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有二十几个儿子,为何选了个最不聪明的做继承人?

cht 2023-04-27 5次阅读

晋朝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只能挖草根、啃树皮充饥,大臣将奏报呈给晋惠帝司马衷,谁知晋惠帝知道后却大为不解,竟询问身边的人“既没有米饭可食,为何不吃肉粥呢”

本则典故出自《晋书·惠帝纪》--何不食肉糜,而典故中的主人公正是有名的“傻瓜皇帝”司马衷。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会选择他为继承人呢?难道就没有其他儿子了吗?

恰恰相反,晋武帝司马炎后宫足有上万佳丽,儿子也有二十几个,其中并不乏聪慧之子,如司马遹,他这样做自有其顾虑。

名正言顺

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

司马衷为杨皇后所出,乃是正儿八经的嫡出,上面虽有一个哥哥,却早早夭折,最后这太子之位落到司马衷头上,自也是顺理成章。

母家背景强大

司马衷的母亲杨氏深受司马炎宠爱,初立太子便听从其的建议。

且杨氏母家的势力,在朝堂上不可小觑。

若是另立他人,势必会引起动乱。

幼童无知

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时,只有八岁,正是贪玩无知的年纪,长大后便好了。

司马炎早先也这样认为,或许司马衷是大器晚成那流派的。

可是司马衷的愚笨并不是幼童无知的类型,二十几岁时,仍不堪大任。

迫于局势

太子又是国之根本,一废一立都会引起国本动摇。

司马炎晚年时期也动了废太子再立的心思,恰逢齐王司马攸在朝堂上呼声渐高,现在废太子势必会引起局势动荡,一旦被司马攸抓到可趁之机,自己辛苦打拼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人了。

既不能废,那就要为儿子清除障碍,并找来帮手,这样司马衷才能坐稳皇位,守得住司马家的江山呀。

于是,司马炎先是在皇后的引荐下,让司马衷娶了才女贾南风为,接着改进了分封制,把宗室亲王纷纷派去各自封地,加强了自己对中央的控制力。

前有老爹清除阻碍,后有老妈一家子扶持,一旁又有妻子协助,不管怎么说,司马衷也算是安稳地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标签: 武帝  司马炎  二十  几个  儿子  为何  最不  聪明  继承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