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扮鬼还原真相,父亲亲手杀死儿子,竟是因为一个女人?

cht 2023-05-08 7次阅读

刘传林被杀一案渐渐地明朗,只剩收取杀人证据,为了让凶手露出破绽,狄仁杰和李元芳决定借鬼敲山,继续制造闹鬼的气氛,利用对手迷信的心理,让他自己暴露,刘查礼做噩梦被吓醒后,心里一直不安,来到刘传林的灵堂前,希望儿子不要再闹了,结果棺材板咯噔咯噔地响,蜡烛瞬间被熄灭,他害怕着看着周围,突然他看到桌子上躺着衣袖残片和一串佛珠,他又惊恐又愧疚,等他醒后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在儿子被杀的现场。

转头他就看到三个披头散发的人正在登山,儿子坠厓事件再次重演,刘查礼痛苦地叫喊着儿子,忽然冥司的无常举着状纸出现在他的背后,他回头看到恐怖的一幕,灵魂都颤栗了,他哭着承认是自己亲手杀了儿子,并签供画押,拿到供状以后,又有叫爹的回音,他以为是儿子却看不到任何鬼影,再次回头发现无常消失的无影无踪,刘查礼直接吓得晕了过去,三天后的早上他醒在了灵堂前,而狄仁杰早已不在刘家庄,而是在湖州县衙,他下令曾泰把刘查礼捉拿到案,刘查礼毕竟曾任京中五品大员,没有确凿的证据,他可就抓住曾泰他们的把柄了,万一告到御史那里,曾泰认为不妥,狄仁杰告诉他,为官断案都一样,不可顺向行走,需要逆鳞而上方为高手,否则曾泰永远都是七品县令,曾泰受教了。

公堂之上,刘查礼打哑谜拒不认罪,狄仁杰扔下佛珠刘查礼想到灵堂前的那一幕,害怕地倒在地上,接着狄仁杰展开刘查礼亲手画供的供状,谎称阴司交给自己要求主持阳间公道,刘查礼更是惊恐万状,不得不承认亲手害死亲生儿子的事实,但他不说原因,只求速死,狄仁杰只好将他关押起来。

事后狄仁杰想不通他的动机,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是什么促使他要狠毒地杀害亲生儿子,这时缓过神来的曾泰跪在狄仁杰面前,佩服他还能审阴司的事,狄仁杰与李元芳瞬间发笑,这才告诉他整个案件的详细过程,首先一个自己失足掉下山崖的人,又怎会把手腕上的念珠吊在悬崖上,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李元芳把守灵人吓晕,狄仁杰拿着现场捡到的那块红绸与死者的衣服上核对,果然这衣袖残片是被扯下来的,而死者的面部已无法辨认,看来死者是头冲下摔下来的,一般坠崖之人多是横摔而死,当时狄仁杰就断定刘传林的死绝非意外,而凶手只有一个正是他父亲刘查礼。

然而只有这两个物证还不够,所以才又有了利用气氛断案的方法,等刘查礼被吓晕后,趁着夜色的掩护,狄仁杰把她放到一家农舍看管,第二天深夜就把他带到翠屏山的梁头,也就是刘传林坠崖之处,而后让元芳和卫士扮做鬼怪的模样,演出了刘查礼谋害儿子一幕,至此刘查礼对阴司一事深信不疑,当晚就把他送回刘家庄,等第三天的早晨他才醒来,才有一种自己度过一晚上的感觉。

可是狄仁杰又是怎么知道刘传林被杀害的情景,还令当事人刘查礼看不出任何破绽?狄仁杰笑道那只是一个推理,之前他在现场发现两头小路旁伸到崖外的一颗矮树,被人踩断了两个枝干,露出了新茬,这样就可以证明刘传林在坠崖之前一定踩到了这颗小树,可为什么他的会踏到悬崖之外呢?肯定是有外力的作用,能做这件事的只有刘查礼。

于是一个推论就在狄仁杰脑海里产生了,在刘查礼大力推搡之下,刘传林并未摔下悬崖,那棵矮树拖住了他的脚,而接下来就是手串和衣服的碎片,于是第二个结论产生了,刘查礼想要将刘传林推下去,而刘传林却抓住了刘查礼的手腕,刘查礼用力拉扯工公子的手,却撕下一截衣袖,而此时刘传林的身体悬于崖外,身体无从借力,双手就死死地抓住父亲的手,将刘查礼迅速带到崖边,刘查礼情急之下狠狠一摔,挣脱了刘传林的手,由于用力过猛,手串从死者的手腕激飞而起,落入草堆之中,也就是这一下断送了刘传林的性命,而刘查礼趁着刘大离开将衣袖扔了出去,经过狄仁杰的反复的推理和论证,一切都变得合理清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取证行动。

曾泰真是叹为观止!此案算是告破了,然而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解决,就是动机以及动机背后的隐情,夜里狄仁杰回想着案情的断片,为解开刘员外害子之迷,狄仁杰决定二访刘家庄搜查,元芳在刘查礼的房间发现了一坛蜂蜜,曾泰在刘传林的房间,找到写着“玉花轩”三个字的一张名帖,这个地方湖州城并不存在,而狄仁杰询问夫人莹玉大婚那天刘查礼与他争吵的原因,夫人只是说婚礼太简单才发生的口角,两人一问一答,简直是滴水不漏!狄仁杰感叹这女子不简单哪,一般的女子见官,不是羞涩的口不能言,就是被吓得浑身发抖,而此女在狄仁杰面前却镇定自如,理路清晰,能言善辩,回答问题不假思索,闭口不谈调戏之事,想来她是有备而来的,殊不知狄仁杰从守灵人的嘴里套出了真相,他说曾听到夫人向老爷告状,诉说公子屡次调戏于她,老爷发怒说以前不信,这次亲眼看到,公子干下败坏人伦之事,定要杀他以免丑事传扬出去,看来刘员外是认定了儿子所做之事败坏门风,所以才杀他遮丑的。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标签: 仁杰  扮鬼  还原  真相  父亲  亲手  杀死  儿子  是因为  一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