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宋江形象(电视剧宋江太窝囊)至今都没有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cht 2023-07-06 9次阅读

著名演员李雪健在1998央视版《施耐庵水浒传》中扮演了主角宋江。他塑造了一个具有“真实情感”的宋江,也塑造了一个让观众“咬牙切齿”的宋江。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1

应该说,从艺术角度看,李雪健的表演是非常成功的,将一个内心矛盾、情感复杂的宋江完整地演绎出来。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2

李雪健是山东菏泽人,就是宋江的老家一带。这部作品播出之后,鲁西南的老乡“恨死了”他:嫌他把宋江的英雄形象演得太窝囊 甚至有新闻说,有一个山东观众看完李雪健演的宋江,把电视给砸了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3

李雪健在中央电视台一次访谈节目中坦言:《施耐庵水浒传》播出之后,他胆怯回老家。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4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上真实的宋江是什么样子的?

“横行河朔”

《施耐庵水浒传》是小说,其故事取材于北宋时期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最早记载其事的是南宋王称以前误作“王偁”撰《东都事略》。这本书是一本史书,后来《宋史》相当多的内容都继承此书。

《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 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 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所叙最详:“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另有汪应辰《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谓:“河北巨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张守《毗陵集·秘阁修撰蒋圆墓志铭》谓:“宋江啸聚亡命,98迷科,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

总之,我们根据这些记载,能大概还原宋江起事的轮廓:

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北宋时期宣和元年 1119年到宣和三年。起义重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起义的首领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据地,这与小说情节出入巨大。起义的结局是严重受挫后投降。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战斗力很强,“官军数万不敢撄其锋”。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5

海濒投降

根据史书记载,最终“擒获”宋江的地方是“海濒”,而当时张叔夜是海州知州,也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决战应是在近海。这与梁山泊的水战差别巨大,但应该是给小说作者提供了水战的灵感。

张叔夜到达海州后,起义军正准备攻城。宋江和起义军副将吴加亮等人,仔细分析了海州滨海的特点和城防情况,决定从海上突破,于是直取海滨,俘获了大型船只10余艘。然而这一切,都被张叔夜所派的侦探窥视到了。张叔夜连忙招募敢死队1千余人,在近城设伏;然后,再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双方开战后,伏兵蜂拥而上,举火烧毁了宋江的船只。宋江虽然率部勇猛拼杀,给敌人以重创,但见船只着火、退路已断,也不免有些慌乱。这时,张叔夜又乘势发动全面进攻,俘虏了吴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围之下,痛感大势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6

那小说的主场梁山泊怎么来的?梁山泊是北宋时期广济河中部的湖泊,而广济河上游就是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城,广济河又是主要的漕运通道,占据广济河中间的梁山泊,对于北宋时期朝廷的政治、经济、军队威胁可想而知。我们猜测,将这个主要地点当作小说发生地,提升了的主要性。

有无征方腊?

《东都事略》中也提到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帝王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用宋江去征方腊,这是一个“以敌制敌”的策略。

但是宋江投降后有无去征方腊?对此史学界争论颇大。方腊起义的时间与宋江起义几乎同时发生,规模要比宋江起义大得多。

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明确记载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但1939年出土了《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 可存墓志铭》,这就是史学界都知道的《折可存墓志铭》。墓志铭中明确记载宋江未去征方腊,折可存是在征方腊胜利后才擒获宋江的,所以有人认为方腊起义被童贯镇压后,他又一次起兵反宋。宣和四年 1122年,起义最后被折可存率兵镇压,宋江也遇害身死。

这些史料学界争论不休。但有两点是肯定的:宋江从发动起义到最终失败时间很短,只有三年时间;起义失败不久,他便死了。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7

总之,古代上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宋江是令人失望的:记载史料很少,起义影响不大,起义时间不长即被镇压,投降时间很短即去世。

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了解的宋江,几乎全部来自文学的虚构。

身后流传

宋江起义的故事有传奇性,加上当时北宋时期朝廷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下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特定环境,宋江的故事容易在民间流传,成为“街谈巷语”的内容。当时的“说话” 说书就已经开始出现后来施耐庵水浒传的一些人物,如“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等。南宋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完整记载了36人的姓名外号,并交代了水浒故事的一些情节,奠定了《施耐庵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和全书的基调。

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的三个故事杨志卖刀、晁盖劫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对水浒故事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宋江受招安和征讨方腊两大情节奠定了水浒的基本故事结构。 

元代杂剧中有一些水浒戏,如《李逵负荆》《燕青博鱼》《双献功》《还牢末》《三虎下山》等。这些杂剧中,出现了较多的水浒人物,姓名外号基本相同,情节描写也大大丰富。

 

文化真实vs古代真实

一般认为,《施耐庵水浒传》作者为施耐庵,成书于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当作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确立了独特的地位。

《施耐庵水浒传》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明代时即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又成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电视剧宋江形象 电视剧宋江太窝囊8

由于《施耐庵水浒传》的很大影响,宋江等水浒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种文化真实已经超越古代真实,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心中的宋江,比古代真实的宋江价值大得多。


标签: 电视剧  宋江  形象  窝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