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剧王!挣扎7年,一个叫江阳的男人决定去死

cht 2023-05-06 6次阅读

有一部剧,飘一直压着没说。

其实刚开播时飘就被全员演技派惊艳。

但怕烂尾,没敢说。

直到不久前大结局,终于敢用这个词形容它——高开“炸”走。

不仅从头到尾没拉垮,最后一集更是直接起飞,到达了国产悬疑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的年度“剧王”,是它无疑了吧——

《沉默的真相》

以下简称《沉真》

开局8.9,一路逆袭到9.2,至今仍维持在9.1的高分。

评分上,反杀了《隐秘的角落》。

口碑方面,甚至更胜一筹。

同样写了《隐秘》的原著作者紫金陈,第一次看完改编剧后,没有急于卖书。

因为剧的质量,已经好到不用叫卖,就足够有自信大爆。

圈内顶流也甘当自来水,为它真情实感得落泪。

不怪得“迷雾剧场”,将这部承载着最大野心的作品,压轴出场。

《沉真》算得上,近五年来最具社会现实意义的国剧。

它带给人的震撼,是击在心口的一声闷响。

静默,却钝痛无比。

《沉真》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一个检察官,为身为同窗的乡村老师平冤,最终搭上了自己青春、前途,甚至生命。

短短12集的体量,一行字,就能概括完。

但抻开来,这检察官短暂而藉藉无名的一生,无一处不浸透着血和泪。

检察官江阳(白宇 饰)

一出场,他就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没错,我们的悲情男主角,开头就死了。

被抛尸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疑犯是他的老师——律师张超(宁理 饰)。

张超被捕后迅速认罪,却在审判时当庭翻供,拒不承认自己杀人。

各种证据也显示,他的确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杀害江阳的,另有其人。

与此同时,报社记者张晓倩(黄尧 饰),收到神秘人寄来的匿名信。

对方要求报社24天内,每3天在头条刊登一张照片碎片,集齐9张就揭开真相。

24天,这也是张超不断重复的数字。

一切看起来就像有人联手做了一个局,一步步请君入瓮。

要入局的,自然是2010年,江潭市这条线的主角,严良(廖凡 饰)。

被上头派来调查的“神探”严良,从张超嘴里撬不出话,只能将重点放在了死者江阳身上。

由此牵引出2003年,江阳的故事。

彼时,他还是一个刚考上检察官,意气风发的阳光少年。

而老同学李静(谭卓 饰)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命运的扳机。

她来求江阳,帮忙调查前男友侯贵平之死。

结案材料中写,在山村支教的侯贵平,因强奸妇女被发现,畏罪潜逃跳河自杀。

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一身正气的热血青年侯贵平,根本干不出这种事。

知道实情的李静,直接抛出了真相:

他其实是因举报性侵案被杀害,还被当作替罪羊倒打一耙。

至此,第三条最核心的侯贵平线,也终于浮出水面。

三线并行叙事的结构,一环扣一环“剥洋葱”式地交错出全貌:

2000年:侯贵平到苗高乡支教,无意得知班上女同学多人被性侵的事实,得罪当地官商勾结黑势力,一路举报无门被杀害。

2003年:新官上任的江阳被老同学李静拜托,调查此案,沿途阻力重重,最终也无辜惨死。

2010年:严良负责调查江阳被害一案,要在24天内抓住真凶。

三条故事线,三条人命,长达十年的时间跨度。

最终汇合出了一场,用死亡做赌注的正义接力。

《沉真》的故事主体很简单,它没有《隐秘》那么复杂,也没有太多虚无缥缈的留白,自然也少了很多解读的空间。

甚至一开头就告诉了你全部的实情,因为重点,从来不在凶手是谁。

它真正想表达的,是真相为什么会“沉默”。

由此侯贵平的一次次上诉,江阳的一次次追踪,才有了意义。

说白了,观众的心要“悬”得起来,故事才“疑”得下去。

好的悬疑,牵引人心的不必是“人怎么死”。

而是,“人为什么而死”。

《沉真》的每个主角,都为信仰“牺牲”过至少一次。

不仅是死去的侯贵平、江阳,还有身边给他们提供帮助的,其他主角。

比如最侠肝义胆的,“平康三杰”。

江“阳”,朱“伟”,陈“明”章,三人的名字里,就写定了向善的命运和结局。

先说法医陈明章。

初识时,江阳为找回侯贵平真实的尸检报告,一见面就被讹了一笔好处费。

他很聪明,用一千块试探江阳是否有心查案,避免重要证据落入不怀好意的人手里。

他也很精明,能保守秘密,更会识人善用。

确定江阳够上心后,才放心给他引荐搭桥。

提供各种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可谓一个绝佳的管理者。

他的世故,让他可以在当年侯贵平被害后,保留最关键的证据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他的不世故,又让他时刻遵从内心“做个好人”的信仰。

