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对听障儿童有什么优惠政策

cht 2023-04-25 4次阅读

中国残联对听障儿童有什么优惠政策

每年3月3日,是“把耳朵叫醒”的日子。

根据浙江省开展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省有残疾人311.8万人,其中听力残疾105.9万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昨天是第15个全国“爱耳日”,杭州采荷街道五安广场上特别热闹,市民排队咨询关于听力的问题。

有人背着单反相机,找到工作人员,打着手语说希望为康复中心的小朋友拍好看的照片……

这是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联合杭州市江干区残联,在采荷街道五安广场开展的一场大型义诊活动——免费为听力障碍患者开展听力检测、助听器检修、人工耳蜗项目咨询等服务。

听力干预越早越好

2001年开始,浙江要求对新生儿在72小时以内进行听力障碍筛查,对疑似病例及高危人群,要在3个月内确诊,6个月内尽早干预,为其佩戴助听器,并进行社区家庭康复训练。

目前浙江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达98%以上。

若助听器效果欠佳,确诊孩子可以在当地申请残疾人证,孩子满一周岁后,可以向当地残联申请,或在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点击“浙江”进行网上申报“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

为什么说是“抢救性”? 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姜丽萍副主任说,人有一个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所以干预越早越好,要尽量争取时间,按照国际说法,今天发现,第二天干预也是晚了一天。

姜丽萍说,在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前,很多农村家庭在发现孩子说话时间很晚的情况下,往往以为“贵人语迟”,觉得家长身体很好,孩子肯定没问题,当真正确诊疾病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学习期。

0-6周岁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7万人免费验配助听器

在全省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后,目前有7万左右听力残疾人免费验配了助听器。

2010年,省残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和省卫生厅联合出台政策,建立全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启动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其中包括为0-6周岁贫困聋儿、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特别是为听障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

2011年,省政府把全面启动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残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和省卫生厅联合出台新政,“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范围从“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扩大到“非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0-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全覆盖”。

为符合项目条件的听障儿童,提供人工耳蜗设备、手术费、康复训练费。

根据残疾儿童家庭经济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程度救助,最高可以全免。

项目实施以来,全省已为2000多个听障儿童提供听觉语言康复训练,为500多个听障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手术,在全国率先实现符合人工耳蜗手术条件的听障儿童“发现一例、手术一例、康复一例”。

案例

只会几个简单发音

7岁的小涛涛,家住衢州龙游,他的降临,为这个三代独子单传的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然而在检查中却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

这无疑给这个家庭当头一棒。

心存不甘的家人,带着涛涛四处求医,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求医问药之路给这个山区家庭蒙上经济阴影。

在医生的建议下,家人四处借钱,给涛涛配上助听器。

为挣钱养家,父母外出打工,爷爷把涛涛送到衢州市康复中心进行语言训练。

一年下来,重度耳聋的涛涛,只会几个简单的发音。

五岁时,涛涛申请到浙江省第一批人工耳蜗项目。

耳蜗手术很成功,涛涛回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妈妈放弃在杭州的工作,在康复中心附近租房陪读。

在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经过涛涛自身的努力,一年后,涛涛的听觉康复水平达到一级(最高级),语言康复水平达四级,相当于四岁孩子的语言水平。

在听觉言语康复的同时,涛涛的社会交往和情商发展等也一起进步了。

语言词汇量增加,语言交流的欲望强烈,见到每一位老师和阿姨,涛涛爱说个不停。

去年9月,涛涛上普通幼儿园了。

今年元旦,衢州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进行庆元旦文艺汇演时,涛涛还表演了节目。

7-17岁 听力可能下降

59位贫困孩子重建听力

2012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实施7-17岁“爱心助听行动”项目,其耳蜗是我国唯一上市销售的国产耳蜗生产厂家——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目前已资助我省59个7-17周岁的贫困听力重度残疾孩子接受人工耳蜗手术,重建听力。

今年,省残联通过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结余资金捐赠,建立“浙江省人工耳蜗救助基金”,继续开展“爱心助听行动”,目标资助全省250个以上符合条件的7-17周岁听力残疾人接受人工耳蜗手术。

