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首次学骑自行车校外的童年时代系列篇

cht 2023-06-25 9次阅读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对自行车的憧憬到了痴迷的程度。痴迷到一做梦就是我会骑车子了,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骑行自如、左右逢源、如鱼得水。那时候我家还没有一辆自行车。我渴望着亲近自行车,我开始寻找目标。

记录首次学骑自行车校外的童年时代系列篇1

目标当然是大杂院骑车子的人,他的车子还不能太新,他还得好说话。我发现住南屋的李家的老大洪孝很符合条件。他每天骑一辆比较旧的车子,看样子也好说话。于是有一天鼓足勇气拦住他,给他这么开口:“大哥,你的车子能借我骑骑么?我骑完后会给你攃车子……”我觉得这个“交换条件”肯定能打动他。洪孝一听就笑了,爽快地答应了我,并说,98迷吧,一定给我擦干净啊。我别提有多高兴了,简直如获至宝,如获得了一种不可能!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每次骑完都认真攃干净。

那段时间,就盼着洪孝哥下班,他一下班我直接就把自行车接过来了,印象里他一次也没有拒绝过我,让我感觉到捡漏一样的快乐。这段时间的学车,因为没人教,始终没学会,只能是和自行车亲近亲近罢了,也是相当地过瘾。

有天同学芬说,她们班杨燕家有自行车,她给杨燕说好了,周三下午不上课,去体育场学骑自行车,约我一起去找杨燕。痴迷于自行车的我肯定欣然同意。杨燕家住在新华书店西边的一个二楼上。杨燕还真够意思,真得推出来一辆自行车,我们一起去体育场。体育场在云龙公园南边,在当时属于城西端了。而杨燕家在淮海路东段,属于城东端,可步行去的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远。

在她家只呆了一会,就这一会会的时间,我注意到杨燕家有一个光彩夺目的好东西,那就是铁饼干盒,上面有非常漂亮的图案。让我喜欢死了,眼馋地看了好多眼。那时候,漂亮图案的铁饼干盒简直就是贵族的象征。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还没有渠道可买,基本见不到,谁家摆上这么一个饼干盒,也像标志着一个阶层。从那以后杨燕家的铁饼干盒就住在了我心里,一住就是一辈子。一窥而见全貌,一个饼干盒就能说明杨燕家生活不错、有路子……

到体育场后,我们非常公平地轮流上。一人骑,二人扶。我发现骑上去以后,车子根本不听我使唤,朝一个方向“一溜斜歪”。最后我们三人谁也没学会,只是过了把尝试的瘾。

真正开始学骑自行车是大杂院的云开始和我在部队的大哥建立恋爱关系鸿雁传书以后。她有一辆凤凰自行车。正和我大哥谈情说爱的云,对教我学自行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我当时就明白这是爱屋及乌,我是那只乌,我坦然地享受着做乌。

每天夜晚我们俩都去复兴北路学车 现在的朝阳市场那一段路。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来来回回一夜晚云扶着我车子不知道跑多少趟。在她的帮助下,我终于能够掌控住自行车,不再“一溜斜歪”了,但是,会上不会下,真正的“骑车难下”,心里万分着急,每次都得云硬把车子拉住……

1977年父母给我买了一辆金狮桥自行车。我每天夜晚骑车子去三中参加高考补习班。那时候我仅仅称得上勉强会骑。自己能感觉到我只能当车子百分之八十的家,骑着自行车的感觉像极了一只无头苍蝇,更着急的是,别人不知道这是一只无头苍蝇……好在那时候街上车很少,也没有出过事。但是有一次骑到往三中学校拐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忽然失控,车子360度转了一个圆圈。好在没有车,有惊无险。

1978年8月我上班了。还没有真正学会骑车子。旁边没有车子还行,一有车子和我并驾齐驱,我心里就发慌,就觉得自己要和人家撞上。有一次为了躲避一个“并驾齐驱”,惊慌失措之下,我径直朝停泊在公共厕所门口的拉粪的平车撞去。后果车子大梁撞弯了,凸起来一个“几”型。骑在车上的我被撞击在“不可告人”处,那个疼啊,此生再没有第二回,回家也没提我的疼,说不出口。大哥把车子推到修理自行车的地方,让人家把大梁给整直了。但内心还是很伤心,虽然别人看不出来车子大梁曾经“几”型过,但是心里总觉得这车子残了,别扭。至少上班半年后,我才真正学会骑自行车。

但是徐州淮海路中山堂电影院的东边的淮海路大下岗,我始终没敢骑下去过,都是下来推着走。徐州淮海路大下岗,还是自行车炫技场。只要从这里过,十有八九能看到“大撒把”骑自行车的。就是两手都不扶自行车,靠身体在车子上的平衡顺坡而下……我曾经碰到过两个熟人在淮海路大下岗上演“大撒把”,有时候同事们坐一起聊天,某个人就会夸耀,自己骑车子敢在淮海路大下岗“大撒把”,可知道这个“玩刺激”曾经多么流行。想想自己的胆量和人家比差哪去了,连岗都不敢下。有时候碰到和熟人一起骑车子到这里,我就得对人家说:“不好意思,我得下来推着走,我不敢下。”


标签: 记录  第一次  学骑  自行车  校外  童年  时代  系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