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灵异事件:狮子林爱上狐仙有点像《聊斋志异》《婴宁》...

cht 2023-06-22 12次阅读

这是白公子讲的故事。

白公子是我朋友,他是传统的江南大族子弟,就是那种延续了几百年的超级望族。

这种超级望族,往往在上百年前就开始前往南洋,所以即便后世朝代变迁,也影响不到他们。

大家都知道,江南自古富庶,江南大族更是富可敌国,不过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它们的实力有多雄厚。

我举个例子吧,苏州最有名的园林,狮子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在民国时期,是江南大族贝氏家族的私产。

是的,国际知名的建筑师贝聿铭,从小就在狮子林长大,因为那就是他们家族的后花园。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狮子林捐给了国家,后来修整后对公众开放,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最著名的园林之一了。

嗯,江南大族,就是这样恐怖。

我这个朋友白公子,他们家族也和当时的贝家差不多。

民国时期,他们家就全部迁到了南洋,在南洋有各种产业,什么橡胶园、大工厂、房地产、航运,什么都有,是非常有权势的超级富豪。

后来改革开放,政府去南洋号召爱国华侨参加国家建设,他父亲是第一批回国的,后来住在了他们白家祖宅,经历了一场神秘的狐仙事件,最后远赴南疆,也是感慨。

我是机缘巧合认识的白公子。

苏州灵异事件:狮子林爱上狐仙有点像《聊斋志异》《婴宁》...

当时,我有个朋友在潘家园做古董商人。

那个年代的古董商人,路子野,收的东西都是不干不净的,说白了,要想赚大钱,就得跟盗墓贼打交道,只要他们手里有真东西,还便宜。

盗墓贼都是亡命徒,干这行的,都有些精神分裂,用命换钱,拿钱玩命,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子。

当时小胖和一伙盗墓贼交易时,就遇到了冒失闯过来的白公子,意外救了他,后来就认识了。

开始只知道他是个有点儿钱的傻小二,后来才知道他们家族有多么恐怖,以及他们家族的神秘之处。

白公子是一个特别迷信的人,也可能因为他经常撞邪,经历多了,也就信了。

我之前也在公众号写过许多关于他的诡异故事,像苗疆神秘蛊女,像苏州黄大仙拦车,像北京动物园撞到蛇妖,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聊斋。

后来我才知道,并不是他招这个,而且他们家族就有这个传承。

他们家族,有点儿招邪体质,经常撞到各种邪门东西。

这个也能理解,就是一个家族命太好,就容易招这个,有点儿吃了唐僧肉就长生不老的意思。

今天就讲讲白公子父亲的故事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白公子父亲远赴南疆之前,差不多是他刚从南洋回来时,经历的事情。

白公子说,因为他父亲后来去了南疆,他母亲开始执掌家族大权,所以没人管他,他从小是自由自在长大的,过得很舒服。

他父亲可不一样,严格说起来,他父亲是按照严格的贵族教育方式打造的。

他说,人讲,三代人才出一个贵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确实是对的。

因为第一代有钱人,不管他再有钱,他从骨子里还是暴发户,有钱,但是没品味,也没什么气质、内涵,自然也教育不好二代。

你看那些第二代有钱人,他们也念最好的学校,也请最好的家庭教师,也玩各种贵族运动,但是没有底蕴,就是姜文说的newmoney.

对于这种newmoney,大家愿意跟他做生意,但是不愿意跟他交朋友。只有到了第三代,有知识,有文化,有品味的二代们从小开始教育他们,点点滴滴,吃饭喝茶,鉴赏运动,这三代才能勉强算是一个贵族。

而白公子家族,信奉封闭式的贵族教育,绝对的精英教育,但是用白公子的话说,那都是骗煞笔的。

他父亲打一出生,就出生在私立医院。

然后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都念同一所贵族学校。

这种贵族学校啊,不是有钱就能上,它有一个特别要求,就是:新生的家长(最好祖辈也是)毕业于这个学校。

你看,这种贵族学校才是真正牛逼啊,它不仅拒绝普通人,它连newmoney也拒绝。

他父亲毕业后读的也是顶级名校,大学虽然也会有一些普通人,以及newmoney,但是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顶级名校都有各个实力雄厚的社团,这些社团非常有势力,好多总统、首相、首富们都是出自这个社团,所以好多人说,名校好进,社团难进,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种比较隐秘的社团怎么进入呢?

