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诸葛亮为何还坐视不管

cht 2022-03-14 9次阅读

法正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法正滥用职权公报私仇,诸葛亮为什么不管?

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在费尽周折之后终于击败刘璋,控制了益州。

三国志?先主传》称:“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从这份名单来看,刘备的班底之中既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元老派,又有诸葛亮这样的荆州派,还有以法正、许靖的益州派。

而在这些人中,有两个人是这个班底中最为主要的人物。

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另一位则是法正,二人共同成为了蜀汉最主要的两根支撑。

image.png

法正投靠刘备的时间,要从张松怂恿刘璋迎接刘备入川开始。

当时的法正与张松关系密切,了解张松此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让刘备入主益州。

因此,法正从刘备入川的第一天起,便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为刘备夺取益州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

因此,刘备对法正委以重任。

《三国志?法正传》称:“(刘备)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由此可见刘备对法正的重视。

不过,法正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他原来是刘璋的手下,当初法正做刘璋的臣子的时候,得不到刘璋的信任,一直被刘璋冷眼相待,在朝野之中一直没有自己的位置。

因为受到主公冷落,所以连带着在臣子中间他也备受排挤,因此法正和益州人士多有结怨,结下了很多仇家。

image.png

而如今法正摇身一变,手握大权,俨然成了益州翻云覆雨的人物了。

《三国志?法正传》记载,法正治理益州之后:“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

”上任之后的法正丝毫没有客气,假借刑罚之名,对昔日的仇家进行了狂风骤雨的报复。

有一些人对法正的行为看不过眼,将法正告到了诸葛亮那里。

诸葛亮听到了之后,却置之一笑。

《三国志?法正传》记载,诸葛亮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怎么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image.png

诸葛亮的意思是说说,当主公刘备置身公安,不但要面对一代奸雄曹操的强大压力,还要提防孙权,在家中又和孙夫人不和,可谓艰险重重,急迫需要一个为他排忧解难的人。

而法正替主公担任了不少责任,使得主公能够抽身而主持大局,这种事求来求不来,怎么能够去禁止呢?于是诸葛亮就对法正的举动不闻不问,任凭他肆意施行。

诸葛亮这番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本来就是三个字:管不了。

尽管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远早于法正,但贡献却不如法正,在刘备身边的主要性也不如法正。

虽然法正此举不对,但诸葛亮既没有把握说服法正,也没有信心让刘备站在自己一边。

既然如此,又何必强行出头来做这件注定失败的事情呢?

image.png

因此,诸葛亮这才说出了一番漂亮话,既顾忌了法正的面子,也保全了自己的颜面。

不过,明了解法正此举不对,但自己却无法制止他,这对诸葛亮而言无疑充满了苦涩。

参考书籍:《三国志》


标签: 法正  诸葛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