“大好人”,是心中有公理,耐心蛰伏等待机会,为正义翻案。

“小好人”,是心中有不忍,能听见近处的哭声,体谅江阳的辛苦,无数次劝说他放弃,提醒他前路坎坷。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他是主角团里,唯一一个能置身事外,一切也的确与他无关的人。

但他的侠义,仍然让他选择在最后以身涉险,给江阳设计最关键的自杀道具,担下罪名最重的协助自杀。

他精明,但他也讲义气。

他不是圣人,但更像真实世界的好人。

当长夜漫漫,江阳选择做黑暗中唯一的火,而陈明章,甘愿做助他燎原的那阵风。

看不见,却默默提供帮助,尽可能让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牵引着偏离轨道的火车摆回正道。

当他心甘情愿站在审判席上接受最后的判决,这是他为信仰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他心底最大的侠义和勇气。

而“平康三杰”里,牺牲更多的,还是江阳和朱伟这对“破瓦罐”兄弟。

作为刑警的朱伟,有个外号叫“平康白雪”。

看剧时不知其深意,看回原著才懂,江阳出生在漫长冬夜后的春天,他是“阳春”,朱伟是和他互为映照的“白雪”。

暴脾气的朱伟,最初只追求结果正义,秉持的是最朴素的善恶观。

这让他的处事风格有点“莽”。

他可以为了结果用歪路子诱供,甚至不惜顶撞上级硬碰硬,完全不计后果。

他就像一辆停不下来的火车,用义愤作燃料,摧枯拉朽,一往无前。

但,比他更破釜沉舟也更不幸的江阳,却让他犹豫了。

他是真心心疼这个年轻人的际遇,为江阳的勇敢和遭受的不公惋惜。

江阳成为了朱伟唯一的刹车系统。

朱伟可以为了正义付出所有,却接受不了江阳为了法理牺牲至此。

于是他接过江阳的信仰,从正义至上,变成法大于一切。

这段看似伟光正的怒吼,却是他被江阳感化的证明:

一个人再有理再愤怒,也不该绕过法律动用私刑,执行自己心中的公正。

他开始奉行江阳的信仰:程序正义。

即,用人们看得见的方法,实现正义。

过程透明,规则通用,证据链完整的,“看得见的正义”。

作为检察官的江阳,不仅是要还无辜之人一个真相,一个清白。

他捍卫的,还是司法的公正和和尊严。

这最难,也要用最大的代价来换。

到最后他能赌上的,只有性命。

但比生命更让他追念的,是他本可能拥有的,前途光明的人生。

丢钱包这场戏,可谓全剧最大的泪点。

被诬陷贪污入狱两年的江阳,在出狱后的接风宴上,发现自己钱包丢了。

本是一件小事,经商致富了的陈明章不会让他缺钱花,身份证也可以让朱伟补办。

但江阳还是哭了。

前面历经艰辛他没哭,丢了个钱包,他却崩溃到咯血。

他丢的不是钱包,是钱包里可能装着的全家福,是伴他在监狱度过漫漫长夜的一家三口合照。

是年轻时拍的证件照,那上面有最踌躇满志的自己,是那段时光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那是江阳本来完整而美好的人生,是无法补办的幸福可能?。

更虐的是,这个场景里,还有许多“细品起来都是叹息”的细节。

江阳说身份证要补办时,朱伟笑着安慰他:我给你办!我就是干这个的啊你怕什么?

