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鹅只生活在南极,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

cht 2023-05-05 5次阅读

养殖场检验鸡蛋合格率只能靠人为逐个检测?世界极危物种长江江豚的身体检查费时又费力?南极帝企鹅身穿“冷外套”,温度竟比周围空气还低?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红外热像仪可以轻易解决看似难解的问题。


timg (5).jpg


红外热像仪是把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热图像的仪器,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热像图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运用这个原理热像仪可以运用在各方面上。


一、鸡蛋孵化


在我们常见的养殖基地孵化室里,鸡蛋都是一盘一盘的放在孵化箱里的,工作人员在检验哪些鸡蛋已经死亡,无法孵化的问题时。

就需要逐个检测,费时费力。

使用热像仪可以观察鸡蛋的热分布情况,通过温度不同快速检测鸡蛋存活状态。


Fotric 226拍摄,图片中鸡蛋上的圆形低温部分为鸡蛋的气室,如气室显示为蓝色,则该鸡蛋已死亡。


二、长江江豚身体检测


长江江豚,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濒危物种。

因此长江江豚的身体健康状况格外重要。


Fotric 226拍摄,长江江豚尾部发炎


利用热像仪可简单为江豚进行非接触检测,通过热像图可以直观的看到海豚身体内部温度变化,以此医生可以准确查看江豚尾部发炎状况。


三、南极“帝企鹅”温度比周围空气还低!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虽然南极的气温可以低至零下40摄氏度,但是生活在那里的帝企鹅的身体外表面甚至比周围的气温还低!唯一比周围空气温度高的身体部分是眼睛、嘴巴和脚掌,其中只有眼睛部分的温度在冰点之上。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科学家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拍摄显示,企鹅身体表面平均比周围的温度要低4至6摄氏度。

因此,具有极强保温效果的企鹅可以适合在南极这样的极冷情况下生存。


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却有不同的动物群。


北极有令人畏惧的凶猛的北极熊;南极有数量庞大的企鹅家族,南极洲附近海域还游弋着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然而,细心的读者却会发现,北极没有企鹅;而南极大陆也没有北极地区常见的现存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


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与熊类的起源和演化、动物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以及生态学有密切关系。


追溯熊类的起源,现代熊的祖先是距今5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的犬熊?


熊类在地球上出现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距今100万年的上新世和更新世便很繁盛,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各角落南极洲除外。


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地质发展史也有密切关系。


南、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不同。


北极是被大陆围绕的洋盆,处于欧亚大陆、北美洲大陆中间的大洋的陆生哺乳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与其周边的大陆生物和海洋生物,在生物史上有密切联系,形成呈环北极分布的动物区系。


南极则完全不同,南极洲是一个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陆。


在3亿年前,即石炭纪末和二迭纪初,整个地球的陆块曾经组合为两个联合古陆。


大约距今2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末,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到了至今6000万年前,南极洲便完全与周边大陆分离,从此成为独立的大陆。


熊类是杂食、适应性强的陆生动物,从北极到热带均有分布。


第三纪由于地球上出现寒冷气候,南北极形成冰川。


来不及由极地往温暖地区迁移的喜温动物都灭绝,仅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冰川边缘生活。


原来以北极植物为主食的穴居熊绝迹了,而一种毛皮厚、肉食,并且体温调节能力、越冬生理以及生物化学都适应严寒的熊类在北极生存下来,这便是以后的北极熊。


它们以海豹、幼海象、鱼类、鸟蛋以及搁浅鲸的腐肉为主食,成为严格食肉动物。


而南极洲早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便是一个海洋环绕的大陆,不与其他大陆相连。


大洋的隔断使陆生熊类根本不可能往那里迁移,所以南极不可能发现北极熊的踪影。


在这个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上,却没有大陆区系的动物,所有动物均划归海洋动物区系。


标签: 为什么  企鹅  活在  南极  北极  没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