只看你的祖辈是否出自这个社团。

所以,你看,这些老贵族们直接把持住了阶级上升的最主流渠道,教育渠道,基本上就卡死了平民的跨阶之路。

一个人如何改变自身的命运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简单的还是考大学,考上最好的大学,然后认识一些比较有背景的同学,然后一起进步,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oldmoney不允许,他们早就建立起了层层壁垒,把其他人牢牢拦在了外边,让这些老贵族们永远抱团,永远可以享受荣光。

在这里也说一下,大家很喜欢看到的,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在老贵族圈子里,其实是不存在的。

因为啊,老贵族的圈子里,就没有灰姑娘,因为他从出生到结婚,接触的都是他们老贵族圈子,外人很难进入他们那个圈子。

至于好多爱情小说里描绘的,叛逆的小王子带着灰姑娘私奔,去塞纳河旁的黑餐馆啃冷面包,在肮脏的巴黎街头卖艺,也是不存在的。

用白公子的话说,他们从小倍加呵护,虚弱娇嫩的肠胃,恐怕在小酒馆还没喝两口,就会吐出来。

而且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决定了他的审美,很难看得上普通姑娘。

在当年,就是这个老贵族,却和一个普通姑娘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他说,那是国内刚结束文革没多久,他父亲就秘密回到了苏州,当时为了掩人耳目,他就住在了家里的一处别院,东山岛临湖的一个老院子里。

东山位于苏州吴中区,是一个延伸到太湖的岛,三面环水,风水极好。这里风水有多好呢?

东山全名叫洞庭东山,是的,就是洞庭碧螺春的洞庭,十大名茶碧螺春,就是出自这里。

这里出各种水果,春天有白沙枇杷,被明代大文学家王世懋认为是国内最好的枇杷,也是十大枇杷;夏天有水蜜桃,葡萄,翠冠梨(这种梨吃起来口感细腻似苹果,味道却是梨味);秋天有石榴、猕猴桃、橘子;冬天有草莓。

这里还有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还有太湖大闸蟹、太湖水晶虾、青虾等。

而且小岛就在太湖上,住在这里,凉风习习,水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所以国家领导人来苏州,也喜欢住在这里。

在当时,白公子的父亲住在这里,第一是为了低调行事,掩人耳目,第二也确实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沉静优雅。

他们家在这里的别院,也是他们家的书房,上百年的老院子,也经历了各种刀光剑影,风霜雪雨,进进出出过许多传奇人物,所以对于他这种从小在海外长大的人来说,能住在这里,还是很感慨的。

不过这种地方,清雅是有了,读读书,写写字,偶尔住几天还不错,住久了,难免就会有些孤独。

但是他们家人都在海外,他还未成亲,当地人教育和思想和他完全格格不入,所以他有时候也很感慨,觉得自己像是命悬孤岛,与世隔绝。

直到那一天,出现了一个姑娘。

那天下着蒙蒙春雨,天气不冷不热,他信步走到湖边,就看见一个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从一座小石桥上款款儿走了过来。

油纸伞挡着人脸,不知那人相貌,但是看着腰肢身段,是极美的,他忍不住吟了两句诗: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是一首伤春的诗,也有些愁怨,原本是随意感慨几句,没想到那个姑娘却朗声道: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他心里蓦然一惊,是李商隐的《板桥晓别》,这是一首送别情人的诗,想象瑰丽大气,充满了奇幻色彩,少有人知道,后世胡兰成还改编过。

这个女人,有点儿意思,而且这里孤男寡女,形影相吊,更兼太湖浩荡,烟波浩渺,颇有一种古意。

他不由念了二句诗: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这两句诗其实不能算诗,出自《聊斋志异》,是两句很大气的话,让人不要耽误春光以逝,应该饮酒作乐,不辜负青春时光。

不过他在这种情境下说出来,难免会有一点轻薄之意。

不过他觉得这个女人肯定不会读《聊斋》,所以也算是调侃一下,内心还暗暗得意。

没想到,那妹纸却轻蔑地回了一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

他彻底惊了,因为这句话,也是出自《聊斋》,是婴宁训斥登徒子的一句话。

这个女人,是个大才女啊!

他忍不住跟上去,却见那姑娘很快走到湖边,跳到了一艘小船上,然后划着小船,悠然而去了。

他看着小船荡漾,却始终看不到姑娘的面庞,忍不住感慨:人间无此姝丽,非妖及狐。

然后,他每天都早早守候在湖边,希望那个姑娘再次出现。

但是等了好久,她却没有出现过。

又等了好久,家人来电,说老祖母让他买几斤碧螺春,让人带到南洋,离家许久,想尝尝家乡的味道。

他闲来无事,便亲自去乡间收茶,路过茶园时,又看到了那个姑娘。

这次她没有打伞,穿着一身土布衣服,碎花布,小布鞋,在茶园采茶,一株又一株,极用心,汗珠沁在鼻尖,让人很想给她擦掉。

他看着她极美的腰肢,专注的姿态,不由看得痴了。

他想,上一次是才华横溢的乱世才女,这一次却是恬静优雅的小家碧玉,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呢?

