  电影  排行榜  一战  影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