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解(上智下愚不移)

cht 2023-04-30 10次阅读

我很久以前有个老板年终讲话,每次都会恳切地翻来覆去地说,我们要求变,只有变化我们才能生存。

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解(上智下愚不移)(1)

领导还提到了很多改变的方式,譬如加班变化,譬如减员增效变化,都是很好的提案,最后还强调,恒久不变的,唯有变化。

台下的听众各个春风满面、仰脸鼓掌。

当然,也基本都是春风过驴耳,你要我加班到晚上八点,我没法反抗,我就从晚上六点开始干活,这之前我都花时间来思考人生,人生基本由晚饭吃什么和打几小时游戏再睡觉来充实。

你要我减员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没问题啊,但是别跟我提效率啊,我只能顺着事情的次序来做。

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解(上智下愚不移)(2)

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一样,当我们说要改变的时候,我们要改变什么?是不是像朝三暮四的那个养猴人一样,改变发果子的次序?当然不是,当你觉得企业没有动力的时候,我们靠什么来改变。

我们要改变的,是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思维是什么?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

包括我们的思维格局、理念乃至个人喜好。

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解(上智下愚不移)(3)

虽然我们更希望自己是靠理性的管理企业,可是不得不承认,当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并遇到瓶颈的时候,更多的情况正是多年行成的思维习惯和个人喜好限制了我们的发展,这不是员工的能力和素质问题,如果说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问题,那么,这是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固化无法突破的问题。

面对一件事情下意识产生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十年以来屡试不爽但千篇一律,这跟我们的思维习惯有关,跟我们的领导力成长环境有关,甚至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性格有关,但正是它们限制了企业整体模式的改变和发展。

再说被固化了的思维模式上来,从古至今每一个管理者都希望创立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说信仰,当信徒信奉一个宗教的时候,信徒的思维习惯被固化了,甚至是以一种群体的模式来定型所有信徒的思维方式,几千人几万人甚至更多人以同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接受指令,完成任务。

这同时也就是传销所追求的管理理念,传销组织者一定熟读中外历史,传销是强制性的受驱动于利益的,可是反过来说,有多少的企业管理者没萌生过获得同等效果领导力的想法呢?

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解(上智下愚不移)(4)

当你觉得下属不能毫无疑问地执行指令时,当你觉得下属因为业绩突出提出加薪升职时,当你的下属因为能力突出不听管教时。

你是否萌生过对他进行宗教化洗礼的冲动呢?当然,这个效果很难达到,你只能跟他讲企业规划,未来期权池,一遍又一遍地用自己苍白的价值观来给他洗脑,你感觉很累,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恼羞成怒,有趣的是,那头不听话的倔驴和你的感受一样的。

所以管理者大多希望被管理者能够以信徒的方式存在,于是才有了,惟上智下愚不移也这句话,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的,但只有上等智慧和最下等愚笨的性情不能够被改变。

当然,这句话放到封建时期是有歧义的,因为封建帝制时期,并不可能人为地去选拔一个智慧高于群体水平的人作为上来管理整个帝国,但是帝国的管理阶层代表着上智,在那个时期,管理者是否有智慧,基本靠天赐,候选人数实在太少,连概率都谈不上。

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解(上智下愚不移)(5)

因此可以清晰的看到管理者及被管理者的群体命运不断的大幅度起伏跌宕,板荡。

可为什么大多数开国的帝王会相对贤明呢,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从长期的残酷竞争中选拔出来的智者,在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他们的智慧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那才是最优秀的,而且,不会有任何人对这个考评结果提出质疑,有异议的都被淘汰了。

所以当帝王立嗣的范围小到要靠祈祷来挽救的时候,那么上智下愚这句话就被完全的滥用和曲解了。

本身来讲,智慧和愚蠢就是相对的,当管理者的智慧在低水平徘徊的时候,那么被管理者的愚蠢也就必须迁就管理者的水平线做相应的下移。

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管理者的智慧程度是真实的,也就是不移的,那么如果被管理者的智慧高于管理者怎么办呢?希望自己不被移,那么被管理者只能自动先移,怎么移,皇帝的智慧程度只是个八级木工,那么他那些智慧的被管理者们只有两条出路,一是隐退,二是装傻,傻到木工六级,才能体现出皇帝的智慧。

如果你坚持你的智慧要高于你的帝王,那么你基本要被移掉职位或项上的脑袋了。

那么你问,是不是留在帝王身边不移的都是装傻的呢,不见得,也有相当规模真傻的,这个群体数量甚至高于装傻的,因为不需要丝毫的矫揉造作,有了他们的存在,装傻的才能掩饰其中、浑然天成。

好,回到现代企业环境中来,上智下愚这句话仍旧是唯一的准则,只不过有另外的解释,你可能要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是业务领先者,实在不行,只能找一堆不如自己的下属来领导,是的,虽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认,但是这种现象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这里允许会心一笑。

从管理学上来讲,这并没有本质上的错误,但是基本难以突破和发展。

是不是禁止外行领导内行。

并不这么认为,首先,并不认为只有内行领导内行才是唯一优质的方式,首先,智并不仅仅是智力,它也代表着智慧,智慧是什么,内容很广,管理上来讲,首先是领导力,领导力代表着什么,首先是种包容,是道德影响力,代表着即使你业务水平不如你的下属,你仍旧能够让他死心塌地的追随你,并拼搏努力。

因此,外行可以管理内行,且看刘邦同志在行政管理期间,自身运筹帷幄不如总参谋长张良,行军打仗不如三军统帅韩信,治理国家管理后勤不如国务院总理兼后勤部长萧何,可是为什么在韩信功勋最鼎盛时期见到刘邦还是不敢反抗,乖乖的双手奉权、屈身下拜。

所以,什么叫上智下愚不移,是为取其智慧为上,率其下众之愚直。

倒觉得,所谓上智是不断变化的,其不移是为恒移。


标签: 对于  下愚不移  理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