他四处打听,终于知道这个姑娘叫姝女,和父亲王老汉相依为命,很少和外人接触。

他就借口收茶,去王老汉家拜访,王老汉是一个很迂腐的老夫子,说话文绉绉的,像个古人,迂腐不堪。

他曲意奉承,老人倒也喜欢他,后来就邀他喝酒,谈到最后,他发现王老汉虽然迂腐,但是古文功底很深,而且往往说话犀利,针砭时弊,胆子很大,最后两人聊到深夜,倒有点儿惺惺相惜的意思。

王老汉见夜深,索性就邀他住下,然后在山上点起红烛,要和白先生秉烛夜谈。

白先生哪里是要和他深聊,就是为了见姝女,但是又不好说破,只好陪着他各种胡闹。

最后,王老汉喝得酩酊大醉,说要效仿古人,来一个红袖添香,就让女儿进来研磨,他要画一幅画送给白先生。

白先生终于见到了姝女,慌张张站起来,想着如何开口,那姝女却低声说了句目灼灼贼腔未改!,还狠狠掐了他一把。

这也是《婴宁》里的话,但是说这句话时,婴宁已经对公子心有所许,所以白先生也是暗暗高兴,终于等到王老汉醉倒,他把老人家送到房子,马上对姝女表达了心迹。

他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姝女却摇头,说她不需要承诺的,注定要负的承诺,不说也罢。

今朝,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那就且在一起吧。

明日,你我永不相见。

白先生以为她在试探自己,再三表明心迹,也如实说了自己的情况,说愿意带姑娘回南洋,或者自己搬过来,都可以。

姑娘只是笑着摇头,捂着他的嘴,告诉他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第二日一早,姝女就送他下山了。

白先生再三承诺,禀告家人后,马上就来迎娶她,姑娘只是笑靥如花,沉默摇头。

白先生跺跺脚,拿着茶叶很快回到了南洋,却遭到了家人的剧烈反对。

他们告诉白先生,自打他出生开始,他的配偶就已经确定了,除非他叛出白家,否则绝对不可能。

白先生被家里圈禁了二年,直到后来改革开放后,大陆来华招商引资,他才借机回到大陆,然后赶赴东山岛,却发现小岛依旧,东山依旧,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子,却再也看不到了。

他借着归国华侨的身份,秘密委托当地政府四下里寻找,后来却回信,说政府派人大索群山,却没有发现这样的人家,也不知道是托词,还是事实。

他后来连续七次亲赴东山,凭借记忆寻找那户人家,终于攀到山顶,却看到满山茶树,水波浩渺,哪里还有那个神秘的姑娘?

他在山上枯坐了一夜,后来将自己佩戴了二十年的玲珑宝玉放在山顶,转身走了,后来再未来过东山。

白公子说,他一直觉得,自己父亲后来性情大变,爱上了狐女,最后远赴南疆,与家族彻底决裂,根源还是在这里。

他们白家啊,是伤了他的心了,从那个晚上他在东山枯坐了一夜后,就已经决定叛出白家了。

所以他回去后,马上回到南洋,和他母亲完婚,待生下他后,就匆匆追随狐女而去了。

我也感慨,说这还真是一段很古典的爱情故事啊,简直就像《聊斋》里的故事。

白公子就笑了,说这个故事还没完。

我问他,难道那个姝女又出现了?

白公子摇摇头,说姝女没有出现,但是那块玲珑宝玉又出现了。

他说,父亲远赴南疆后,江南连降暴雨,大风肆虐,山上有一株几百年的老桂树拦腰折断,有村民在树心里发现了这块宝玉,上缴给了国家。

这块宝玉是我们白家的传家宝,七窍玲珑,里面雕刻有一百零八个字,讲述了白家一段秘史,所以政府看到后,又返还给了我们。

说完,他从脖子里拉出来一块古玉,给我看了一眼,果然是晶莹透剔,而且有几个孔洞,看着像一个活物。

白公子说,这块玲珑宝玉,是我们白家的传世之宝,几十代人珍若性命。论用情之深,我不及父亲。

白公子的父亲,我少年时去南疆旅行,也曾见过一面,当年他随狐女而走的内情,我也很清楚,但是还怪他抛妻舍子心狠,却不知道,当中还有一段隐情。

终于,我忍不住说:那个老桂树?

白公子摇摇头,说江南灵秀之地,蛇虫鼠蚁都能成精,谁说草木就无情?

他说,他们家在东山的老宅彻底废了,他后来去过一次,看见了他父亲很多藏书,以及父亲写的一幅画,还有一句话。

那画上是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骄傲而倔强,款款儿走过来。

那句话是:你走后,东山的桃花再未开过。


标签: 苏州  灵异  事件 , 狮子  林爱上  爱上  狐仙  有点  聊斋志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