从颂声载道的刑警大队长,到只能补办身份证的基层户籍民警,朱伟牺牲的,何尝不是自己的光明前途。

而铁三角聚餐的餐馆,规格也肉眼可见的下降。

茅台虽犹在,菜式和环境,却都不是从前的水准,难以想象这些年三人都经历了什么。

为了一个程序正义,牺牲的不止铁三角,还有开场出现的张超。

作为江阳的老师和辩护律师,他为江阳被诬陷受贿时,没能为江阳争取更轻的处罚而内疚多年。

更不用说,侯贵平本也是他的得意门生,他却沉默多年,没有替其伸张正义。

因此,在江阳提出自杀计划时,他自愿出来执行抛尸任务,用在监狱度过余生的大概率,还一份良心债,也为江阳赢来最安慰的奖励。

最心疼江阳的是朱伟,最懂江阳的,却是张超。

因此,在没有被剪进正片的一段花絮里。

是张超,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为江阳献上挽辞: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但其实,《沉真》不是几个孤胆英雄的故事。

几个主角,也并非被绑在十字架上的献祭者,他们其实是随时可以退出、放弃的。

而《沉真》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它赞扬的,是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依然做出的无悔选择。

是每一个时空里都有人选择向前,是每一次关口都有人选择坚持,蚍蜉最终才能撼倒大树。

《沉真》更难得的是,它把这些选择的代价,和撬动天平所需要的砝码,明码标价地给出来了。

注意全剧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三十万。

这三十万,是陷害江阳贪污,让江阳因此入狱,仕途全断的三十万。

是关键人证被杀害后,家属收受贿赂赶紧火化尸体以消灭罪证,彻底买断一条人命的三十万。

也是背后的利益集团,孙传福、胡一浪等始作俑者,桌上区区一碟的鱼子酱。

三十万,可以是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的未来,也可以仅仅是一道菜。

而要扳倒这样的利益集团,实现最终的正义,搭上的不仅是三条人命,更要一群人的人生作陪。

还得是一群,不算普通的普通人。

看看“平康三杰”,分别包含了以检察官为代表的检察院,以警察、法医为代表的公安机关。

加上律师张超为代表的法院,公检法三家都齐了。

而以女记者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即是最后的筹码,制造大范围公众舆论,点燃炸弹的引线。

如此合力,压上全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一班人,才够分量还原出一个事实,让长夜透出一丝光明。

记者这个原创角色的增加,则又是《沉真》的一处巧思。

不仅是女性,而且作为被侵犯的受害者,亦是最后出庭作证的最关键人证,其实是个很好的正面榜样:

性侵可怕,但该被痛骂的,应是施暴者,而非受害者。

拥有强大而坚定的内心,照样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而记者这个身份,又更是打了剂强心针,鼓励受侵犯的女性不要被舆论打倒,而是努力去做影响舆论的人。

可惜,我们也知道,就是这样一群不普通的普通人,生活中也是少有的。

更多“被沉默”的真相,也是没那么幸运,能有这么多帮手相助的。

往往唯有等一个公平的上帝之手,也就是时间,动辄十余年的、足够长的时间,来洗去盖在白骨上的黄土。

有时甚至不是真相浮现了,而是压制的那股势力松懈了,有所颓败,才出现一个缺口,才有可能划拉出一片光明。

《沉真》不是爽剧。

没有主角团一路逆袭打怪的快感,坏人得到了惩罚,可好人也同样要坐牢。

这样的局面不算“赢”,却反而照亮了英雄真实的样子。

看完《沉真》,飘总会想到一些现实案件,和那些倒下的英雄。

比如湖南操场的埋尸案,比如疫情期间的吹哨人们。

他们努力过、奋力向前过,做出过无憾的选择。

但往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换来等价的公正。

他们牺牲最多,得到最少。

但,他们会永远被人铭记。

《沉真》就是献给这群牺牲者的赞歌。

它就像江阳遗物里,最新版本的检察官法。

是慰藉,是勋章,是他们拼死守住的道。

因此,看到从9.2跌到9.1的评分,看到一些低分评价,是因为植入广告。

飘忍不住再呼吁一下——

不要仅仅因为它曾向市场或审核做出过妥协,就给它差评。

也不必因几部悬疑剧之间的评分口碑有差异,就厚此薄彼。

国产剧进步的方式,从来不该是踩一捧一,枪打出头鸟。

而是要看到它们身上,不断的改良和进步。

看《隐秘的角落》,我欣赏其极度个性的审美。

看《摩天大楼》,我赞许其对女性视角的关注和立意。

看《沉默的真相》,我叹服其对社会公义的追问和捍卫。

是这些良心好剧,百花齐放出一个国剧新盛世。

注水国剧越多,人们看待传说中的良心国剧的眼光也就越具审量。

但其实,越是劣币驱逐良币,就越该对良币给予支持和赞美。

不要在该严格时宽松以待,该鼓励时极尽严苛。

等掉到8分再来惋惜,国内无拿得出手的好剧。

就太晚,也太愚蠢了。


标签: 年度  剧王  挣扎  7年  一个  叫江  男人  决定  去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