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继续筹集资金,扩大救助名额,给语后聋及听力渐进性下降,并有一定听觉能力的青少年患者,再一次重建听力的机会。

凡1-17周岁持残疾证的浙江省籍听障孩子,如需要得到康复救助,均可以到当地残联咨询。

省人工耳蜗项目办咨询热线:0571-86996779。

案例

突然发现助听器不管用了

11年前,小斐尔出生在宁波江北。

2周岁时,孩子被确诊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这属于内耳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听力波动性下降,有时头部轻微的外伤或周围环境压力的突然变化,都可能导致听力急剧下降甚至突聋。

夫妻俩犹如晴天霹雳,心疼孩子,小心翼翼地带着小斐尔进入了艰苦的成长之路。

“严格防止头部外伤,不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尽量防止感冒,不要用力擤鼻或咳嗽”,“严格注意药物使用”……

小斐尔一直在康复中心接受听力言语康复训练,适时地适配了助听器,听力言语各方面一直发展得不错。

上学期间,她虽然一半时间在康复训练,但功课一点没落下,一到三年级学习成绩不错,家里的墙上贴着许多期中考试100分的成绩试卷和标着“优”的小测验。

可是到了四年级,夫妻俩就发现助听器渐渐不太管用了,孩子听不清老师声音,成绩下降得厉害,他们连忙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

孩子左耳平均听力损失110分贝,右耳损失90分贝,助听器难以发挥作用,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可是一问价格,手术全部费用加起来需要20多万元,这些钱对于工薪阶层的小斐尔一家来说成了天文数字。

小斐尔一家再次想到一直帮助他们的残联,他们把情况告诉了区残联。

区残联根据小斐尔的情况,积极申报了浙江省“爱心助听行动”。

2012年底,小斐尔免费接受国产诺尔康人工耳蜗公司捐赠的耳蜗,并得到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支持免费给予手术。

人工耳蜗手术后,小斐尔耳朵上没有了明显的助听设备,只是头上多了看上去就像发夹的黑色小外机,她的听力也在逐步恢复和提高,她又能开心地和小朋友们聊天了,又能清楚地听到老师的讲课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016年听障儿童康复项目下来没有

话说我也在关注这块,16年的还没有出来,去残疾人网上差也只能查到15年的,给你发一下不知道能不能帮助你。

1)国家救助项目

计划于2011~2015年为16865名中低收入家庭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每名儿童提供12000元手术费及术后一学年康复费用14000元。

2) 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七彩梦行动计划”

计划从2011~2015年,为18000名0~6周岁聋儿每人免费配发2台全数字助听器、1200元验配和调试服务费以及一学年康复训练补助12000元。

3) 社会资助项目“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人工耳蜗捐赠项目

台塑关系企业暨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启动“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计划为14750名1~5周岁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自2010年7月1日起,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国家电网为1000名符合项目救助条件的受赠者提供每人127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

4)国产人工耳蜗资助项目

201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出资,为145名6周岁以下听障儿童免费植入国产人工耳蜗,并提供每人127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

您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向当地残联咨询等方式进行查询。

中国残联对听障儿童有什么优惠政策?

国家有专门的《残疾人保障法》,第六章就是讲的福利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

第四条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第五条 ?国家和社会对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实行特别保障,给予优待和抚恤。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

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

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履行光荣职责,努力为残疾人服务。

第八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联合会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九条 ?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

残疾人的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残疾人的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

第十条 ?残疾人必须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残疾人应当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第十一条 ?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优生优育和预防残疾的知识,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中毒、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制定法律、法规,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十二条 ?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康 复

第十三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十四条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 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分阶段确定康复重点项目,制定计划,组织力量实施。

第十六条 ?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康复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国家和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和志愿工作者普及康复知识,传授康复方法。

第十七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生活自助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

中国的听障儿童数量大概有多少,都怎样救治啊?

总数我不知道,但每年都会新增三万。

已发现的主要依靠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两方面。

目前春*暖*基金发起了一个“爱*的*分*贝”听障儿童救助公益活动


标签: 中国  残联  听障  儿童  什么  优惠政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